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帥過頭"先生對"淡海新市鎮"房產未來之看法

謝謝steelfinger的指教
我想要圖交通便利的話應該不會選淡水,會選淡水新市鎮的有很多人應該是喜歡當地的環境,再來就是價格的考量,當然我們也希望交通方面能再更進一步更便利,但需要時間,政府目前也提出新建淡江大橋和輕軌新北市政府也積極的建設淡北快速道路,你說緩不濟急,但有總比沒有好吧!你說十年看不到任何的聯外道路署光那前面這些建設不都是搞假的?很多事情和建設是一步步到位,五年前你曉得林口會有TVBS和電影村嗎?三年前你曉得會文化部會遷到新莊嗎?再說當地人會有多少去這些機構上班?淡水目前也不是沒有工作機會是你要不要做,當然我們也希望淡水將來能提供更多更好的工作機會,能夠進來大型企業,誰不希望他更好!我相信淡水的人口越多越能得到政府的重視,也能引起一些大型企業的注意,不是你講的都是負面。
想要住好的環境又要新的房子價格又低,當然就要用時間來換取。
青菜蘿蔔各有所好 共勉之

Stone7214Stone wrote:
謝謝steelfin...(恕刪)



舉凡政府的重大建設與計劃,在10年左右都可以輕鬆找到資料,例如S大所提的文化部,即使在三年前沒有很明確的指出哪些部會要遷到新莊,但是中央合署辦公大樓的設立,在民國98年就有正式的計劃公告,實際上應該更早,民國98年是指我第一次接觸副都心的資訊。

而這些建設與計劃的效應,當然不會只是「當地人會有多少去這些機構上班」的表面計算。舉個例子來說,朋友公司是節目後製,因為民視要遷到林口了,整個公司也決定將辦公室從北市遷至林口,方便繼續與民視配合,與朋友公司合作的再下游產業,也計畫跟著搬遷,未來辦公室不算是租用或是置產,都在林口,公司消費與人材錄用,自然也會偏向以林口為第一考量。

放大這個事件來說,也就表示,民視要遷至林口的計劃,牽動的會是整個相關配合產業的去向,單單一個民視可能帶動不多,但是如果是政府有計劃性的政策與民間產業大型性的版圖移動,那效應就會出現。

回頭來看淡水新市鎮,看得到的資訊中沒有和這些相互輝映的政策與計劃,拿出來吸引投資客與自住民眾的熱點,是飯店、華納威秀、家樂福等消費性產業的進駐,比較之下,您的看法呢?

或許,許多人接下來的反應是,飯店與大型商場有何不好?沒有影視產業或是公家機構又如何?淡水的價值是環境,是真正用來住人的。那接下來,就是我所謂的「民眾被牽著鼻子走」的關鍵。

S大所說的,青菜蘿蔔各有所好,這點我當然同意,對於選擇遷至淡水自住的民眾而言,自然是在環境、交通與房價三方考量下才會做出的決定。

但是就整體淡水新市鎮的建設與發展方向來說,短期的發展,是不斷規畫新的住宅區,增加新的住宅大樓,一期還沒完就有二期,二期接著廣告三期,對於已經選擇在淡水新市鎮自住民眾而言,新的住宅區代表又有新的公共建設,例如新公園、規劃良好的道路、國小、運動中心等等,而且新建案會不斷地拉高價格,中古房價也跟著往上揚,看似雙贏。

我卻覺得這是以犧牲淡水優質環境與特質來繼續拉抬房價的手法,這也就是我所說的引鳩止渴,由交通方面來看,整個都市規劃了這麼大的住宅區與人口,看得見的交通改善計劃,淡海輕軌最樂觀要6年,淡江大橋變數仍大,最弔詭的是,除了淡北快速道路外,這些還都不是真正直接改善新市鎮上下班車流的交通建設,更何況,以目前戶籍人口約15萬人的淡水來說都已經天天塞車了,即使淡北快速道路馬上完工,也僅能疏緩現階段的車流,對於未來更龐大,預計會有30萬人口的淡水新市鎮來說真的叫杯水車薪。

唯一能改善交通的方式,我認為是要將淡水真正都市化,也就是淡水必須發展出屬於自己的核心產業,以及多元化的就業市場,方能將人口留在淡水市內,而不用每天往返北市,遺憾的是如同我上面所提的,淡水並沒有這樣的發展計劃,也沒有重視。

