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feltf15 wrote:
哈哈!矽谷的輕軌在...(恕刪)


還可以啦, 至少比走路快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81225000578-260107?from=fb_share_mobile&fbclid=IwAR0NbiyOO_2NyZJ9gnSsVD-ZSjahqurYY_yXFOUirg_DtJzy6brWsgDA57o
建議1:淡海輕軌需要增加列車、增加車廂

建議2:輕軌車站應增加雨遮、增加擋風玻璃、夏天增加風扇

建議3:淡海輕軌藍海線老街段及往北延伸線使用高架型式

建議4:周邊建設配合增加洗手間(聯合開發大樓、派出所、圖書館、政策宅等),捷運公司及區公所參與維護管理


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表示,未來淡北道路可和台北市福國路延伸計畫相輔相成,形成快速路廊,避免大度路壅塞,本計畫更納入中央北路號誌優化方案,以及重要路口(中央北路及立德路)之立體化工程,可減少20%以上路口停等時間。

mummypipi wrote:
建議1:淡海輕軌可...(恕刪)


說真的.等待會車時間太久了..可變換軌道的地方少,造成車子無法快速發車..昨天一等就20-30分鐘..人都上車門都關了..還在等待發車...誇張...很像淡水線與北投..班車要停下來讓另一台車走才能走...

淡水輕軌做成環狀線方式就可以讓發車等待的時間變少..可連續發車一個順時間跑一個逆時間跑.
odko wrote:


說真的.等待會車...(恕刪)


說真格的,現在去搭輕軌根本是虐待,完全沒有意義。

捷運的劍潭站當初就是同樣設計
現在又搞成同樣情形
工程.設計審查??


mummypipi wrote:
...(恕刪)


請願取消林鄭家族的英國護照.https://reurl.cc/VaWZqQ
淡海新市鎮第一期已移交新北市政府

淡海新市鎮係依據行政院102年4月8日核定之「修訂淡海新市鎮開發執行計畫」辦理,以改善當地居住環境,建構一個優質的生活空間,達到「在地就業、在地就學及在地就養」之在地生活目標,其主要開發目的包括:

(1) 配合住宅政策提供平價住宅等所需住宅用地,協助紓解鄰近都會區之居住需求壓力。
(2) 提供產業用地,創造就業機會,並可滿足台商回流設廠之需求。
(3) 配合淡海輕軌運輸系統、淡江大橋及淡水河北側沿河平面道路等相關交通建設,以結合土地開發同時到位。
(4) 興闢公共設施,改善當地環境,促進地方發展,並改善淡海新市鎮當地都市防災機能。
(5) 健全新市鎮對外交通發展,具備引導產業發展之區位條件。
(6) 連結桃園航空城、臺北港特定區、臺北市科技廊帶及新北市工業廊帶,並串連桃園國際機場及臺北港海空雙港之優勢。
(7) 與淡水地區周邊重要建設(漁人碼頭、淡水文創產業園區等)相結合,促進地方產業發展。
(8) 本區東鄰陽明山國家公園,西隔淡水河與臺北港相望,南銜接臺北市科技廊道,北接東北岸風景特定區,連結新興產業與觀光休閒產業區位之新軸帶。





建議周邊建設配合增加洗手間(聯合開發大樓、派出所、圖書館、政策宅等),捷運公司及區公所參與維護管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time_continue=5&v=jXMEEnD2aQ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0uTwoeTByBM
mummypipi wrote:
淡海新市鎮第一期已移...(恕刪)

真的佩服這些人



又冷、風又狂大的

EasyMoney wrote:
真的佩服這些人又冷...(恕刪)

就是些退休老人,時間最多,相約到陣走走。
2019-01-01
〔記者陳心瑜/新北報導〕國定古蹟滬尾礮臺於19世紀末建造之初,配有4門英製阿姆斯脫朗後膛砲,但日治時期遭拆除,造訪滬尾礮臺的遊客經常困惑,「為什麼空有砲台遺跡,卻沒有火砲?」淡水古蹟博物館去年終於爭取到文化部同意,將一比一在西北砲座回復一門8吋阿姆斯脫朗後膛砲,經費約330萬元,目前已進入細部設計,工期待定,預計今年上半年發包。

清光緒十二年,經台灣巡撫兼督辦軍務的劉銘傳上奏朝廷獲准,由英商怡和洋行引進在當時最先進的武器:以層層套箍式方法,由上述William Armstrong製造的阿姆斯托朗新式後膛鋼砲也相繼運抵台灣,引進台灣的該型巨砲共有31尊,分別配置在新建砲台上,如四大港口:雞籠—「海門天險」、滬尾—「北門鎖鑰」、安平—「億載金城」、「中流砥柱」與打狗(旗後)—「威鎮南天」,還有澎湖—「西嶼西臺」、「西嶼東臺」,澎湖媽宮港—「天南鎖鑰」等。其中基隆據說原有九尊,分別置放於社寮島砲台、頂石閣砲台與二砂灣砲台。

從輕軌上路之後幾乎天天都會用到
每次也都是班班客滿
曾經我以為過了行政中心站之後車廂應該會比較空才對
但實際上無論是上、下車
車廂內都是滿滿的人
我在想這些人是不是全是往影城去的啊

這段時間的使用覺得軟體系統一直不是太穩定
除了進出站的感應不夠靈敏之外
車輛的抵達資訊、車廂內的到站資訊
都時有當機的現象
我想這是捷運公司需要盡快解決的問題

另外捷運局可能是錯估了試運期間的運輸量了
尤其是在過年前後一堆人抱著朝聖的心情
甘願花一個多小時的時間去試乘
這種台灣的特有文化想想也是醉了
只好期待等正式試營運之後
這些朝聖的人會變的少一點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