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送修電腦經過特區,心中只有出現一個畫面,這個是我出差的地方嗎??? 哪各地方-廣東深圳的某一角.
記的我第一次去那各地方~ 假日出去逛逛的第一個景象,就是怎麼都是高樓啊~ 越來越覺得陌生的 板橋
幾個禮拜前,和朋友去水族館,剛好就在那隔壁。

遠遠的就看到一整群施工中的大樓,跟雞籠/鴿舍沒兩樣。

住那種地方有生活品質嗎?
之前都在看大安區的房子
今天想說去板橋看看
新板特區印象中是新規劃的區域
因為我對整片新規劃的區域都很有好感
台北市除了南港 大直
大概都找不到了吧
加上之前去看市區
仲介都帶我去看鬼屋
尤其是投資客的鬼屋
所以想說就去新版看一下

看完的感想是:

1.那邊以後還是有機會回到一坪50萬以上 因為整塊新的的太少
但是要搭配縣市合併跟商場歌劇院等建設完工
兩年內應該都還是開價40以內吧
因為看來整區要蓋得差不多就是兩年
加上經濟兩年內不會有啥進展 我是比較悲觀啦

2.生活機能可以說是不是很好
離開新板就很亂了
但是新板內到處動工
就生活在一個大型工地裡面
就以單純住宅來說
不是很好的環境

3.品質也差強人意
那邊房子的品質
其實也差不多啦
感覺還是台北的新房子比較好
但是台北新房子坪數小又貴格局又怪
新板沒這些重大缺點


4.大坪數超多
多到很好奇哪有那麼多有錢人要住板橋啊?
我覺得有錢人會住新板的
只有當地出生的在地人
要有錢買100坪 花500~1000萬裝潢
我住仁愛路就好了啊

5.真的是蓋的太密又太大了
超級壓迫感
樓層高有view的還好
沒有的真的很痛苦
離高鐵捷運再近也沒有意義
我心目中的豪宅應該有的
是那種平靜 恬適 低調又溫馨的氣派
新板有點太張牙舞爪了
把那群建物移去三重 新莊 感覺好像也沒有不搭


結論就是:
1.新板如果會買,是因為新跟坪數相對大
2.區塊的環境不會贏過台北好區段,至少這幾年不會
3.獨特性就是新跟大,其他沒有,三鐵共構你也只會用到捷運,沒事不會坐高鐵到台北車站
,要一直跑中南部的話,你住台中是不是比較好.
4.價格亂到爆,投資客也是爆多,感覺台北這兩年房價就是投資客+仲介炒高的,自住的根本沒多少.
簡單講,如果台北房價沒有漲的空間了,那交易量會銳減7成以上.
5.買房子自住真的不要追流行,我發現很熱的區塊真的仔細想想,不見得都適合自己住.
難怪仲介要跟我講一大堆有的沒的,根本就跟住的品質無關的條件一大堆.
那種感覺就好像不跟你講基本面,只跟你講炒作題材,實在很害怕買了之後隔壁住戶就全賣了,
不然就是一天到晚換鄰居.
6.我還是鎖定一些適合自己的區塊慢慢看好了.
SORRY STYLE
新板特區幾千戶到將近萬戶的高價房屋如果都賣完,

對周邊其他地方的房價會不會產生壓力呀?!

如果沒有賣完那新板特區的房價會不會鬆動?!

看來新板特區還是得靠大陸人來賞飯吃!
能和新板特區的大樓密集度比美的
大概就是紅樹林捷運站附近了
價格雖然比不上新板,但也相差不多
不過紅樹林是賣view,新板賣的是交通

只要有主題,任何人都可以炒出一盤漂亮好菜(我指的是價格)
新版除了賣給當地人
也有很多中南部上來的人去買
回家探親方便
但是花那麼多錢
鄰居的素質 卻參差不齊
kyle1267k wrote:
新版除了賣給當地人
也有很多中南部上來的人去買
回家探親方便
但是花那麼多錢
鄰居的素質 卻參差不齊


不懂耶

你是說中南部的人水準比較不好?

還是有錢人水準比較不好?
kyle1267k wrote:
新版除了賣給當地人
也有很多中南部上來的人去買

.(恕刪)

好強阿
樓主怎麼知道
買的人是那些人 ???

難到買屋的人資料 樓主都有

還有 是否有人頭戶買屋 ?/
我前天昨天剛好都在新板特區, 只要走路過遠東前(新府路往火車站方向), 就被塞了滿手的DM, ex. F1
一群仲介都擺攤擺到遠東斜對面的人行道了. (連人家一般理髮廳前面也擺了, 不信的人, 去看看吧)
房市這麼熱, 應該在店裡面翹二郎腿, 吹冷氣, 等客戶上門求仲介把好物件賣給他們吧.
仲介跟我說
還有兩年前去現場代銷說的
那邊有的住戶
事南雅夜市的攤販
不要懷疑
攤販都是開賓士
住新版豪宅
去賣蚵仔麵線的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2)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