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哥cdy wrote:漲.跌.好.壞.各...(恕刪) 我剛又加一個黑名單,感覺有些人喜歡胡扯,無心正面討論再強調一次,漲.跌.好.壞.各自表述,可爭論但不涉及人身攻擊,個人不輕易評論地方缺點,尊重不同看法,但不接受對我無理頭的定位與亂評論什麼樣的人會做人身攻擊,相信大家很清楚,別看到跌就暴衝
林口是個不錯的地方沒住過,,,所以網友說的潮濕,,,濃霧,,,很冷,,沒感受三井跟國賓的環境感覺蠻讚的,,都去逛過看電影扶輪公園很不錯,,沒有人擠人的感覺機捷感覺不實用,,除非去機場,,問題又一年頂多出個一趟就了不起拿來通勤費用太高因為林口真的還蠻大的,,,土地很大,,,靠近青山路更是一大遍房屋供給量非常多如果工作地點是華亞科園區阿,,或是新北產業園區,,或長庚等等OK如果是在台北市就不推退休住感覺舒服
東哥好有氣量喔。先說你全家會死光光,還送個哈哈哈,我說個就算我全家死光光,你是什麼階級的人還是什麼階級的人就玻璃心了。從頭到尾大家都沒說林口會井噴,大家也說最近林口房價有跌(北部誰沒跌?),只是林口這種如此完美的郊區,年輕有車白領也一直在進駐,就知道林口崩不了。我說東哥是一個喜歡土城的階級,我也沒說錯。東哥是個看機能、學區跟大眾運輸工具的人,換句話說,他要的是住在能多利用公眾財而降低生活開銷的族群,他不能理解像林口這種額外花費如此巨大的城市,只是單純的整齊漂亮會有人買單。那我告訴你,像我這種年輕白領,家裡爸媽住台北市的中產階級,省錢從來不是考量。我們要的是在負擔得起的房子裡,買到完美的生活環境而已。學區不好?碩士送去美國唸野雞大學也比唸台灣國立有出息濕氣太重?天氣太冷?我有烘乾機、除濕機、變頻冷暖氣機,我基本上就是整天開,公共電費還比我私人電費貴鹹酥雞不在家旁邊?我開車出門買就好,車子就是小錢大眾交通工具不便?我開車上下班,公司配停車位,小孩坐公車就好(反正將來要送出國的,國高中也不用去補習了)什麼學區、生活機能、大眾運輸工具都是狗屁,靠錢就能解決。但是要住在跟歐美一樣整齊漂亮的區域,大三房來說,象山大直都破6000萬,內湖四五期、南港經貿園區及新板特區破4000萬,其他都馬是鐵皮屋滿天飛的區域,我當然選擇大三房2000萬的林口,因為2000萬是我我負擔的起,但環境還是如歐美的房價。像我這種階級的人喜歡林口,並選擇了林口,就知道林口不可能崩。今天土城這種地方就算蹦到一折,像我這種階級的人也不可能買在那種地方,而這種地方,就是很容易崩盤的區域。研究房地產,最重要的就是看居住族群,但東哥跟版上唱空者,永遠看的是生活機能。殊不知,買林口的人從來沒把生活機能放在眼裡。而這種族群喜歡的地方,除了少數重劃區外,只有林口是最完美的存在。所以林口不可能崩盤
樓上的a大,雖然我真心認為你說得很對,我也是因為這樣住在林口可是林口版很多玻璃心(反不反林口都有)。太直接也不是好事基本上建案持續推出,表示有人在買,或是有內線告訴建商之後會有工程或利多,如果都沒有人買,建商也不會把錢丟到水裡我最近觀察到的,就是A9文化三路 國際園區 對面臨路每塊地都在蓋了,基本上這邊算是林口相對人比較少,價格也是相對貴,銷售相對慢的地方,我猜的是近期 (一年內) 國際園區有利多,而建商地主先聞到了,所以開始動工。 正所謂"春江水暖鴨先知"
最近才剛在林口買房, 也因為房子的事情跟家人們有非常多的討論. 先生跟我都是天龍人, 家人最初也不大贊成我們在林口買房子, 因為覺得又濕又冷風又大.但就現實面考量, 我先生在龜山工作, 至少一方免受舟車勞頓之苦.林口距離機場近, 對於常出入機場的我交通時間都減少. 而且通常我的出發&抵達時間機捷還沒開始營運, 所以不論坐計程車或是先生接送,只要路程少10分鐘我就可以多睡10分鐘啊!私心覺得與其在林口買超過1500萬的房子, 我可能會選擇板橋地區畢竟交通跟生活機能還是差滿多的.但現實狀況是只有林口的房價是我們能夠負擔的, 所以最後才會選擇在林口地區置產. (不然我也想搬回大安區住我娘家旁邊啊......)綜合之前密集的看屋行程, 一些心得整理如下:- 捷運A9附近開價幾乎都在40萬以上, 甚至有的沒車位. 