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dionote wrote:
想請問一下房價降到多少算打房,還是說搞到投資客法拍斷頭,銀行呆帳全民買單才算打房??
打房本來就是兩面刃,打的太凶很容易傷到經濟。...(恕刪)


你可以參考這一篇
新北市哪一區的成交價,被投資客不合理的炒作,來看看數據.

什麼叫打房,房價和可支配所得成比例成長或稍高一些,就是合理房價.

過去1年多來,新北市平均成交價漲了40~55%,三峽北大地區甚至漲了54%.但你的薪資,GDP,可支配所得在過去有沒有成長20%???

更不用提在之前金融海嘯,房價被建商及房蟲炒高.

沒有人要投資客斷頭,銀行呆帳,這非打房.

但只要房價回到前面所述的合理價格.

不想再說 wrote:
奢侈稅一實施,房市一定還是急凍,賣家會想,放兩年又花不了什麼錢,繼續放.
但別忘了,奢侈稅最大的效用是讓投資客必須鎖兩年才能賣.
影響是什麼?投資客要準備更多的周轉金,或者是只能買較少的房子.(恕刪)

房仲或建商會不會和車市促銷的手法一樣"喬治瑪俐" 一年或兩年免息
當然金主還是壽險或銀行,房仲或建商自行把利息吸收

不想再說 wrote:
你可以參考這一篇新北...(恕刪)


不想再說 wrote:
中和值多少,我沒意見...(恕刪)


那就奇怪 三峽多少 你倒是很有意見

況且你也沒住這裡

要罵房價高所有漲高不合理的地方一起罵才對吧

北大這兩年的確漲很多 我也覺得新建案真的太敢開了

(房子奢侈稅收得好啊 開到50%也無所謂 課不到我 關我X事)

但是前幾年中和已經漲過一波了

你的數據只拉這兩年 要把前幾年放進來看 中和漲幅也很驚人

只要漲得不合理房價都該罵~~~

不需要三番兩次只針對北大

幹麻搞得好像我們辛辛苦苦賺錢買房在北大 都是全台灣房價上漲的元兇.....去~~~

Naricissistic, my god I love it

不想再說 wrote:
你可以參考這一篇新北...(恕刪)


怎麼不叫人也參考你這一篇大作?!


"奢侈稅有沒有效,開價有沒有掉,來看看吧!"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455&t=2099415&last=27215451
其實,這一切問題的解藥或說鑰匙,是在政府的手上,

現任的政府做的是甚麼事?

政府與土地商(壽險業)、建商、地主,

官商勾結,狼狽為奸,

不去立法(積極不作為),來節制房市、空地的炒做(節制資本),

致使一房難求,

人民就算買了房,

排擠到一切的消費支出、生活支出、教育支出、醫療費用、交通費用,

台灣人的房貸佔年所得的比例之高,高於美、日、英,

台灣人的生活變成屋奴,對生活越來越不滿!!!

所有的錢被不肖的建商、投資客(包含個人、壽險業、銀行,土地轉手淨賺四十個億)賺走,

政府是大幫兇,事後故意地課不到稅(總有藉口,想想看銀行的營業稅,幾趴!!!),

長期下來,國庫空虛,還恢復十八趴,只顧公務員,

政府到底是照顧台灣人的政府???

還只是財團、建商、公務員的政府???

台灣年青人,
領那十年不曾上升的薪資,
整天窮忙,心情大壞,
天天跟交往已久的女友大吵(更多更多是離婚),最後分手,
生得出個屁????

這個惡性循環持續下去,我們的笨蛋內政部長---姓江的,

卻用我們辛辛苦苦的納稅錢--百萬,徵一句爛標語,這政府是吃屎的嗎????

還國安層次咧,有笨蛋總統,你以為ECFA能幹嗎??? 黃金十年???
(錯,是新巨富與新貧族的極M型十年來了。)

台灣人們,我們都活在被算計的狼狽為奸的循環裡,能跳脫的出來嗎???




其實,這政府的罪孽,還不只於此,

這政府沒有跟台灣人站在一起,也就算了,

這政府還是共犯,讓台灣的年青人吃毒藥,

你記不記得馬英九選總統時,推出"青年優惠貸款"(現在還有),

前兩年可免利息(算一下,省不多),

這就是毒藥!!! 讓你慢死的毒藥!!

一方面讓建商、財團(壽險業)、地主、房仲業、代銷大吃補丸,

有政府加持的優惠出手,台灣年青人以為撿到大大的好康,

其實,你已經變成屋奴的前奏曲了,

馬英九,何樂而不為???

