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北有個地方的房子 這20年 房價幾乎沒漲!


josephwaa wrote:
板橋2、30年中古...(恕刪)


所以就看大家自己對購房的取捨是甚麼阿

有人買房就是希望100年後房價都不會跌
不管附近環境如何 不管屋齡如何 不管屋況如何 不管屋價如何
就是非要買在特定區域不可

有人買房希望以環境考量為第一優先
林口的新住民 很多都是小家庭 就是家中有小朋友的
在林口的餐廳看到2大1小 or 2大2小 的比例之高
是我在其他區域沒有遇到過的高

以父母的角度來考慮買房在林口 主要就是考慮小孩的成長環境
林口可以提供寬廣的人行道 & 數量眾多的公園綠地
小學的品質也都不錯

至於未來國中/高中是否要送往台北的明星學校? 這就看每個家庭每隊父母的考量了
對於我自己來說 我當初搬到林口 100% 是為了小孩
我不想小孩生活在人車爭道的環境中
希望有許多公園讓我小孩在休閒時間玩耍
即便房價再怎麼保值 那都是其次

不過每個人考慮買房的因素本來就不同
2大1小的家庭買房族 也只是佔整體市場的一小部分
有更多的是單身/雙人/一家多口/甚至投資 的購屋族群

每每看到有人硬要拿A區比B區 就真的覺得吃飽太閒
更何況現在像開版的這種 "林口攻擊隊" 盲目式的在攻擊林口 我也真的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

也難怪啦~~ 難怪有人會把版上的一些人歸類為"林口防衛隊"
因為"攻擊隊"的人都吃飽太閒 一天到晚貼這種攻擊文咩~

Cena John wrote:
哈哈 護衛隊別氣啦
呈現一個事實而已

現在新房子都很漂亮啦

但十年後總會人老珠黃 若地段不對 土地價值不高

房價隨著房屋折舊而凋零很正常的

建議林口買屋 除氣候 交通 生活機能外 能否保值也須留意


沒人在氣阿
我只是怕你們這群林口攻擊隊比較氣而已
一直氣急敗壞的每天發這種文 明明不是住林口 卻天天挑林口的東西在發文
我也不懂啥邏輯
我們也只是當成看笑話的心態笑笑而已~

十年後 十年後
十年前也很多人講某些區域怎怎怎 不能買 房價不會漲
十年後的今天當初講那些話的人都忘了自己曾經講過甚麼
反正網路講甚麼話也沒多少人會負責 愛怎麼亂講就亂講唄
反正講10年後的東西沒人能證明 是吧?

殊不知整體的房價除了房市大環境的主要影響為多
另外新開發的區域成長過去歷史看來也都有跡可循

林口10年後會怎樣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這幾年住得很舒服
房價如何也沒怎麼在care,
因為沒打算賣 也沒打算搬家

下次要搬家, 大概也不會留在台灣了~

剛被刪文
大概是歧視言論引起版主敏感了
只要提到錢多錢少就易遭攻擊
其實版主大可舉出自己住哪區哪段
環境行情不就一目了然
何必硬扯板橋與林口互咬
別人再怎麼有錢 重點那都不是自己
不是嗎
為什麼老愛別人吃麵您喊燒咧
壞習慣要改掉

沒想到一個下午黑俠客網友的回文就不見了
反正我已拜讀,言之在理。

amosyu wrote:
也難怪啦~~ 難怪有人會把版上的一些人歸類為"林口防衛隊"
因為"攻擊隊"的人都吃飽太閒 一天到晚貼這種攻擊文咩~


在01很久了,
什麼XX防衛隊,可是多到不勝數,處處皆是,
所謂人人愛鄉,情理之所在,利益關係大概也是多少都有,

但是這種XX攻擊隊,照三餐一直發文的,以水準下限進行的,
說真的,可真是少之又少啊,
一般而言,除了血海深仇,大概剩下下去領500這一種的.
還有其它因素?哈哈,真有趣.

這真是奇葩,更奇葩的是,居然有人願意跟這種XX攻擊隊的長期附和同路?
1場2場OK,人情嗎,一直同路,不怕自己看自己覺得噁心?