從環境方面來看,或許很多人認為嶄新重劃區環境非常好,這就是他要的居住品質,事實上我也很喜歡重劃區的環境,但是我更認為,這樣新興大型住宅區不斷發展的狀況在淡水已經到達臨界點了,再發展下去不會是好事,經過數十年的變遷,淡水原先的特色人文環境與自然景觀正在快速消失與破壞,重劃區的發展規模應與原環境取得相對的平衡,而不是取而代之。

回歸時間軸,未來淡北快速道路的開通雖然可以改善原有的交通狀況,卻又會因為重劃區不斷的新建案,更多的自住民眾遷入而無法收到預期效果,換句話說淡水仍然會繼續塞下去。剛剛所提到的,自住民眾會對環境、交通與房價做三方考量,在這樣的狀況下,對於淡水新市鎮中長期的發展而言,不管是對投資或是自住都是不利的。

最糟的狀況,淡水新市鎮成為了一個超大型的住宅區,空有嶄新建築卻沒有相對的居住品質,人們早出晚歸,總是在去公司或是回家的路上,矛盾的是明明每天都在塞車,空屋率卻不斷攀高,因為市鎮永遠有新建案在拓展重劃區版圖,會不會有人繼續買單?當然一定會有,因為建商還是會不斷地催眠你,想要住好的環境又要低價新成屋,就要用時間來換取,再忍個幾年,當一切建設都到位的時候,你會慶幸當初有買。

最後,我沒有說淡水都是負面的,而林口與新莊有多好,事實上林口與新莊在規劃上也有許許多多的問題。我也沒說我的意見都是對的,你也可以相信「生命自會找到出路」這一套,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淡水只要人口一多,大家就會開始重視並且產業多頭發展,重劃區品質不可能會下降,自然環境也不會被破壞。我不是專家,也不是學者,僅是看到這段討論串,就自己的觀察與經驗,提出淡水新市鎮發展上的隱憂。

以上的一切,都只是我的個人淺見。
帥過頭討厭歸討厭, 但他對淡海新市鎮的論點, 我卻頗認同

建案一直蓋, 價格一直墊高, 房價是未來價, 這是每個重劃區都有的特色.

量體大事無妨, 但是, 如果周遭沒有國家級重大建設, 企業進駐或民間投資, 虛漲的房價就很容易鬆動.

淡水新市鎮主打的重大建設 (輕軌, 環快, 大橋), 每項進度幾乎都是走走停停, 甚至淪為選舉工具, 選後就跳票.

眼前看不到的建設, 甚至十年內都不會成真, 去賭一個未來, 風險實在太大.

工作機會少, 生活機能不佳, 交通又完全無解, 人口慢慢移入, 只會讓情況更嚴重.

只能說, 投資一切小心, 不是低價就是王道.
鋼指大住淡水嗎(近3年)空屋雖空,但那都是有人買的

就是因為沒蓋,走走停停,混沌才有機會啊

要是輕軌一挖下去,新市鎮的人絕對很難進出的

但我認為新市鎮自成一塊生活圈,是外地要進來新市鎮,

而非新市鎮要出去,觀點不同,

我感覺新市鎮很舒適,漂亮

steelfinger wrote:
舉凡政府的重大建設與...(恕刪)

蒸蒸日上 wrote:
鋼指大住淡水嗎(近3...(恕刪)




所以住新市鎮的人都不用到臺北工作嗎?
工作當然要啊

我指的是 一種觀念 及 方向

H大是以 台北為中心 但 我看到的是以淡水為中心

另我看到很多 台北市的 都不用工作

hahaaha wrote:
所以住新市鎮的人都不...(恕刪)
少年30幾時因工作交通便利遷入林口長庚區域,希望耳順之後都在淡海新市鎮渡過餘生,其實吸引我除了接近大山大海外就屬活力無窮成群結伴自在出遊的少年風景,漫步或騎車青春正美!
y85351813 wrote:
少年30幾時因工作交...(恕刪)



淡水蠻適合退休的吔~空氣自帶一份悠閒呀~
我朋友剛好住輕軌站附近,往後通勤更方便了
當初他的想法回到家就是要大空間
淡水新市鎮一住就8、9年
一般上下班開車的話會塞車,但是他很晚下班(慘)所以回家避過車潮
各人的選擇造就各人的生活
人家開心就好了呀~
帥過頭房地產投資20140517
《房產地雷-淡海新市鎮》


人家這篇文章時間是2014.................那時候我的上課客座影片還在網路...........時間點不同拿古跟今比這..............
基本上那座橋就算蓋了,對上下班交通紓解也幫助不大
然後就會提出第二座,第三座橋

但因為現在第一座橋都還是政治選戰口水
如果不是上班族跟有閒錢置產是可以趁低價搶進

PS:看起來"帥"是準備要進場淡水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