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海新市鎮- 房事討論區


cycurain wrote:
錯錯錯,可見你對板橋...(恕刪)


新板特區真的是一個奇妙的地方..
很少有已高度開發人口如此密集的都市..
可以畫出一大塊完整的土地進行完整的規劃..(就好像新市鎮開發)
也由於是已開發的都市..資金早已到位..所以政府機構可以馬上蓋馬上遷入..
雖然說這是在已開發都市裡的"小新市鎮"..與淡海新市鎮從無到有是不同的背景..
但大家看看新板特區成長的速度與規模...
這就是新開發區域必要的要素都到位的結果..
公共設施/交通/人口/資金(預算)...
目前淡水新市鎮每項都缺..是從無到有的艱苦..
但我還是選擇忍受很多的冷嘲熱諷..忍受等待的煎熬..
看著這些要素一點點一分分的增加....
只因為我喜歡淡水有山有水有老街..
也喜歡新市鎮的悠閒氣氛..
盼著自己生活的地方不斷進步..
我想應該不是過錯...

但若是要論投資...
這裡一局就是十年二十年..
像新板/新莊副都心那種一兩年就要論輸贏的..
我想應該不適合這裡..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小弟覺得新市鎮跟新板特區有其發展差異性,前者是以物(公共建設)聚人,後者是因人設物:
新板特區最早以前是板橋酒廠,文化路、民權路、鐵路、漢生東路圍起來的整塊都是酒廠,後來北市鐵路地下化,切了一塊地給台鐵,把調度保養場遷過來,再後來這裡的鐵路也地下化,把調度場遷到樹林,這邊規劃成現在的新板特區,既然稱新板,就有舊板,舊板就是傳統的以火車站-現在的捷運府中站為熱點發展出來,附近縣政府,市公所...,也就是前站,這是所有傳統市鎮的情形,前站熱於後站,後來新板特區將三鐵共站於新板橋站,還有客運轉運站,縣府大樓,就變成一個新的重心。
以前被鐵路區隔的都市發展,因為地下化後有了改變,過去所謂的後站,比較落後,但現在後站的商業活動明顯多於以前的前站,這在我住了19年板橋離開多年後,再看到前後站的變化,會有很大的感覺不一樣。
我個人看法,縣府大樓有沒有把蓋在新板特區那裡都沒差,因為板橋在新板特區前人本來就很多了,多到需要地方去活動,假設現在把中正路民權路那個舊的體育場改成商業區,相信一樣可以成為另一個新的炒作點,一樣可以吸引一堆人過去。

小弟認為新板特區是比教傳統的發展模式,是先有人,然後產生問題,然後政府去思考怎麼解決這些因人多而生的問題(政府機關、車站等公共空間不足...),於是規劃一塊新的地方去解決原來地狹人擠(舊站區)的問題。

但是淡海新市鎮程序上是反過來的,為了讓人移往新市鎮,所以先做公共建設,再據以吸引人氣。
假設區行政中心開始使用了,裡面應該有幾百人要吃飯吧,如果有員工餐廳就算了,不然外面總會有人想到要開間小吃店來賺這個錢吧,就算晚餐沒得賺,只要有盈餘,這樣的生意還是會有人做(淡大周邊一堆店,年休近四個月,還是有人做啊),除了吃的,還會有其他商業行為出現,就會有其他類型的商店出現,還有新市國小招生後,附近一定會出現安親班,尤其市府要開始彈性上學,以後安親班不只做午市,還要做早市,這些都是"人"因為公共建設而聚集,而且聚到一定程度,對於拿不定主意的家樂福高層,應該也會起一些作用。
但是人多之後,這一帶的交通確實會是挑戰,看審查會議的紀錄,委員的理念就是要多使用大眾運輸及自行車等綠色交通工具,所以對停車規劃上除了公務機關有考慮外車停車問題,其他就不鼓勵了,是不是這就是新市鎮的道路非紅線就是黃線的原因呢?

不過若要讓新市鎮有較爆發性的成長,淡江大橋還是關鍵,大家一起努力吧!

orion_t66 wrote:
假設區行政中心開始使用了,裡面應該有幾百人要吃飯吧,如果有員工餐廳就算了,不然外面總會有人想到要開間小吃店來賺這個錢吧,就算晚餐沒得賺,只要有盈餘,這樣的生意還是會有人做(淡大周邊一堆店,年休近四個月,還是有人做啊),除了吃的,還會有其他商業行為出現,就會有其他類型的商店出現,還有新市國小招生後,附近一定會出現安親班,尤其市府要開始彈性上學,以後安親班不只做午市,還要做早市,這些都是"人"因為公共建設而聚集,而且聚到一定程度,對於拿不定主意的家樂福高層,應該也會起一些作用。
但是人多之後,這一帶的交通確實會是挑戰,...(恕刪)




商業行為, 人多, 雜亂 ....
這發展模式, 到處可見
公設來客停車問題可事先規劃
但商業行為所造成的問題....