連林口自嗨奇葩組,我林口人,看了都快吐了,
若是自鄉人,搞一個別人區域的XX攻擊隊,
噁心死了,不快逃,再吐槽個2下,撇乾淨,還一鼻孔出氣哩.





Cena John wrote:
就舉某位最愛批評的舊公寓好了
2004年板橋各捷運站附近的老公寓 大概15萬不到吧 到2015年最高時賣40萬以上的比比皆是
漲 50萬 土城新莊三重 的重劃區都可買
跑來買林口?


2004前後這句話就落差很大了。因為2004年算是分水嶺的時期。
2004年當年"捷運附近"公寓肯定不只15萬。
2003年SARS後,公寓從12萬往上跑(不用捷運站附近)
板橋比較接近"慘"的地區就是浮洲地區,大觀路一帶,多年不漲。2004年有看過10萬不到,普遍在12萬上下。
大觀路2006年還有看到不到15萬/P。(但我認為是少數)

"當時"大多數人寧願去買樹林反而都比浮洲好。
現在又不同了。





網路上罵再多、捧再多、酸再多,還是無法敵過現實大環境,
市場機制會決定一切

反正自己住的舒適愜意,莫忘自己當初選擇居住地的初衷,哪管別人怎麼說

Cena John wrote:
大約二十年前,國泰建設在林口推出高品質的大樓建案「台北理想家」,售價每坪二十萬元,當時的蘆洲預售屋每坪還不到十萬元,「那時候(房市)真是熱呀,要買房子的人還要抽籤。」
現在林口這社區還是20萬多一點點 雙北國泰蓋的 沒增值的真是稀有啊
同樣當年單價10萬買蘆洲的 現在應該也有漲個3倍吧


20年前林口有著長生捷運的大夢, 後來夢醒了, 才知林口真的離台北好遠...
而今的機場捷運A9站離國泰台北理想家太遠
當然也漲不了太多!

20年前蘆洲還是個會淹水, 沒有捷運的地方
1996年第3期防洪計劃完成, 2002年,由二重疏洪道生態保護聯盟著手推廣與保育五股濕地, 蘆洲不但不再淹水, 也有個超大的河堤公園
2010年11月蘆洲捷運線通車, 從此蘆洲房價一飛衝天

你的例子可能暗示不會淹水, 很多公園的林口
捷運通車後, location佳的地方(離A9近)房價依然可期!
我朋友多年前買 桃園的中悅花園廣場

中悅蓋的喔
他委託仲介賣 但是發現賣家出價跟他當年買的成本差不多
現在收回自己住了

有人會因為這建案 而且是中悅蓋的 這樣多年都沒怎漲 所以表示桃園價錢都沒漲嗎?

個案不能代表整個地區

josephwaa wrote:
這就是Location~Location~Location吧!!
上面有看到屋齡17年的中古電梯大樓(27樓的7樓)每坪76萬、總價4千多萬!!
正蛋黃區才會有這種現象吧!


這些中古大樓都集中在新埔站, 江子翠站附近
所謂的Location~Location~Location不過証明在台灣就是要選捷運站附近比較保值
看看也是板橋區的浮洲會有這種價格嗎?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總是被喻為房產的金科玉律
可是多少人真的懂它的精隨?

40年前
廣州已是珠江三角洲的交通樞紐, 中國南方最大的城市
香港更是不可一世的東方明珠, 亞洲的國際都會
到底在哪買房會是往後30年來漲最多的location?
是要買在香港島還是廣州的市中心呢?
還是就買在香港跟廣州中間的小農村好了?
瘋了嗎? 要買當然要買廣州或香港的市中心啊?
Location~Location~Location
你懂不懂啊!
結果30年後
這個農村變成中國房價所得比最高的地方(雖然也不怎麼光榮)
發展成了一千多萬民眾安居養家築夢的世界級都市,高樓與商業街比鄰而居,與北京,上海 廣州一同被視為中國內地的一線城市,今日,商業競爭力、國際影響力與人口吸引力並逐步逼近香港!

深圳市

所以蛋黃永遠是蛋黃嗎?
蛋白永遠是蛋白嗎?(補充)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