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去看 W 丰上跟附近的幾個社區, 老婆自己去漁人碼頭那邊看過幾個W 環境確實不錯, 裡面格局好壞就有差異, Lobby 進去到各棟入口還要推開鐵門, 讓我覺得有點吃力停車場有骨董機車, 生活玩家應該不少想了好幾年, 今年才決定換屋, 好像動作晚了點早上看一個鶯歌的透天, 離捷運站預定蠻近的, 開價 1380, 一查去年開價 890 在賣, 想必成交更低大家都覺得雙北貴, 往淡水桃園買, 不過我自己這幾個月看屋覺得漲幅比蛋黃區高, 反而是比較貴的比方說, 六年前有朋友邀我去三峽當鄰居, 當時, 我這邊一坪可換他社區兩坪, 現在只能換到 1.5 坪 (實登換算)現在住的離捷運站不遠, 這兩年附近的大樓成交漲幅大概也就在 15% 左右 (開價當然更高), 社區前兩年成交 50 幾, 在售這個屋主開 60 幾大半年都還賣不出去, 所以我可能還是換不了屋.......時機判斷力太差了
sohopro wrote:我有去看 W 丰上跟...(恕刪) 丰上不只電梯間的大門,家家戶戶的大門也是很有厚實感的呢 ^ ^不過如果仔細去觀察一下一樓的規劃,大概也能猜到當初設計師的用心了丰上一樓幾乎沒有住家,大部份都規劃成公共空間,像是健身房、桌球室、撞球室、視聽室、接待廳(沙發區)、KTV、圖書館等等。設置一道門,除了有基本的安全需求之外,我覺得主要是能營造整體的空間感,讓使用者能夠區分那些公共使用空間。例如當我們穿過走廊時,我們就容昜把更多的目光放在水池、石柱、庭院花草等等設計師所佈置的環境裏,而不會走沒幾步路就碰到一個梯間,而梯間會有不一樣的光線需求,容昜割裂整個空間好不容昜營造的氣氛。又比如,我記得有一棟的出入口是設置在管理室裏的,對於那棟樓的住戶來說,這道門的隱私作用就更大了些,且如果直接顯示電梯間,又顯得這管理室太雜亂了些了。不過這鐵門除了重之外,還有一個讓人頭痛的地方,就是淡水的氣候讓他很容昜生鏽,感應開關也容昜故障,所以鐵門維修就一直是物業頭痛的問題了。我一個住在淡水的朋友,因為經常到我家玩,所以在他動念想買一間房的時候,他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買在這,只是他以為丰上的房價太高了,他怕會買不起,後來聽到他的預算之後,我就笑著對他說,雖然丰上釋出的物件不多,但他的那個預算留心點找一定找的到的合適的兩房的啦。希望明年他就有機會成為我的鄰居了
issacwu0924 wrote:丰上不只電梯間的大門...(恕刪) W丰上的 W 代表3個含意 :1. WIND ( 風要動 )2. WATER ( 水要流 )3. WINDOW ( 光要進 )以上是W丰上設計師 : 李天鐸 大師 當時現場的說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