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i Taro wrote:
另外我也去過不少市場(恕刪)
現代室內公有市場我很支持,不見得一定要在新市鎮內,
但淡水舊市場的確擁擠且環境不佳,機車隨意穿梭實在很不好。
林口和淡水在15年前大概同時起跑,現況是林口發展比淡水快速,
主因是就業機會大,就業機會是人口移入的最主要原因,
林口龜山大桃園工業區讓林口人口移入比淡水快速,房價就漲的快。
人口移入國小國中等新設校就比淡水多,有人潮有錢潮商家遷入就快,
發展順序一向如此。林口淡水距離遙遠,在龜山上班的不會來買淡水,
在北投上班的不會去買林口,所以彼此發展是獨立的,就沒什麼比較的意義。
林口是一大片全新開發的重劃區,周圍本身既有機能很少,
當人口移入時就會有各式商業跟著到來,
但淡水既有機能較完善,各企業會以淡水區域整體考量,不會貿然重覆投資在新市鎮,
當然新市鎮人口更多,各企業就會考慮再開分店,這是資本市場的選擇。
菜市場意思一樣,新市鎮新設菜市場會和舊菜市場產生衝突,
除非新市鎮人口多到自己可以撐起一個菜市場,
但目前我看到新市鎮每天自己煮的不多,多雙薪在台北工作,
假日煮不少人都往全聯、家樂福消費,這也跟消費型態轉變有關。
會一早爬起來去菜市場的年輕人愈來愈少了,而舊淡水的人的確很依賴中山市場
我在北投上班,當初選擇有泰山、五股、蘆洲、淡水,就壓根沒想林口,因為太遠。
而這些地方最後選淡水的原因是 1. 價格最低 2. 舊淡水機能完善 3. 空氣好 4. 可看海
每個人選擇不同,我爸媽退休後也從高雄搬來淡水,當然主因是小孩在淡水,
但另一原因是淡水空氣遠比高雄好,淡水喝翡翠水庫的水也比高雄好....
昨日喝飲淡水長堤 , 鄰桌林口三加一位央請幫忙二樓陽台拍照 , 除抱怨老街停車難如登天 , 更期盼大橋早日完工 , 輕軌如能連繫兩地則至善也 !
旅遊京都時日人聞淡水點頭者多 , 新北其它就不便說了 ; 或許一個 有人文歷史 , 有靈魂內涵 , 有景觀特色的城市 , 終究歷久彌新 , 深註人心腦海 ; 仁者樂山 , 智者樂水 , 兩者兼具 , 惟我滬尾 !
今天中山市場老闆無閒 , 竹莢魚不殺11尾100 , 22尾180 ; 淡水鄉親福氣啦 !!

個人積分:67分
文章編號:85260159
為提供您更優質的服務,本網站使用cookies。若您繼續瀏覽網頁,即表示您同意我們的cookies政策。 了解隱私權條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