姑且不論這個慢得要命的機捷普通車有多沒不實用, 沒有車位在常下雨又風很大的林口地區實在沒有任何優勢.- 三井outlet附近房價幾乎是林口最高, 新建案有喊到50以上, 投資客的新古屋大約是35-40之間, 一堆莫名其妙10年以上中古屋的價錢其實也相差不遠.附近生活機能相對林口重劃區其他地方(我沒去過林口舊市區所以不清楚)是完善許多, 舉凡台灣各大連鎖商店幾乎在文化二路及文化三路上都找得到 (忠孝路到中山路之間)但是日日塞車, 上下班時間光是要到高速公路交流道就要15分鐘以上, 而且到了週末更是大排長龍的車潮要進outlet吃飯逛街...... 根本沒有週末清閒的感覺.這一區的住宅樓層高棟距小, 幾乎每一戶都看得到別人家的窗戶或是後陽台連著別人家的廚房之類, 感覺沒有隱私. 而且大部分的大樓除了少數幾戶露臺戶以外,幾乎都陽台外推(個人非常在意房子要有前後陽台)還有每戶的車位都只夠配一個, 車位價錢也高的莫名其妙(一個車位幾乎都開200或200以上... 又不是在寸土寸金的天龍國)- 文林X街附近, 距離三井outlet走路約10分鐘可到. 而且是頭湖國小學區, 聽說是目前林口最難進的明星國小.附近幾個社區去參觀過幾次其實覺得都還不錯, 大概0-10年內的屋齡居多. 雖然單價略三井附近的房子來得低, 大概30-35之間, 不過看到的幾乎都是大坪數... 偶爾幾間小坪數但是單價卻相對高.目前看到的房子棟距都滿大的, 但是還有很多空地沒蓋不知道以後蓋起來會不會被擋到或是看到別人家窗戶.這區的房子或許地基比較大, 所以車位的規劃看起來也相對好很多. 印象中車位價錢在160-200左右但是某些高樓層的房子看出去會看到一大片福地... 而且還從主臥大大的落地窗就可以看到所以後來也沒有考慮這邊另外一個不解的點是, 為什麼這區的房子地基有很多本壘板形狀? 一些比較巷道內的路就變成要繞一圈, 覺得有點不方便.- 南勢一帶應該是林口地區房價最低了吧... 放眼問過去單價大概在25-35之間, 車位價格大概在140-180左右. 主要可能因為生活機能不完善, 除了遠雄在那邊有幾間店之外, 幾乎是渺無人煙.曾經在那邊看了一個春木林的建案覺得價格實在低的有誠意差點就要買了, 但是大樓某一面是面對一條產業道路(忘了路名)覺得不管怎麼看都感覺怪怪的不過最後我們還是買了南勢這邊的某社區新成屋, 主要是社區戶數還算可以接受, 棟距適中而且有兩個平面大車位, 附近也有快要成立的新國小.距離交流道方便, 走文化北路幾乎不會塞車, 尖峰時間10分鐘內可上高速公路.如果避開塞車時段, 20分鐘可到台北市內比坐機捷還快.所以適不適合在林口置產, 其實端看自己的生活習慣是不是能夠跟這個地區搭配得起來.現在購屋地點在南勢里很多人都會說那邊的生活機能有多差跟未來很難發展. 的確對於投資客來說是不好脫手, 但是對自住族群來說一個舒服的環境才能真的有在家放鬆的感覺.剛好我跟先生本身也不依賴大眾運輸工具, 能住在一個開車可以快速移動跟不用煩惱停車位的地方對我們來說是比住在捷運附近來得方便.況且如果會下廚做菜, 房子外面小吃多不多也不是很大的差別. 通常買菜只要規劃好幾天的份量跟要吃的東西,開車去買就可以了, 畢竟很少會有臨時少一把蔥或少一塊薑的狀況發生......至於天氣濕冷... 其實目前屋子準備要裝修我們也覺得直接裝冷暖氣空調再加上除濕機, 基本上在屋子裡住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但我必須老實說, 林口風真的很大有時候我真的還滿不喜歡走在林口的馬路上......我個人會建議先規劃好自己的生活習慣然後挑選符合自己需求的居住地, 而不是因為當下居住的環境去配合改變生活方式祝大家買房順利
a0300080 wrote:東哥好有氣量喔。先...(恕刪) 很認同你講的我和家人也是這樣搬來林口另外樓下有人說林口常下雨那是錯誤的去氣象資料查就知道林口降雨日數在大台北算前幾名少的,一年約150天左右新店 汐止 基隆 內湖 南港 一年皆下雨超過200天板橋 古亭 松山 年降雨日 170天~18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