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e13579 wrote:北縣明年才開始, 地方又這麼大, 分一分之後, 幾年後, 就會發現一件事 : 奇怪? 新莊還是新莊, 板橋還是板橋, 中永和還是中永和, 三重還是三重 !! 哈哈哈~~北縣好早以前就開始了~~所以才有現在的板橋新莊中永和以及三重~~明年開始升格~~大家分的又更多了~~~Ya....
addason.tw wrote:拿萬華來比?除非我天天都要去龍山寺拜拜!!而且板橋新站都比萬華好了,房價也比萬華貴,真不知你的發言是要往上比還是往下比? 萬華是哪裡對不起你,躺著也中槍另外,萬華的新建案不會比新板特區的便宜喔不要動不動就認為住萬華的是下等人addason.tw wrote:從台北車站到板橋,和從台北車站到新莊,誰比較快,比較合理? 當然是板橋比較快,對號車只要一站,普車二站新莊沒有站
addason.tw wrote:真不知道為何要提從萬...(恕刪) 拿新板比萬華???比什麼???誰房子蓋得高啊.賣得貴啊.你自己要不要和隔壁60歲老王比啊!!拿一個新興區去比百年歷史的城區還在那裡沾沾自喜addason.tw wrote:台北市,萬華是A?B?C咖? (恕刪) 再過幾年,你就知道萬華是什麼咖了.政府的公共建設,是循序有計劃而嚴謹當然是先建設空地然後再更新台北市空地新建設得差不多了開始進入第二輪建設-更新的階段每次要拿舊比新,永遠也比不完.萬華--大稻程--台北城--忠孝頂好商圈--信義計畫區--內湖--南港城市發展有其演進,在各時段獨領風騷.從萬華開始建設到南港,台北市完全建設前後超過160年就是資金有限,所以無法台北市同步進行建設與更新只能小區域一步一步作所以產生了價格差異新北市的發展亦是如此,有啥好比的只是城市演進的過程投資客利用這演進的時間差進行套利
我在台北縣住了45年了分享一下我對新莊的質疑大家都知道, 台北本來是個湖但這可不是200年前的歷史民國65年之前,板橋新埔幾乎都還在水面下從四維公園,新埔國小,一直到大漢溪邊全都是看不見盡頭的沼澤濕地民生路則全都是魚塭與釣魚池後來才填平的----變成陸地的歷史不到35年現在的新板特區直到民國70年,除了酒廠,團管區,鐵路調度場外也都是一個又一個的魚池與沼澤從文化路一直綿延到海山國中說明板橋從前真的是溼地新板特區變成陸地的歷史----不到30年新莊呢,直到民國85年之前,都還是沼澤溼地與蓮田,一直綿延到五股變成陸地的歷史----抱歉,還不到20年換句話說,地基深處,應該根本是尚未完全乾涸的爛泥巴吧我不是學地質的,不敢亂說但聽一個學地質的朋友談過,把溼地填平到可以蓋房屋至少要經過30年否則地層鬆軟,地震來時就要倒楣了有此一說,不知真相如何
標價創新高 ~ 應該是商業炒作手法 ( 也不是第一次這要搞法了)建商如果長期在新莊一路囤地吃貨,最後再利用一筆標案以 "離譜" 的高價去得標那等於用10% 的成本去哄抬 90% 的庫存 台灣土地、房市不就這樣一路被建商炒高的嗎 ?
hsuzang0310 wrote:我在台北縣住了45年...(恕刪) 見鬼了,我民國70年就住在新莊福壽街了,也就是副都心旁邊,以前是田沒有錯,民國79年從外地回來,五股工業區都已經好了,難道一切都是幻覺,新莊民國85年才浮出水面,原來以前我都住在水裡.hsuzang0310 wrote:我在台北縣住了45年...............................新莊呢,直到民國85年之前,都還是沼澤溼地與蓮田,一直綿延到五股變成陸地的歷史----抱歉,還不到20年.......(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