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 II )

關於淡水輕軌營收問題,才營運多久就要達標真的很難,就連台灣高鐵的案例要轉虧為盈都要十多年,而現在還欠銀行3000多億,因為很難賺錢,台灣高鐵當初前5大股東都賣掉所有股票轉由政府國營單位接手,近年執政者因政治決定,不考慮經濟效益,又想花1000多億,將台灣高鐵向南延伸至屏東.但這些錢都是花台灣國庫納稅人的錢,屏東政府一毛錢都不需出.

機捷營運一年多就有盈餘,主要是機捷的原始投資經費2300億元,全由中央出資,因此才有盈餘;原始投資資金不是免費的,而是納稅人的錢.淡水輕軌若全由中央出資也可以有盈餘.可惜政黨顏色不同無法得到這樣的斗內金援.

我想要說的是交通運輸建設賺錢賠錢問題,都不會影響我們生活與薪資所得,除非你任職於交通建設要位決策執行者,台灣的交通建設要倒也不是那麼容易,最後都會有國家隊來接手,他們擅長會計原則與稅賦減免方式美化財報.

記得核4廠廢掉後損失了天文數字的金額.台灣電力公司也沒倒閉,每年年終也是發好幾個月....
神啊!請賜給我魔法棒,將環保團體通通消失,不要阻礙淡水進步及發展..
然後讓大家可以一直去淡水玩


9/13-15讓淡海輕軌帶你登陸月球🚀🚀
幾米公共藝術新創意😍彷彿置身宇宙!
淡金鄧公站(V03) 超巨型漂浮月亮
崁頂站(V11) 插旗🚩登陸月球


淡水高低起伏較大,所以前陣子官方試辦電動E-Youbike,後來默默撤掉,因收費談不攏,暫時不會繼續施行
淡水是很遠的地方,能夠吸引外地人來淡水,有河景海景也有夕陽跟很有味道的歷史景緻文化古蹟景點,還有就是方便的捷運,至於,全台都長很像的”老街”當然也是有一些些加分.
城市鄉鎮的風貌,隨著時間,要隨時補妝,輕軌綠山線的開通,似乎讓淡水的名氣似乎更旺了,藍海線如果也能貫通完成,將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沒有輕軌加持的老街,就跟一般老街一樣而已
issacwu0924 wrote:
對啊,不過我想延線的...(恕刪)


如果我沒記錯,淡水大眾運輸使用率超過40%。
若以輕軌延線周圍來看,居住人口至少有4萬以上。 粗略來看,只要延線通勤族有10000人每天來回靠輕軌通勤,就有2萬人次搭乘,但目前遠遠低於此數量,表示還有很大可以成長的空間。
很明顯大部份的通勤族選擇的不是輕軌,而是其他運输工具。
我認為提高運量靠通勤族這點沒錯,只是要先了解為什麼大部份的人選擇不是輕軌而是其他工具,才好對症下藥。

如果是班次密度問題,藍海一期通車後就可以改善。
行車時間改善只能看號誌優先系統什麼時候要開。
新北瑞芳區的「水湳洞選煉廠遺址」,是日治時期因應挖銅礦留下來的建築。依山勢層層向上堆疊搭建,因地面建築共十三層,被當時的礦工和居民稱之為「十三層」。台金公司歇業後,遺址由台電接管。
淡北道路108年7月5日之專案小組第3次初審會議仍須補正,已於108年8月27日將環境影響評估報告函送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審查。

新北市工務局 -楊先生 , 聯絡電話:(02)2960-3456分機7739
msds wrote:
如果我沒記錯,淡水大...(恕刪)


首先我先貼上自三月至七月竹圍、紅樹林、淡水各站每天的進出人次,其中或許有值得玩味的地方。








其中淡水站人次的變化,反映的其實就是節日、遊客的效應了。
至於竹圍、紅樹林則經年保持在每天10000人次左右的進出客量。

然後我們可以比較一下輕軌對應各月份的使用人次變化,會發現到在2-4月份,主要是因為觀光客的效應,所以讓輕軌的使用人次一度達到了平均每日平均12666人次,但後來回歸正常使用需求之後,才從7xxx人慢慢的攀升到87xx人次。

由上面這幾張表,多少反映了幾個事實。
一、每天透過紅樹林站轉乘的人次約在10000人左右。
二、雖沒有輕軌紅樹林站的進出站資料,但以總搭乘人次約87xx人預估,從紅樹林站轉乘人數保守應該有1/3,即3xxx人次左右。約佔紅樹林每天轉乘的1/3了。
三、目前美麗華的效應在七月份的時候還沒有出來,所以紅樹林站人次並沒有明顯的增加。

若有搭乘957的朋友會發現到,這是一個在早上6-8點、下午5-9點幾乎班班客滿的公車,他的路線基本上和輕軌重疊,然後一路開到士林捷運站、故宮、內湖美麗華。雖然以行政中心到士林捷運站來說,輕軌接捷運約45分鐘左右,而957則至少45分鐘,若遇到尖峰時段,超過一個小時以上更是常有的事。
所以我想可以九月份尖峰班次增加之後,應該會吸引不少這個路線的人搭乘。

同時在之後投入職場的朋友或是學生在找租屋的地方的時候,應該也會考慮交通路線,就像我一個朋友從平日騎車上班,改成搭捷運上班類似。
所以我認為9月份起應該會是個挺有趣的觀察指標的。
(中央社記者廖禹揚台北11日電)經濟部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天通過紙業龍頭永豐餘及特斯拉供應商聯嘉光電等5件台商回台投資申請案,至今累計總投資額已超過新台幣5841億元,預期創造5萬1494個本國就業機會。

投資台灣事務所今天召開第34次歡迎台商回台聯審會議,通過永豐餘工業用紙、合盈光電、聯嘉光電、恒耀工業、台灣麗偉電腦等5件申請案,共帶來超過73億元投資,944個本國就業機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82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