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eb wrote:
剛剛無意間看到的.....(恕刪)


哈哈~

太強了~

奇文啊~

笑死我~
大樓多不等於好的生活品質吧
社區外---(500公尺-1公里)內幾個公園、學校(國中小)、區域醫學中心、24小時大型量販、藝文中心、圖書館其次是百貨影城、腳踏車道
社區內---社區免費活動(旅遊、藝文、電影欣賞)社區中庭、設施(視聽、泳池、健生身等等)管理

可接受通勤時間(公司距離)等等,這是我目前住的家

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的要求與定義都不同,所以才會有爭執
不需要勉強其他人認同,提高或下降自己對生活的要求

其次8月財訊(一直鼓勵大家買房的雜誌之1)
也透露出台北不合理的房價(一小圖表)
91頁以2009年3月中古屋比較(美國是以每戶房屋的中位數)以台幣計價
紐約-1234萬/戶
洛杉磯1000萬/戶
東京都37.7萬/坪
大阪25.1萬/坪
台北市38萬/坪
高雄市8萬/坪
自己判斷自己是精明還是盤子吧

僅供參考


kenji8168888 wrote:
大樓多不等於好的生活...(恕刪)


報章雜誌...所謂的資訊...股市的房事的.....

看看就好....用那些資訊來評估自己是不是盤子...好像比較像...常盤貴子...

每一個數據的背後應該都有基本的樣本前提或假設

現在的報章雜誌都走水果風~

看看就好看看就好....






xieb wrote:
永和到京華城要50分...(恕刪)


我也覺得50分鐘太久了吧

每天上班從新店安康路三段騎到松山五分鋪也只要4x分鐘

途中經過中和、永和、福和河橋、基隆路

之前騎到內湖科學園區才需要快1小時

由台北西南騎到東北....對角線....
樓上有人說到 周尾尾

我想知道的事....

板新特區 是板橋吧....
規劃 板新特區...
是板橋市長的事 還是 台北縣長的事??

前幾天有人在新店跳水!!

是新店市長的事 還是 台北縣長的事??
penguin0114 wrote:
我也覺得50分鐘太久...(恕刪)


50分鐘是C大說的不是我說的喔...
天上星星數不清 wrote:
樓上有人說到 周尾...(恕刪)


我只知道,在那邊喊新板上看80萬/P ,是周尾尾在喊,
而非江惠珍.
Behonest wrote:
前面有人拿板橋鄰萬華...(恕刪)

板橋和北縣其它衛星城市最大不同的地方,在於她跟北市的聯繫可以很方便,但又不需要完全依賴北市才能存活。譬如她本身就有很發達的商業機能,金融機構或著名連鎖餐飲、行政單位、公司行號辦事處都一定在板橋設點,本身也有大型醫學中心、明星學校...不必像一些衛星城市各方面的需求都一定都得往北市跑。進可攻、退可守都是板橋的優勢。


that's the point 雖然新板特區目前尚處於建設的階段 但五年後 有一番新氣象 新百貨 新商場 相對於北縣其他區域其高價住宅吸引相對於有能力的人入住 加上板橋原有優於北縣其他區域的市容基礎建設以及旺盛的商業活動 未來板橋市民甚至鄰近的中永和新莊土城欲進行較高層級的消費行為時 將不在單一限於北市 而有另一個選擇(新板特區加上舊有的府中站老商圈) 何樂而不為 雖然尚未看到具體的成型 但基本雛型已架構 難到像某些版友成天以鄰近北市東區而歡喜不已卻沒想到如此的城市發展永遠只令自己本身淪為附屬地 絲毫無城市的前瞻性 沒錯 基本的食衣住行就近能解決 但想進行消費較高的的行為時呢 過條河是嗎 哈哈 不知跟城市本身即可完成此消費相比 誰比較有遠見品味與前瞻性? 而且說實話 以那些論點 大台北所有鄰近北市第一線的城市 到市中心的距離與時間都是差不多的 (到東區最快的屬汐止 請切記) 就算快了十幾二十分好了 但環顧自身的居住環境 市容老舊 街道狹窄 無未來性 值的說嘴? 哈哈 到市中心再快 也沒有居住在市中心的快 所以 請不要在自曝其短 讓人感到目光如豆 以管窺天!
如果要做長期的投資,那我寧願去買萬華的房子。比新板特區便宜,有捷運,未來都市更新後會更有潛力。

還有喜歡新板區的朋友,其實也可以去看看三重的那個重劃區,相信你也會有興趣。房價也相對的稍低一些。
icg wrote:
如果要做長期的投資,...(恕刪)


我想你應還不懂James的意思!
萬華都更,都更完還是住宅,並不會有其他的商業活動(華西街那邊的...不知道算不算)
三重重劃區也並無大型商業活動或指標建物(縣政府等...)
所以你說要怎麼比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