純住宅 ! 大家不喜歡嗎?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orion_t66 wrote:
小弟覺得新市鎮跟新板...(恕刪)


新板的發展確如您所說..
當然它的規模不能跟淡海新市鎮比..
但是同樣是一塊空地..規劃..政府先建設..進駐..發展..
差別在於新板旁邊就是精華地..滿出來的人口與資金當然馬上湧入新板..
淡水新市鎮不會有這種發展的速度..
我只是點出來政府規劃的重要..
所以對於淡水新市鎮這種完整規劃的都市開發..
我真的不覺得會失敗..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

中央政府規劃主導的兩大新市鎮..區域內都是全紅線..
您要看到紅線以外的..可能就只剩公車停靠區吧..
因為新市鎮有強制規定每戶至少一車位..
而且不是商業區有大量車輛臨停的需求..所以不須全面劃設停車位..
也才會導致道路(尤其是巷道內的)顯得格外狹小..
其實不是路小..而是沒了停車位感覺沒有緩衝..
現階段也因為公有停車場尚未興建..公車或捷運路網也尚未建立..
區域內的生活機能也未臻完善..
才會有很多訪客或住民採買需求的臨停汽機車..導致路感覺起來更小了..
我想這些都有賴於設施的完工與機能的建立..
當然新市鎮內住民道德的提升也是很重要的...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Edsion wrote:
商業行為, 人多, ...(恕刪)


E大您提到一個重點了...
純住宅代表的是沒有任何商店..
採買上就會很不方便了..(也更加重車輛的倚賴)
住宅區分用地的商店種類還是有一定限制..
也是附近居民賴以為生的生活機能..
畢竟集合式住宅還是不比豪宅生活對吧?
不能事事都靠瑪麗亞扛回來..
或是一車一次就買一個月份吧..
殺人償命,天公地道。
嘿呀 ~ 這就是我想表達的, 先前能力不足, 沒能把意思說清...
有些人文活動模式, 是你們在那些都市計劃圖面資料所看不出的

問題是在 : 距離

500 米, 是我們開店人員所謂的客情分析的距離
也是一般人能接受的提物步行距離
公園, 或運動中心, 說真的也不差那500, 1K 的

我會在熱點區500米外, 作為選擇"純居住 所在
純住宅的屋價, 若與鄰商圈互補保有一定的機能, 屋價保值會比住商型高

建設帶來繁榮, 是全鎮同享其果,
但"擔塞"(台), 卻是自己家門口

個人認為住商混合區, 有好處, 對某些人而言, 方便的
住商混合區, 對房價是好是壞, 要看之後進駐的行業
發展到最後, 雜亂, 擁擠 , 像現在行政中心所在的老街
水源街大學生住的方便, 英專路熱鬧....

再來,思考一下自己的採買模式,...
平日小型採買,距離OK, 步行可提得動, 再不行就騎機車, 淡水都是這樣...
結果, 純住宅區的人都跑去你們那兒, 車也去了...

大型採買, 不管遠近, 大家一定都是開車/騎車吧
家樂福一定會開,但不會是在現在的熱區
大型購物區也不太會造成雜亂 (像內湖重劃區)

在新市鎮, 500米, 1K, 是小事,
自行車騎來, 去 7-11買個東西
去買個便當,去買點宵夜,不差幾份鐘

會有這些說法, 不是我想像
我住在淡水熱點區, 對面是國中, 300米頂好, 400米麥當勞....
200米燦坤, 全聯社, 500米內要啥有啥
100米外是一個公園, 是地雷區(原高中預定地)....
家樓下有 7-11 , 半夜 "叮噹...叮噹"的開門聲....
更慘的是, 常有來客聚集在7-11喧嘩
上學放學的人潮, 破少年亂丟垃圾
開車出門常被臨停堵門口
往登煇大道動線阻塞

生活方便得很, 但...沒品質

大家抓個平衡點吧

------
新市一路絶對會發起來
連同週邊巷內也是肯定發
但它的模式, 跟正德國中往前夾著大忠街那塊大樓區一樣
整個區域生活機能超佳,朋友住那邊的潤泰綠邑, 算是純住大樓
但它被商圈圍住了, 他說每次進出都覺得有點怕, 怕不長眼的行人
機車超多, 買東西臨停也是一堆, 出入不順暢...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

Edsion wrote:
嘿呀 ~ 這就是我想...(恕刪)


同意~
好的住宅區最好跟商業區和學區保持一段小距離(走路5分鐘內), 這樣比較不會被吵到, 又可以享受便利性.
我現在住的老房子離7-11 100M, 離中山北商圈100M, 頂好100M, 停車場100M.
但是就是房子太舊,居民素質太差

住商混合不是很好, 公用電常常被偷接, 如果出入口沒設計好, 搞不好外人可以跑到社區內 =.=

下一條應該是濱海路了, 丰悅夏宮...等大概有四個建案都在蓋, 應該是同一個時期會開賣~



Edsion wrote:
嘿呀 ~ 這就是我想...(恕刪)


Edsion大似乎透露太多了拉,我想我幾乎天天都會經過您住家,買買德記,吃吃芳鄰andy coffe,那邊幾乎被過於便利的優點拖累了

Jeromel wrote:
這就是重點了,對建商...(恕刪)



你想的都跟我一樣!我只是不敢講太大聲....

因為我不知道路蓋了對現在的淡水是福是禍....

但是橋是一定要的!再強調一下!還有人行道!

丰悅夏宮在新春街呢!
摩天31的旁邊,城堡的正對面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4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