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板橋大樓房價已經全面 逼近封頂了

LOUIS2133 wrote:
本文1樓重點補充再次...(恕刪)

坦白講.你這樣解釋我有真點看不瞭解...
如果以這解釋.基本上大概台北.新北都算封頂了.

房價當然是以平均來談的.不然怎麼算的準.

長期看來當然有漲有跌.但跌少漲多.不知道這是不是你所謂的"一直漲".但以我的看法這就代表"一直漲".
因為這情況中所謂的"跌時".有人在此刻認為"便宜"嗎?
之前元氣大鎮.巨蛋.等.當時的房價.我也覺得他們算高的呀.但現在的時空去看當時的開價算高嗎?
坦白講.你想要詮釋的事.我有點看不明白....

如影隨行 wrote:
mcgrady0117 wrote:
板橋運動中心正在蓋,...(恕刪)

這我知道.我是覺得地點有點差........(恕刪)



我不覺的,因為我住附近,總不能什麼都蓋在新板附近吧
一個領薪水 有認真努力 中階以上主管

可以達到的一生總收入 減 支出

平均 可以買的房屋總價是多少呢


LOUIS2133 wrote:
一個領薪水 有認真...(恕刪)

如果以現在買新房(板橋或台北)一定買不起.以前或早些年沒啥問題...

mcgrady0117 wrote:
我不覺的,因為我住附...(恕刪)

這當然我清楚.但我提的前提就是以新板或周邊喔.
我問過我朋友 有沒有辦法 從現在領人家薪水 年收300萬 拉到500萬

他說 凡事不說絕對 但您認為呢?

人的工作壽命是有限的

討論事情 不能最後變成吹牛比賽 ...大家同意嗎?

不要跟談豪宅...沒有要住豪宅
也不要談公寓...自認還有權利選好一些的

40歲 中高階主管 肯努力認真 薪水高一些或2些或3些 ...這天經地義 ..無需爭辯

但他的極限 跟現在的新古房價 是薪水一直超越 還是快要被拉開 還是早就被..


LOUIS2133 wrote:
我問過我朋友 有...(恕刪)

坦白說.我還是越來越看不懂你想表達的....
如你所說.凡事沒有決對.那還討論個啥...
討論事情當然不能把一些莫名其妙的變數加進來講阿.
你一會說房價還可能高嗎?上面我用我自己的觀點跟你闡述過了.這會你卻又說"人生沒有一定"?
對我來說.討論事情的可能性.就是把變數排除.以一般的正常標準來談.
不然就如很多人說的."中樂透"."天災人禍"."金融風暴"世界末日"都拿進來談?一點都沒意義..

LOUIS2133 wrote:
一個領薪水 有認真努力 中階以上主管

可以達到的一生總收入 減 支出

平均 可以買的房屋總價是多少呢


很多人購買2-3000萬以上房子的 都不是首購族
從手上零不動產直接入手高價的肯定比較難 但很多都是換屋族 或者父母賣一棟老屋來贊助
一直計算那種從0開始的 當然會覺得是越級打怪 而且不切實際

一家有規模公司的中高階主管 通常也不是20多歲的年輕人
中高階主管手上沒有不動產的比率會高嗎?
應該是調查一下自己公司裡的中高階主管 平均每人手上幾棟房
300 拉到 500 那段話 ...朋友的最終意思是 ..不太可能

而且 還有朋友 薪水是高 但是簽約制

簡單說 現在可以領300 但也可能會失業 雖然機率也是不大

查我舊文可知

我是一個不看別人臉色 的股期金融操作者 ..勝負自擔 ..不牽拖他人..

目前也擁有超過2間以上的房屋

廣義來說 可以說是投資客

但不是投機客

投資客是持有 一段長時間 ..而且我不是靠買賣房屋為生

發此文 1樓 是分享 最近我觀察到的


在板橋 現在再投資房屋! 報酬率 很低了

其原因 是我觀察一些朋友 中高階層管理者 所獲得的收入 去推算出來的

除非... 整體台灣中高階層管理者 所獲得的收入 全面再拉升 ..才有可能



tsuyao wrote:
很多人購買2-300...(恕刪)


我有超過2間以上

至於朋友 之前幾年是買在台北市捷運精華區30年漏水屋

現在想跟我在板橋 做鄰居 他們希望買新古大樓 住好一點

至於靠爸靠媽族 當然也是因素

不過 都年收300了 只有回饋孝親 ..不可能去談 靠爸靠媽

至於他們財產..現在更不能也不必談

朋友買房都是稱重自己幾兩 沒將父母考慮進去 謝謝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