Stormjam wrote:
以上除昌德街之外;福壽街,昌平街,中信街,榮華;富貴路都是16米道路
另外中華路與中平路是25米,副都心之內少有12米以下道路
不過兩者開發目的與定位不同,以頭前大部分是住宅區規劃來說的確無法去做比較
只是在頭前內有許多公設規劃不足的地方,如人行道,號誌路標等這也是事實
這些大家都很清楚,提出來也只是為了讓區域更好,就不跟倫大爭辯了
沒有人要跟你爭,只是你提出來的:
“上面提到的交通狀況都是位於頭前重劃區,雖然頭前緊鄰副都心,但算是一般普通的重劃區,只是用平常等級要求去規劃而已”
令人感到不舒服,當所有買頭前的人都是笨蛋嗎?
板上自住的也不少,副都心的好我們也都知道
有夢最美理所當然,但不需要眼中只有副都心,其他都是“一般”
這樣不是跟他板某位推崇遠x案子道理不是一樣嗎?
即使路寬16米,容積爆高,街闊真的會比較美嗎?
就算公設規劃不足,發展才兩年,你要它現在好到什麼樣程度?
我就分辨不出副都心這塊重劃區現在到底好在哪裡可以讓價差大到10W/P以上...
tenrivers wrote:
副都心是區段徵收及市地重劃併行,請參閱地政局網站
頭前重劃區是市地重劃
區段徵收以補償地價(抵價地)方式發還原地主土地,最少40%。市地重劃地主領回土地,最少55%
自然是副都心開發後公共設施保留地會比一般市地重劃區多
感謝T大指正 小弟在此用詞不夠嚴謹 因為民間一般都稱為重劃區 小弟懶的浪費墨水
副都心應稱為計畫區 區段徵收 市地重劃並行 但是區段徵收 以50%抵價地為原則 不得少於40% 印象中副都心也是 50%
頭前重劃區 是以重劃方式 抵費地不多於 45% 也就是地主拿回 55%
其中差別不多 所以沒有再去多做解釋
以上除昌德街之外;福壽街,昌平街,中信街,榮華;富貴路都是16米道路
另外中華路與中平路是25米,副都心之內少有12米以下道路
不過兩者開發目的與定位不同,以頭前大部分是住宅區規劃來說的確無法去做比較
只是在頭前內有許多公設規劃不足的地方,如人行道,號誌路標等這也是事實
這些大家都很清楚,提出來也只是為了讓區域更好,就不跟倫大爭辯
說到公共設施
頭前重劃區 道路用地 綠地 學校用地等公共設施 佔了大約 32%
副都心 公共設施佔了 40%
然而
副都心 商業區佔了 40% 容積 400以上(商一 商二) 住宅區 20% 容積300以上(住一 住二)
頭前可蓋地 90% 為住宅用地 容積 200
但是副都心公共設施用地 有到達至少1.5倍以上嗎
但是副都心說起來卻又比新板好上太多了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 STORM大 所謂 "公共設施不足" 到底依據為何???
許多路牌尚未標示是因為 根本連住址都還沒有 同樣情形也發生在許多新興重劃區 副都心住宅區裡有標示了嗎?
1. 副都心裡 雖然之前我較為推崇副都心站附近建案 但隨著遠本要BOT的土地賣出 加上 知識產業園區確認要花80億徵收重劃 要招商
副都心站附近除非將來有民間大力規劃 否則看不到太多商業機能 倒是知識產業園區 以及遊戲產業進駐 都是在思源路附近 我個人會比較看好此一區段
雖然也有可能像之前副都心一樣冒空 但是起碼目前相對副都心站附近 是有公家單位計劃的
2.每個建案都有一套說法 但是看來看去 聽來聽去除了捷運站200公尺內 其他基本上都是 BS
3.以居住環境來說 個人覺得 空地綠地 以現代人觀感來說 是很重要的 所以我個人比較推崇 頭前萬坪公園附近 加上有頭前國小 可以說綠地 空間都足夠 而且頭前路也比較寬闊 唯一缺點 附近一些工廠 觀瞻稍差
副都心內 倒是濕地公園 昌平國小附近覺得不錯 但是離捷運站又太遠
4. Z大所說 中原路壅塞問題 其實我有同感 所以將來中原路兩旁建案可能會有些疑慮 到副都心其實也可以走幸福路轉中港路 或是頭前路到中原路左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