既對台灣房市有所支撐,也回報給他後面的金主們(炒作的大咖),

一方面使得他後面(國民黨團的立委們及他自己)拿政治獻金的立委們也樂於支持,

另一方面,也欺騙且安撫到台灣青年人的迫切需要,

但實際上,台灣青年人是被算計的一群。

台灣年青人們,事實上,是落入了圈套中,而不自知,

房價被哄抬、炒作的高高的,大漲地百萬、千萬,

再給你小小小的、不起眼的零頭優惠(小恩小惠,兩年免利息),

你就爽成那樣,趕緊變成屋奴,

不是被算計??? 是甚麼???


台灣的年青人,若不覺醒,
是奴隸的未來(為建商打工,作銀行的屋奴),
已經在等你了!!

這政府是不值得信賴的!!!
食、衣、住、行、勞動、養育這六方面,是政府照顧人民的基本課題。

這政府過去三十年來,製造了多少的房蟲!!
房蟲算小咖的,有地蟲(地主),還有這政府是超級大蟲!!

這政府本身就是不正義的、不肖的,正義要從它來??

這不代表在沙漠裡求雨嗎?

這政府本身就是始作蛹者,

勾結地主、財團、建商、銀行,賣國有土地、變造土地用途,行炒作之實,

故意大開租稅漏洞,

從中取得原本屬於人民的利益(人民為魚肉),致使全台人民受害(變身為奴)。

One_Piece wrote:
最近民怨太高


這個民怨到底都是想買哪裡的房子?

如果是抱怨買不起桃園基隆的房子, 還要講甚麼呢?

抱怨者若買得起桃園房子, 顯然這些抱怨根本無須理會, 何解? 還不是希望買屋自己住, 未來賣了還能賺很多錢, 眼看這幾年來, 房價一直漲, 身邊親友同事所得收入比自己少都有房子了, 自己卻買不起他們的房子, 心生妒嫉就假借民怨來擴大解讀大家都抱怨買不起房子, 比較奇特的現象是明明台北一堆房子都有自住家庭在居住使用, 他們會抱怨? 他們根本沒感覺, 況且自身資產增值了, 紙上富貴也挺高興的, 何來抱怨說?

沒屋又買不起的人, 能代表大多數台北居民嗎? 若不是在台北生活的人, 又何來買不起的講法呢?

政府推這個奢侈稅, 我就非常不認同, 我比較贊成每年房地稅依市價課徵, 讓所有買屋的人瞭解到一件事, 就是除了買得起屋以外還要繳得起每年的房地稅, 不是一付房價趕快跌下來好買屋然後保值又可賺錢, 這種心態醜陋程度比短炒投機客還醜陋, 投機客起碼是真的, 哪裡是這群人滿口仁義道德骨子裡卻比投機客賺還大

賺最多的真的是投機客嗎? 不對, 是長期持有資產的置產客, 主要是每年課的房地稅基礎是以公告現值來計算, 而台北的公告現值與市價又落差極大,所以長期持有的成本很低, 現在這個奢侈稅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持有成本, 多賺少賺的差別, 更重要的是他們要不要便宜一點賣屋純粹是看心情高不高興, 大致上都不會選擇這時候賣屋, 畢竟他們經歷房價起起跌跌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會賣早就賣了, 不會賣的, 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極重, 留給下一代的想法大有人在, 他們若要售出, 價格鐵定很硬, 不易講價

等到6月中以後, 賣方價格會變得很硬, 因為買方要挑戰的不是短線投機客, 是這些置產與自住客的屋, 將心彼心, 買方買入後, 不缺錢, 會自動降價拋售嗎? 他們大可以擺著不賣傳給後代子孫的

道格吐司 wrote:
賺最多的真的是投機客嗎? 不對, 是長期持有資產的置產客, 主要是每年課的房地稅基礎是以公告現值來計算, 而台北的公告現值與市價又落差極大,所以長期持有的成本很低, 現在這個奢侈稅並不會影響到他們的持有成本, 多賺少賺的差別, 更重要的是他們要不要便宜一點賣屋純粹是看心情高不高興, 大致上都不會選擇這時候賣屋, 畢竟他們經歷房價起起跌跌也不是只有這一次, 會賣早就賣了, 不會賣的, 有土斯有財的觀念極重, 留給下一代的想法大有人在, 他們若要售出, 價格鐵定很硬, 不易講價

等到6月中以後, 賣方價格會變得很硬, 因為買方要挑戰的不是短線投機客, 是這些置產與自住客的屋, 將心彼心, 買方買入後, 不缺錢, 會自動降價拋售嗎? 他們大可以擺著不賣傳給後代子孫的恕刪)


這段話有點矛盾.長期持有有土斯有財.留給下一代的想法大有人在, 他們若要售出, 價格鐵定很硬
此時長期持有屋主不賣屋.為何6月以後買方要挑戰的不是短線投機客,是這些置產與自住客的屋.


KAII4739 wrote:
此時長期持有屋主不賣屋.為何6月以後買方要挑戰的不是短線投機客,是這些置產與自住客的屋.


