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老萬華人第3代?外公那輩在民國30幾年就來台北生活了長輩在萬華出生,也在萬華買屋自住,更念過萬人的老松國小聽說當年(約民國70年之前)我媽想賣掉萬華的房換到復興南路外婆強力反對,因當年西區很熱鬧,根本是現在無法想像的!!!加上復興南路周遭,雖然現在是大安森林公園,但大家都知道以前是老舊眷村?回收場,聽說市容悲劇~~又荒涼雖然現在已經不住萬華,樓主說的完全正確我媽則是念了一輩子,當年要是不聽媽媽的話 就好了啊
kaod wrote:我小時候有等過忠孝東路三張犂鐵路的平交道閃燈以前過了三張犂鐵路就是郊區國父紀念館、聯合報都是郊區,更不用說松山火車站松山人都會說:「等一下我要去台北....」「我從台北下班回來了...」東區一開始是頂好開幕之後統領百貨明曜百貨夾著忠孝東路開幕東區商圈才整個成形 老台北人來回應了您小時候記憶和我一樣三張犂支線就是由縱貫線連去44兵工廠運軍火用的https://www.facebook.com/sunyatsenMH/posts/1200736773301746/臺鐵三張犂支線 國父館懷舊鐵道(照片時間:民國63年3月24日)臺鐵「三張犁支線」,係由華山與松山兩站間的「臺北機廠線」在昔延吉超市前向南側分歧,起點設有三張犁運轉室,位置約在延吉街平交道旁,經過現存之帶狀停車場,並通過國立國父紀念館南側及現在的臺北市議會大門前,進入今日臺北市政府的原聯勤營區,總長約2公里多。本支線於1930年代末期修築完成,用以聯結1939年啟用之日本陸軍松山倉庫與縱貫鐵路。該倉庫於戰後由我軍方接收,為聯勤 44兵工廠,其後兵工廠遷至三峽,全線於1986年 7月 21日廢止。早年這段鐵路沿途在忠孝東路四段、光復南路、逸仙路及基隆路設有平交道。每當列車行經平交道前,會由隨車調車員下車打開警報器,有時候還指揮交通,讓列車順利通過。忠孝東路平交道就是現在板南線國父紀念館站1.2號出口頂好開幕就是當年東區商圈開始 (香檳大廈,龍門大廈,愛群商場 )
sloya wrote:我算是老萬華人第3代?外公那輩在民國30幾年就來台北生活了長輩在萬華出生,也在萬華買屋自住,更念過萬人的老松國小聽說當年(約民國70年之前)我媽想賣掉萬華的房換到復興南路外婆強力反對,因當年西區很熱鬧,根本是現在無法想像的!!!加上復興南路周遭,雖然現在是大安森林公園,但大家都知道以前是老舊眷村?回收場,聽說市容悲劇~~又荒涼雖然現在已經不住萬華,樓主說的完全正確我媽則是念了一輩子,當年要是不聽媽媽的話 就好了啊 千金難買早知道 ! 當年城中區可夯,但長輩也是沒去東區買,錯過翻身機會
樓主大哥講得基本都正確,但補充一下忠孝東路在SOGO開始營業前就已進入大黃金時代.那時頂好-班尼頓-麥當勞-統領百貨-溫蒂漢堡-ATT等名店連線的忠孝東路正式開創了"東區"這一名詞(當然還有各大舞廳還有如U2,錢櫃等MTV各式夜店的加持);但我個人認為其中居功至偉的是麥當勞和統領百貨不過這些都要在大約民國75年以後才有的事,身為一個民國66年就搬來此地的老屁股;那時期的東區極其荒涼,有農地有瑠公圳水溝有違章建築貧民區,根本無法想像會在日後發展成如此;反觀當年的萬華西門町一帶,簡直屌炸天!
cscgbakery wrote:校友阿~想當年我們學(恕刪) 是阿,每次校外教學就要分兩個車隊不然可能景點的停車場停部下吧看看如今少子化每個學校都好迷你每個班人數也都好少回想起國中時期的年代感覺很不可思議一個班導師要管50多個學生當時如果也像現在不能體罰我想真得很難管的動吧老師壓力會爆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