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腦筋 ....
我的訊息不太行了
無法確定何者為可行
根據 "台北港特定區都市計劃" 之圖, 計劃上是要走 平面段... 沙崙路 ---> 沙崙路一段
原本, 搭配 "淡水鎮都市計劃十號道路工程, 或許可行...
但這前端沙崙路...以現況,路寬不足35米, 平面引道所需之車道數根本不足以容納,
且以沙崙路目前發展,商圈活動干擾, 本身交通就不是很流暢, 實在懷疑十號道的效能
(10道目前是通的, 只是鳥鳥的通而已)
沙崙路若真要通, 也是可以,因為原本那邊的大樓就有退縮部份, 保留為人行道花台
只是這樣拓路下去, 對沙崙路原本的生活型態, 會有很大改變, 交通流量會更大
在大庄這個點上, 也因為有地勢問題, 真要打通35米作10 道, 要削底路面,且要削坡,會影響邊坡...
(沙崙路尾端會有拐彎, 就是因為山腳坡度高, 且該點為砲台公園)
原本就環境影響評估, 現在為 "環差評估", 表示其計劃有修正
也有可能就是因為前面說的, 中正路二段(後校) 那邊為原始
而後以沙崙路替代, 才會有作環差報告此事
(改天來去問問在沙崙路開修車廠的朋友, 看有沒有聽到風聲會削到他)
原始計劃路線, 走台2乙(中正路一段) ---> 濱海路
"台北港特定區都市計劃"
淡水鎮10號路街接淡海新市鎮1-3號道路工程 長度600公尺 寬度 35公尺 面積21000平方公尺
右邊的那條, 是所謂的 "新市一路二段", 因為地形關係, 並不在新市鎮一期範圍內,
所以在公司田溪(北投溪)以南, 仍為原淡水鎮都市計劃內, 公所若無經費徵收道路所需用地,
新市一路一段 ,(缺 二段 ) ,新市一路三段
二段永遠無法開辟, 一二三無法連貫,新市一路三段會像它所取代的北新路而已, 會被濱海路取代
計劃趕不上變化,以現有新市鎮開發緩慢, 無急迫性; 且公所沒有錢, 必會放著, 讓它自然的被取代
有時真的搞不懂周細尾,淡水六號道 (重建街)拓建, 是 60 年代的計劃
當時老街中正路還不是觀光重地, 現在變單向道, 重建街也無開通之必要了
但周細尾仍執意砸錢下去...
重建街是淡水最重要的文史老街, 在兩次的開拓下, 許多老屋也改建,
跟中正路老街一樣,失去原貌了
該作的不作, 白花錢...
六月 24, 2010 at 10:59 上午 Xuan 說道:
看到以下的招標
http://web.pcc.gov.tw/tps/tpam/main/tps/tpam/tpam_tender_detail.do?searchMode=common&scope=F&primaryKey=50123015
想請教一下鎮長這是否表示新市一路二段有望開通了呢?謝謝鎮長~~
如果是的話那對淡海新市鎮來說算是打通一條經絡哦~^^
希望它能夠盡快打通~!!
*
葉偉 說道:
六月 25, 2010 at 2:43 下午
新市一路二段經與縣府工務局洽詢後,承辦人表示目前該區都市計畫變更尚在內政部營建署審查中,目前係配合公司田溪雙溪橋新建一併先納入委託設計技術服務,俟變更審查後,即可縮短時程進行後續作業。而民眾進入新市鎮周邊的通行也將更為便利。
也就是說, 這次發包 4 百萬只是設計的技術服務費, 並非實質的進度
若都市計劃沒過, 這 4 百萬是白砸的
很可惜的溪, 小時候在這兒可摸到魚, 現變成大水溝
-----
雙溪橋
雙溪橋位於淡水崁頂里,是公司田溪和支流北投溪兩條溪流的匯流處,所以把這座橋叫做「雙溪橋」。在雙溪橋附近曾經發現有兩處史前遺址,一處在「正興宮」,一處在「鴨母堀」,但是在淡海新市鎮的開發後,已經將新市鎮範圍內的所有房舍、樹林、菜圃、公墓等全部夷為平地了。
Sport X-over for 4 seasons of weather !!??
NO Sport! No X-Over! Only 4 Whee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