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爽小雨g wrote:請問有藍海輕軌二期的...(恕刪) 行政院還不核定 (我猜明年選舉就會在造勢場合公布了)新北市會部分先期施工,淡江大橋上的八里輕軌也會做淡海二期、八里輕軌一次開工連自由時報也報導卡在行政院了
pendesmix wrote:行政院還不核定 (我...(恕刪) 蓋,我是判斷還是會蓋的,但時間上可能沒這麼快。目前輕軌每日搭乘人次已接近一萬七千人了,輕軌延線的人口基數也在不斷的成長當中,我估計在兩年應該就會突破二萬這個門檻了。八里段因主軌配合淡海大橋規劃,故施作成本會少許多,有機會在明年淡海大橋通車之後優先爭取啟動,相信屆時會有不少人/情侶/攝影同好/遊客搭搭夕陽班車,並進一步的帶動地方人口的流動率,漁人碼頭也會因此受惠吸引更多的遊客前往,並進一步的提高藍海二期使用需求的呼聲,到時應該才是啟動的時間吧。現階段輕軌要達到損益平衡搭客人數需達到4萬人才行,而藍海二期的預算中土地購置費用非常的高,在考慮預算、回收效益及攤提等因素,短時間內應該不會蓋的。
kg6260191338 wrote:除非在野與執政與市長...(恕刪) 公共建設一直存有二相性,一方面是地方老百姓的期待,一方面是政府的投資效益,往簡單點、往近的說,就以輕軌為例,淡海輕軌的規劃是每日能達到四萬人時達到損益平衡,目前每年約虧損1.5億左右,這虧損的部份也可看做是政府對促進地方發展的投資,從結果來看淡水及新市鎮每年增加的人口數約在5-8000人之數,無論是對於新市鎮的發展目的也好,還是對於減輕社會成本及壓力也罷,或是對於疏散人口的目的,都是顯而易見的。但政府也不可能無止盡的去負擔這樣的虧損,例如這十幾年來充斥的各類蚊子館等建設便是末經審慎評估下決斷的結果。這也是為什麼我認為造價偏高的藍海二期會較晚施作,而做為八里-淡水之間的輕軌有機會先啟動的原因了。
會樣說的原因是到時候淡江大橋過橋的車流量經過隧道後要往中山北路方向的車流若沒有新市一路分流的話大部分要往中山北路的車會擠在濱海路上有些車到濱海路可能還要再左轉進入社區,到時候交通堪憂當然沙崙路的拓寬也很重要可想而知通車後這些地方可能都會是交通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