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kia2d3d wrote:
副都心目前趨勢是跌...(恕刪)
這位NOKIA大大 你真的是拿著副都心3字頭 一直講
那我補你刀好了
台北市也有20~30萬/坪的
怎麼不拿這個來說嘴...?
周遭環境、社區狀況、交通便利性...等等的,不考慮嗎?
你買芒果 有一顆50元的,也有一顆10元的
但是10元的快爛了,你會跟老闆說 喂 50元的那個賣我10元嗎?
實在是不想吐嘈你... 皇翔御花園的39萬/坪
1. 該案基地位於中原路,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商業用地。 1~3樓為店面(樓下是商場),4~10樓為事務所,非純住社區,出入不會太複雜嗎?
2. 一層12戶像國宅就算了,正隔壁就消防隊
3. 公設比37.5% (還不含雨遮,雨遮算進去有不就爆破40%?)
4. 毛胚交屋
這樣算一算 真的有比較便宜???
如果有便宜到 買間開箱來聞香一下
讓我們開開眼界吧
坦白說,皇翔御花園比起區內很多建案的成交價也沒便宜多少。
副都心內建案很多,有大坪數,有小坪數,有一線二線三線的建商,件地有商用有住宅,景氣好時大家炒高房價看不出來,潮水退了每個建案差異就很明顯,美塊地每個建案都有優缺點,但我覺得B大獎皇翔御花園的某些缺點太牽強,反而顯得力道不足。
1. 該案基地位於中原路,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商業用地。 1~3樓為店面(樓下是商場),4~10樓為事務所,非純住社區,出入不會太複雜嗎?
-->整個副都心80%的地都是商業用地,只是建商都當住宅賣,有的住戶買了硬要當事務所用,只要合法使用誰也攔不住,幾手交易後問題會更明顯。但說句公道話,其實有很多住過台北市的人應該都體會過,住商混和大樓確實是比較複雜,但也沒那麼恐怖,台北市很多很多很多住商混和大樓,住久了也就那樣。
2. 一層12戶像國宅就算了,正隔壁就消防隊
-->這是這個建案真正的軟肋,一層12戶真的太多! 而消防局嫌惡來源是噪音,但現在建案都是用很好的氣密窗,反而這缺點凸顯不出來,畢竟消防車救護車只有在出任務時有鳴笛,但是高架橋的噪音可是24小時都有。意思是如果嫌消防局吵,那高架橋旁的遠雄們也不用考慮了。
3. 公設比37.5% (還不含雨遮,雨遮算進去有不就爆破40%?)
--->公設比37.5%真的高,所以他賣的便宜,事實上它比區內其他建案的公設比也就多3~4%,價差可以彌補這一點。至於B大硬要牽拖雨遮,實在就弱了,區內建案誰沒雨遮啊?...照這種算法,區內建案都37%了
4. 毛胚交屋.
--->區內建案用毛胚交屋是主要選項,這很難算是缺點。
話說回來,皇翔御花園也有它的優點:
1.離舊社區很近,過中原路就是舊社區,生活機能幾乎可算區內最優,未來區內發展也享受的到,一舉兩得,考量區內機能要起來可能要五~十年,生活機能好確實大加分。
2.面中原路單位,棟距非常寬,此案臨路退縮目測約20米,中原路路寬也約20米,棟距達40米,這條件區內很多建案可沒有,
而且舊社區樓高只在13樓以下,你買皇翔御花園14樓以上面中原路的,往南看,幾乎可以享受無邊際視野。
如果你有去看中央路以北,中平路以東,中信街以西那一區,那密集的壓迫感實在恐怖,花大錢買那種壓迫感,內心要很強大。
3.如果樓下真是商場,也許對某些客群來說是優點,方便嘛~
以我個人來說,這建案真正影響我決定的缺點只有一個,就是一層12戶,當初不知道誰設計,這麼腦包....
其實如果這建案的坪數規劃集中一點,3XP~5XP,一層控制在8戶內,會更好賣,只是建商想要大小通吃嘛...
breaking5678 wrote:
1. 該案基地位於中原路,使用分區為第二種商業用地。 1~3樓為店面(樓下是商場),4~10樓為事務所,非純住社區,出入不會太複雜嗎?
2. 一層12戶像國宅就算了,正隔壁就消防隊
3. 公設比37.5% (還不含雨遮,雨遮算進去有不就爆破40%?)
4. 毛胚交屋...(恕刪)
約翰約翰 wrote:
其實B大也不用這麼...(恕刪)
贊同您的論點,只是當N大那句話簡單的丟出後
應該揭露給網友們的資訊卻沒有相對應告知
也不是個好作法
至於您說的第一項80%是商業用地沒錯
但是1~3樓是店面的 這就不常見了
我說複雜 也不是說恐怖,但是對於考慮此部分的就須要慎選
我個人是很在意的,特別是這種戶數多的小坪數件案,出入不可不慎
第二項 消防局在正隔壁,是正隔壁~!
也因此 本身面臨高架的戶別 會比非面臨的同建案戶別單價會來的更低
不過此建案在正隔壁,整個建案沒辦法躲
再者您說的都有氣密窗...我想沒有人會想要把家裡氣密窗24HR隨時緊閉的才是
氣密窗也不是一個解決方法
第三項 我只是要表述實際入手時的住家實坪數的差異
皇翔這建案跟一般的公設比差了4~6%,不只3%,我抓5%
30坪的房子,直接少了1.5坪=60W 再攤分下去每坪 至少+2萬/坪
不是少少的個位數%可以表達...
第四項 毛胚交屋...很難算是缺點? 可是這不是缺點嗎@@?
我是指建商少的成本 當然要攤還給住戶不是嗎?
毛胚交屋建商的成本只會比較便宜,連個拋光磁磚的價格都可以省了
光這點 至少建商就省了3~5萬/坪...
這不是缺點...? 難不成是優點?
別人買房交成屋,你跟建商談毛胚,成交價格相同,您覺得能接受嗎?

以上純討論,不筆戰
確實房價一直跌,但我覺得副都心的價位在40萬上下是有支撐的,比如過中原路的歐洲村一坪35萬上下已經撐很久,到現在依然每個月都有成交,歐洲村茂德蓋的房子都能撐在這價格,何況是副都心知名建商的避震宅?畢竟副都心是國家規劃,幾個重要建設就擺在那,不像過個交流道的洲子洋,除了水岸甚麼都沒有,當初炒到四十幾萬,現在成交變成25萬保衛戰...
現在副都心內很多案子成交都45上下,我是覺得可以再等,一定會再跌,台灣景氣幾年內翻身無望,代表買家購買力也不會提升,房子還在蓋,區內地還很多,估計十年後還會有新建案,今年開賣賣不掉,明年就是一年屋齡的空屋,何況區內已經有案子已經賣了三四年? 在等個三四年,六~八年的中古屋對上剛蓋好的新屋,然後新屋開價又下修....
最後,我覺得高架橋旁的第一排目前的價位真的不要買,只是離捷運站近一點點,但是空氣差噪音大,再等一下會有更多選擇...
breaking5678 wrote:
贊同您的論點,只是...(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