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文化人,但是台灣目前的景況無法靠砸大錢與別人競爭,如果想改變,只能靠創意,想到以前沒人想到的面向。但政府能作的就是提供好的環境,而非決定內容,讓民間發揮。以現在youtube來說,開始有很多人自己經營自己的頻道,不要事事都在看韓國怎麼做,大陸怎麼做,人家的市場環境跟我們不同,思維也不該相同。
新莊的商城會如何?說實話誰也說不準,但我記得有日本業者打算在AU捷運商城裡面作個小型展演區,這個我覺得就十分不同,也不像你說的大家都賣一樣的產品,但是需要時間發展,你說的湯城,以前我也常去,剛開始家樂福還在那的時侯還會去,家樂福搬了以後,就越來越沒人。看看另一個例子,桃園的大江,以前也是跟家樂福一起,但是人家確實會經營,現在更進駐ZARA,H&M,也不需要家樂福了,你知不知道我一開始去大江逛街時,那裡有多荒涼呢?所以,還是要看業者的經營能力,不要只會推沒人,沒人是自己做的差,而非這個區塊都沒消費人口。
eric580226 wrote:
電影文化是一種產業,...(恕刪)
IKEA台北市沒有嗎?IKEA一般人需要常常去逛嗎?用你前面的思維,造句一下,新莊需要有IKEA嗎?偶而去台北市逛就好了,新莊開IKEA應該會倒,不是嗎?好市多台北市沒有嗎?好市多在內湖、關渡、中和桃園都有,還要收年費,新莊的消費人口撐的起來嗎?開在新莊可能會倒。有沒有發現,造句很容易,但是業者花錢投資,沒有人會拿錢開玩笑,有人來投資代表他們有評估,他們不像政府花大家的錢,這些投資都要花自己的錢,如果完全沒有機會,沒有人會砸錢投資,你憑自己經驗覺得沒有發展,但人家是企業專業評估,難道就你才是正確,別人都是錯的嗎?
《好市多、家樂福、IKEA都是有自己的特色,所以自然有自己的客群,這跟一般商城百貨,經營方向完全是不同的思維,我不知道你認為「副都心」要開怎樣的商城?會是你說的那種嗎?》
eric580226 wrote:
電影文化是一種產業,...(恕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