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房之下,置產族都在想什麼?

一線品牌的口碑也是有差距的
vincentlau77
最近國泰那個陽台掉下來的....建設公司應該不會放給爛吧
k646
能自己養一個售後服務的公司 光這點我就respect
以前置產投資,認為房價會漲,但前提之下是買得起,繳的起20年房貸.. 還有時間準備退休金,靠勞保年金過活。
但現在置產投資,同樣認為房價會漲,但前提之下是買得起,繳不起40年的房貸,沒有時間準備退休金,靠勞保年金不可能了,在增加一條是少子化之下,供過於求的市場。更沒有機會再買第二間,也不可能都更。
是否想過,少子化之下,除了影響國安,學校入續關門,接下來是公司數量也會逐漸減少,物價高漲,變相減薪,惡性循環的開始,市場經濟靠炒作撐起,遲早走向泡沫。
一直看到有人討論華固的售後服務 好像是真的很強大
現在是有剛性需求的人去買房,置產很多的人,要嘛不缺錢放著不礙事,要嘛能賣就賣。可以確定的是,過去的置產族,未來不會再大張旗鼓的置產了。
總價雖然還是高,但如果能買到品牌建商、好地段、小坪數,我寧願咬牙先進場再換大
這幾年因為豪宅線,一線品牌確實都開始做小宅,台北的建商尤其明顯
置產的人都不是第一次買到房子,所以細節要求的多,能否保值增值也是重點考量...
有個現實是,台灣人真的很有錢,這一波信用管制,讓中產階級年輕人沒機會向銀行搬錢,現金多的人,繼續投入購入資產,未來要再繼續從銀行搬錢,銀行會看你有沒有資產。 在經濟發展下的通膨正成長,會讓有資產的人富者更富。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