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ny0528 wrote:
新莊副都心 面積83公頃 公設32公頃 比例38% ...(恕刪)

新莊副都心計畫總面積為100.28公頃,83公頃是扣除區內三所學校用地
區內這三所不能開發大樓的校園用地,都位於副都心內相當精華的位置,單純以開放空間感來說
其大面積校園可以舒緩週遭高樓建物帶來的壓迫感,也可提供附近居民活動空間
就像北大校園為北大特區環境帶來許多優質好處一般
另外副都心段中港大排約長700公尺寬35公尺,整治後親水空間約2.45公頃
這些禁止開發區域都能為副都心內整體空間感加分
esbkevin wrote:
目前新板特專四五六的...(恕刪)


副都心有規定獎勵容積不能超過原有的50%,也就是最多商二440%+220%=660%
跟板橋一堆800%以上的差距還是有的,另外,副都心地面大,看起來也較不擠,這是另一優勢
天小修 wrote:
副都心有規定獎勵容積...(恕刪)

你少算了容積轉移, 加一加就可以到我預估的容積了,
另外副都心很多區塊離捷運站很遠, 要獎勵到100% 也是不可能的.
目前的法規, 捷運站300公尺內, 最多可以獎勵到100%,
所以江子翠三號出口旁的新案子, 該地的基準容積為460%, 建蔽率80%,
(新板的建蔽率為60%)
最後設計為地上32層, 地下8層.
該案是板橋實施容積管制後, 儘次於遠東新板辦公大樓及橋峰的第三高的建築
(新巨蛋,巨蛋, 昇陽立都, 文化廳等案子, 都是舊建照)


附上一個最近的建案資料供參考
位置在新莊頭前重劃區住二的建案,
基準容積 200% 建蔽率 50%
前臨幸福東路(15米道路), 左右後方未臨路,
設計容積: 349.89%(含獎勵容積) <= 380%
樓高 18 層, 地下 4 層
同比例來看, 副都心內基準容積440% 的商業區, 容積率可以到多少, 應該也算的出來了.
(770%, 若位於捷運站附近條件好一點的建案, 縣府給的容積會高一點, 可能可以到 836%(380*440/200))

資料連結:
http://www.planning.tpc.gov.tw/web/adowndoc?file=/ap/fdownload/downfile/0003678052713.pdf&mfkind_id=00036&mf_id=00000073
tony0528 wrote:
新板特區 面積48公頃 公設29公頃 比例61%,
新莊副都心 面積83公頃 公設32公頃 比例38%,
頭前重劃區 面積45公頃 公設16公頃 比例36%,

所以新板特區是遠勝副都心,副都心裡面的中港大排是未列入面積,未來變成親水區其實跟公設的意義也是一樣,不過大概也只有2公頃不到,比例上還是比新板特區差...(恕刪)


新板特區如果也再把完全緊臨的第一運動場納進來的話,面積再增加6公頃,開放空間/公設也再增加6公頃,公設比例就高達近70%了.....

如果要像某些人說的連區外的什麼中港大排和既成學校都算進來新莊副都心充場面的話,那麼除了前面講的第一運動場外,在新板特區之外周邊還有好幾所學校(海山中學/海山國小/板橋高中...)及第二運動場館都是公設和開放空間,而且板橋的這些學校也都正在進行"拿掉圍牆"的開放空間工程,甚至於縣民大道延伸到的台北遠東數位通訊園區更是綠覆率更高的整體大型開放空間。
天小修 wrote:
副都心地面大,看起來也較不擠,這是另一優勢
...(恕刪)


確定看起來較不擠...不是因為現在"什麼都還沒蓋"的關係嗎?

esbkevin wrote:
你少算了容積轉移, ...(恕刪)


謝你的提醒

---------------------------------------------------------------------------------
新莊副都市中心開發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要點:

第十點
本計畫區內除更新地區獎勵規定以外,各建築基地依各種容積獎勵後之開發
總值,不得超過基準容積率之1.5 倍,計畫區內更新地區申請更新獎勵容積
部份則依都市更新相關條文規定辦理。
本計畫區內除A2、A4、A17、A18 、A19 等街廓經道路劃設10 公尺部份得為
容積移轉送出基地並以本計畫區為接受基地外,其他街廓一律不適用容積移
轉相關規定。
---------------------------------------------------------------------------------

照上面講,只有面中原路的AX,有容積移轉對嗎?
那其它很多最高還是660%,沒法超過
不知我這樣說對不對
謝指教`



Behonest wrote:
區外的什麼中港大排和既成學校都算進來新莊副都心充場面的


中港大排是直接在區內,你可能不是很瞭解整個台北縣的西區旗艦計畫,,既成學校也是直接在區內,當時是直接規劃在一個空地上,所以招生的狀況很不好,跟新板是拆掉酒廠跟厚生,然後直接重建是不一樣的。不過加上去整個公設還是比新板還要差。




esbkevin wrote:
, 若位於捷運站附近條件好一點的建案, 縣府給的容積會高一點,


這個案子應該就在捷運站的300公尺內,所以才能拿到350%的容積,捷運站就在幸福東路口。
另外之前有說過新板以前是用土改版的容積移轉,副都心現在只能用中央版的,所以絕對做不到800%了,有到的話應該士官商又勾結了。


Behonest wrote:
如果要像某些人說的連區外的什麼中港大排和既成學校都算進來新莊副都心充場面的話...(恕刪)

就像上面T大所說的,副都心三所學校與中港大排是確實的位於計畫區內,而且是非常中央的精華位置,
如同縣府大樓與板橋車站在新板特區內,與新板周圍的運動場學校有所不同
雖然整體公共空間設施比例還是遠不及新板,但以總面積來說應該還是多出十多公頃(加學校大排不含頭前重劃區)

其實要看重劃區的空間感好不好,除了一堆規範數字之外,其它會造成影響的因素很多
從開發總面積大小;區域範圍形狀與完整度;位置座向週遭環境..........等
還有最重要的建商開發規模與水準質感,各種的因素匯集才會決定整個重劃區走向與風貌
如面積較小但公共空間比例極高的新板,還有一樣面積不大建蔽率與容積率都低的重陽重劃區
但整體空間感覺較不如面積較大的北大特區.這是一個可以參考的地方
Behonest wrote:
新板特區如果也再把完...(恕刪)


B大又開始拓張新版特區了
人家版主開版是為了討論“新莊副都心”的案子,怎麼會有人一直提“新板”呢?
好像要來踢館似的,沒必要吧,要提新板再另外開個討論區嘛
兩個地區各有各的好,板主只問新莊建案,如果沒辦法給板主一些意見
那就不用浪費時間洗版面,沒意義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