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甜甜不難騎 wrote:
本來是不想在這篇說了...(恕刪)
聽說,鋁圈的耐用度(對台灣路面而言),不是大廠牌或是貴就好,有些就是設計不良,只適合路平的路面(外國人也許很難想像台灣的路面品質),如果多數車輛使用該款鋁圈,出現相似問題的又很多,廠商只會歸咎於路面,不會承認是鋁圈不適合台灣路面使用(因為用了不適合的東西),最好還是更換型式吧.....這是從鋁圈工廠工人聽來的,不知版大是否與此有關?
為什麼淡水會塞呢(從關渡到紅樹林--往淡水方向)?住淡水或曾經過該路段的版友是否發現,台北有哪些地方像這些路段一樣,大度路三線道(以下均以單向說明),接民權路為二線道,過民權路92巷為三線道,過馬偕後外線道明顯較窄,很多駕駛較不喜歡開外線道;到了紅樹林又變兩線道或一線半(因為違規上下車佔最外線一線剩兩線,公車停車未靠邊,佔一線半,只剩一線半,但只可兩線交叉通行。
紅樹林是小弟認為最難開的,為什麼公車站不移到潤泰大樓那裡!?全線路邊紅線為何還有上下客的自用車?(上下班塞車時段應嚴格取締啊!)三線道--二線道--三線道--一線半和排水道的原理一樣,流量大時一直湧入各方的水(北市五股八里),到窄的地方一定宣洩不良,又加上污泥多(即路面不良),非堵不可!

而不是裂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