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藤健司 wrote:
辦個辯論會,正反雙方...(恕刪)
權責機關回復內容:
親愛的市民朋友[XXX],您好
有關102年4月25日本府人民陳情案件案號電1020425279 臺端關心「淡江大橋真的要等到109年?」案,已交下由本府交通局辦理,說明如下:查淡江大橋建設計畫係由交通部公路總局主政,因部分工程內容調整,於100年8月16日提送環境差異分析報告書供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審查,該署於100年9月27日、101年1月18日及102年4月24日進行3次專案小組審查,依第3次會議決議有條件通過本案,俟環境影響評估大會通過審查後,將正式提報建設計畫予行政院,屆時確定期程方能定案。其預定建設期程為行政院核定計畫後6年(包含規劃設計及發包施工等),其中橋型設計將以國際招標型式辦理,期廣納設計好手打造該橋,以兼顧淡水夕照美景與環境保護。以上送審及日後施工期間,本府均秉持全力協助及為市民把關工程品質立場,後續本府交通局仍將持續追蹤及協助推動本案。新北市政府交通局綜合規劃科賴雅雯本市境內1999、(02)29603456 分機 6982
收到回覆如上,我想各為如果有投訴,應該也會收到一樣的內容
伊藤健司 wrote:
辦個辯論會,正反雙方...(恕刪)
辦地方性公投,就知道真正的民意在那裡,但要有公開辯論(網路及電視),由本版的各位先進應戰,就綽綽有餘,因事實勝於雄辯!
以前網路不普遍,讓這些聲音大的人誤導了真正的民意,使我們長期忍受每天出入的不便,現在可以結合版上的熱心人士提供意見,戳破他們的陰謀。
本人僅拋磚引玉,提出下面的見解,希望大家共襄盛舉,反駁他們的論點:
沒有需求說:
他們提出車流量的統計是背離了事實,誤導需求量。因為車流量跟車道數及車速成正比,當車子動弾不得時,車流量非常低,應該以經過相同的距離所需要的行駛時間當指標來比較,就知道真正的需求了。
進出台北市不需經過淡江大橋說:
以目前北淡線塞車的情況,若有淡江大橋,從新市鎮經淡江大橋,接64號到台北車站或板橋,至少省15分鐘,也就是說省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的時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