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項針對居住北大特區的人,工作地點的大調查:
「愛北大」您的工作地點在哪裡?
http://ibeta.tw/viewthread.php?tid=3765
有幾個有趣的結果可以給大家做個參考:
1. 第1名竟然是內湖,代表有很多在內湖工作的人,或受到北大特區房價吸引,或受到環境品質吸引,總之,他們仍願意不辭通勤辛苦,選擇北大特區定居,真是出乎意料。
2. 第2名是中和,這跟北大特區距離中和不算遠,且有公車直達中和有關;另外兩地環境、房價大不同,也是北大特區的誘因。
3. 第3名是台北市中正區,反映其中可能有很多公務員選擇在北大特區定居。
4. 第4、5名是土城、新店,這2個區域離北大特區都很近,也吸引不少人前來定居。
此外,在台北市信義區、大安區、中山區工作的人,也有不少人選擇在北大特區居住。
這是一項有趣的投票及調查,其實以地理位置來看,新店、中永和、板橋、土城等地區工作的人,很適合選擇北大特區,但出乎意料地,在台北市區工作,包括大安、信義、中正,甚至內湖、松山等,選擇居住北大特區的人也佔了不少比例。
提供給大家做個參考。
淡水家樂福月底收攤 地方不捨
〔記者郭顏慧/北縣報導〕家樂福淡水店將在本月底吹熄燈號,消息傳出後令當地民眾感到錯愕。縣府昨找業者開會討論,官員建議拆除建物並重新申請建照和使用執照,業者則表示會審慎考慮重建計畫。
工務局表示該賣場違規作商場使用,自民國90年以來遭處分15次,罰款378萬元,但從未令其拆除,家樂福是基於其他因素考量,才會打算關閉淡水店;家樂福北北區經理戴幸芳也說,總公司是考量建物老舊不堪才會打算拆除。
淡水鎮長蔡葉偉說,家樂福淡水店是淡水、八里、北海岸等地唯一一家大型量販店,每逢假日採買人潮眾多,尤其淡水地區移入人口日益增多,大型商場存在有其必要性,希望縣府或相關單位能協助輔導業者改善及合法化。
城鄉發展局城鄉開發科長劉顯宗說,家樂福淡水店最大的問題是建物申請使用項目和實際狀況不符,昨天找業者開會討論,會中提出2種解套方法,一是透過變更都市計畫,將土地使用分區用途乙種工業區變更為商業區,但得連帶提出回饋計畫,二是購買鄰近土地,使整體商場面積達到1公頃以上,才能符合申請倉儲、批發使用用途。
戴幸芳說,最後結果必須等公司高層討論後才能定案,目前確定的是淡水店僅營業到本月底,將協助廠商和200位員工轉往其他分店
淡江聲 wrote:
其實,淡水唯一真正算"塞車"時段,就是假日時段,
其餘日子,就算上下班時段,車雖然多卻能"不停的流動"(恕刪)
關於淡海新市鎮的另一個討論串,當地住戶針對塞車問題,感受似乎與你不同:
「淡水新市鎮房子賣的很少~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1660408&m=s&s=1&b=1&last=21079597
另外你雙重標準的情況真的很嚴重,你之前批評北二高會塞車,但車子也會「不停的流動」,那如你的定義,這就不是「真正」的塞車了,不是嗎?那你還有什麼好批評的呢?
而且國道塞車,車速恐怕還比一般平面道路快一些吧...
你要不要先到另一個討論串,真正屬於你的場子去護航呢?與其一直浪費時間批評你一點都不認識的北大特區,還不如好好捍衛你擁護、看好的淡海新市鎮,要更為實際些。
淡江聲 wrote:
嘿嘿嘿
你不用癲倒因果
是你與其他北大的
先偷偷摸摸到淡水的各相關藍目發言的
我,只不過是有北大的先抹黑中傷淡水
才在此處分析分析"北大錢景黯淡"
恰恰好就是為了爾等分析的(恕刪)
別無聊了...
很多事情都可以理性討論,你非要搞成這樣為反而反,反而讓人家覺得像個小孩子意氣用事,一點意義都沒有。
其實之前我回應你的文章時,
有一直在問你,你所謂淡海新市鎮的前景是什麼?
另外也不斷提出疑問,你對北大特區的批評,淡海新市鎮又如何能倖免?
結果你完全不願意回應,
只會說些五四三,或是情緒性答覆,這樣有討論的空間嗎?
如果你真的看好,如果你真的像你說的程度很高,
那你應該可以舉出更多的例子,來佐證你的觀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