投機客為什麼要繳稅呢? 要是你, 你會繳嗎? 若你選擇不繳這條路, 又怎能期待投機課降價出售又繳稅呢?

若市場這些短線投機客出場了, 剩下來的賣方又是誰呢? 反倒是有些短線投機客財力雄厚, 玩得起也賠得起, 心臟強就敢賭這一把, 信否?

炒短投機客退出, 不代表所有投資客不敢玩長, 因此投資客之間也有多空對決的現象, 看多投資客想壓低買, 看空投資客卻想慢慢賣個好價格, 沒法等的自住客在市場找不到急著出場的炒短投機客, 就必須面對可以慢慢賣的投資客與自住賣方, 畢竟目前利率仍低, 這些人若是想玩短的早就賣了, 又怎會擺個好幾年才賣呢? 反正6月中後賣壓會瞬間減少很多, 他們又怎會選在那個時候降價急售呢? 他們又不會被課稅, 對他們又有甚麼影響呢? 利率還低, 擺個半年都行

所以這反苦了一些必須在今年完成購屋的買方, 他們購屋理由大多都非趨勢漲跌上的考量, 只能就預算範圍內盡量尋屋, 事實上, 我遇到很多是這類型的買方選在此時看屋, 但大多只看不出價, 因為太多人在洗腦了, 以為每一位炒短投機客都會降價賠售又繳稅, 結果卻遇到很難砍的賣方, 當鐵板踢多了, 外加新聞說法又變成量縮價穩時, 他們想法又改變了, 照著某教授所講的, 年底再買, 買在比現在價位還稍高的位置, 便宜沒撿到, 反而失去很多炒短投機客手中可議價的物件, 價格沒比較便宜, 但可以選的房子變少了, 自然就相對吃虧了, 教授是很有名的反指標, 要能夠預測到如此每次相反, 也殊不簡單

明年變數多, 這我不知道, 我只論今年

奢侈稅具有強大的鎖籌碼力量, 香港是立刻實施, 量縮價微跌, 跌的是一些比較不穩的籌碼出場, 洗了幾個月後, 剩下硬梆梆的賣方將價位又拉上去, 成了量縮價微漲現象, 這是可以理解的

台灣奢侈稅在實施前就已經發酵, 照說短線跌幅應該要有跳水式發展才對, 但時間已經過了一半多了, 卻沒見到此現象出現, 現在利空確定, 又有些買方跑出來看屋, 投機客一看到看屋人潮回升, 就會考慮賭2年以後的市場, 因此現在市場能撿便宜的案件實屬少數, 開價降低是為了吸引看屋人潮, 但成交價位要大鬆動, 在短期內很難實現, 可見得政府這招鎖籌碼政策, 重點仍在大選前希望市場量縮穩定, 至於長線影響狀況應該都會在選後看情況再行調整

反正再過1個半月後, 就知道了, 對上面所述的買方, 考驗還蠻大的, 我估計能不受影響一直賣到下半年的賣方, 只要案件條件不太過糟糕, 價格不過於太高, 維持價平出售可能性頗高, 只是會賣得比較久, 這是我今年的預測, 不包準, 說說參考罷了

另外, 會有很多仲介代銷躺平, 這現象在上一波金融海嘯就已經出現過, 只是隨後交易量很快又開始上來了才不致於有太大規模倒店潮, 但這一波量縮時間會長些, 所以狀況會很明顯跑出來, 也好, 實在是太多家了, 少個1/4反而好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在市場上的好物件幾乎都被從自我感覺得良好自住客/天殺(價)的菜藍投資客/包含仲介自己吃貨給掃光了,

過年前後能看到的新成屋和中古屋只有低樓層社區 (採光,通風皆不佳, 廁所沒有對外窗,格局怪...)
就連要加價買好一點的機會也沒有,否則只能去看貴到不行的預售屋(地點差又高貴的獅子40萬/坪,哈哈~)

很多人買來放1~2年機場捷運通車的題材...
台北來的投資客, 千萬以上的物件對他們都覺得很便宜,
中南部份的家長大部份用現金買不用貸款(子女很多是長庚醫生,租不如買)

現在好物件反而在奢侈稅後陸續出籠,偶也分別在3月份,4月份各買入一間

上週簽的是十幾年舊社區大樓,近萬坪公園,圖書館,學區,社區門口有公車站,近家樂福
室內使用30坪(樓中樓3/2/2),雙平面車位...成交價560萬(不含佣金)
醬子價格還說買不起房子的朋友,那真的就不要買了, 因為口袋可能還沒準備好~

好物件在奢侈稅出現前很少被放出來,但現在相對合理的條件入手了,
現在屋主是有比較好議價, 560萬也只有開價打9折,
有用心作功課的知道行情,就別去跟人家從7~8折談起,那真的就能談談價錢,
連和仲介交朋友的機會都沒有~ (他們也會點名作記號, 打入澳客組)

我想這是奢侈稅唯一帶來的好處吧~

至於房價要全面下修,還要課得到稅...還是別想太多~

(回完文等會兒又有被說成是仲介了~唉~)

台灣政府實際上是一肚子的男盜女娼,
說男盜女娼,還侮辱了男盜與女娼咧!!!

因為男盜女娼,男的還要花時間、出力氣,才能順利得手,風險還很高,
女娼,那就更不用說了,出賣青春的肉體換錢生活,不偷不搶,天經地義,
她已經付了她的代價了。

表面提倡的教育,不是真教育,
而是政府的所作所為,身教言行,是呈現何種真實面貌???
(說一套做一套? 只說不做? 遇事推諉? 無為而治? 資本主義之毒? )


至於,這政府裡所美稱的公僕們(這些人聰明過了頭),
實際上,是一群不知長進、默守成規、遇事則閃,
佔了便宜還賣乖,專挖人民納稅錢及不知廉恥為何物的群體,
不認同嗎?

讓你看看,政府過去二、三十年怠惰的結果,
舉如下事例只是台灣萬例中的一小小例而已,

為甚麼會有如此不利於國家社會的經濟環境,
不利於台灣年青人的環境,
政府有責給全台灣人一個答案!!

嚴重到何種程度呢?
會使台灣人的價值觀嚴重錯亂!!!
(不事真實的生產與服務,一樣活得像王子公主一樣,是這樣嗎????)

它會讓台灣後輩覺得社會上別人的虧損是他們得暴利的利基,
也覺得由這種方式所得來的金錢是再正當不過了,(這是事實嗎???)
所以奢侈、名牌、浪費是正當的,
是別人無能,所以不能有奢侈的生活,
所以貪婪是無罪的。

台灣就是有這樣無法無天的政府(法規不修,租稅不革,”故意”漏洞大開),
以致於有這樣乖謬、無良的一群M型上端。(約佔台灣人口的二十趴)
(表面光鮮,口袋滿滿,說穿了,
是踩在勤苦的台灣人民辛苦工作的血上面來獲取暴利。)

台灣的經濟,是在買空賣空之下建立起來的,會有感嗎????

=====================================================================

投資房市獲利 林毓芝:爸爸帶得好
30歲出頭,就有千萬身家,投資房市很有一套的三立主播林毓芝,到底是怎麼挑標的?除了父母的經驗談,林毓芝堅持小本經營,量力而為,讓精準眼光的她,投資無往而不利!

■房市投資啟蒙 父親居功厥偉

「其實真正的房事投資達人,是我爸爸啦!」林毓芝說,爸爸退休後,就成了專業房市投資客,南來北往看房子,他才是真的老江湖,林毓芝跟著爸爸耳濡目染,膽子才漸漸大了起來。
林毓芝說,雪山隧道還沒通,爸爸就先在宜蘭買了獨棟別墅,想在宜蘭先蓋民宿,當時七百萬買進的房子,就在雪燧通車後,以一千多萬賣出,轉手起碼賺了六七百萬。

■慎選投資物件 小本投資立大功

「周邊環境很重要!」爸爸的獨到眼光,帶著林毓芝的房事投資視野跟著變寬,她開始懂得自己挑房子。林毓芝說,抗跌的房子不能太偏僻,最好能鄰近捷運等重要交通動線;此外,優質的居住環境不能太吵雜,最好也不要有路沖等風水問題,將來拋售才不會有困難。

投資房市,林毓芝通常只出租或買賣,幾乎都沒自己住過,不過因為手頭上的現金有限,林毓芝買的房子,通常價位都在五百萬以下,就是擔心利息太重,投資變成負擔,未蒙其利先蒙其害。

■專挑中古屋 逢低買進賺價差

此外,林毓芝挑選的物件,青一色都是中古屋,「預售屋看不到實物,買起來真的很不安心!」因為穩健謹慎,林毓芝的小本投資,風險低,但獲利上漲空間卻相對變大,林毓芝說,投資前兩間房子時,她的壓力不小,因為這些錢,都是辛辛苦苦存起來的,不過累積經驗後,接下來選標的,林毓芝才漸漸有了自己的想法。

雖然最近房市低迷,景氣不佳,不過林毓芝最近還是到處看房子,因為她相信逢低買進,逆向操作,才是投資致勝的不二法則。

================================================================

不肖、不勞而獲的世代,會一代傳一代,會鼓勵台灣年青人,
辛苦工作幹嗎???

上一代的受害者,會變成下一代的加害人。

一天到晚被老闆幹譙,辛苦領到薪水,還得給不肖的政府納稅,何苦來哉???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