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希望能藉由此次的升格對三鶯的種種建設有所幫助,但能有多少幫助,我只能說大家拭目以待,誰也沒辦法說個準。就好比台北市雖然預算多多多,但集中的點還是在大安區、信義區,最近急起直追的內湖區,其他的區多多少少也會有所幫助,但大家應該也都很清楚,幫助有多少。一個小小的台北市就已經可以有如此的差距,更別說一個這麼大的"新北市",預算要如何分配,不難想見的幾個重點區域絕對會是主軸,咱們三鶯就看看政客的良心罷了,還是那句話,政客說的話聽聽就好,政客做的事都是對他們有利的事,現在大家在這討論的很沸沸洋洋,如果三鶯的建設能因為這次的升格有所幫助提升,大家一定都會很高興,對我們的房價也一定會有很大的幫助,但是這些都是我們的猜測,政客會怎麼做,誰也不知道,大家就平常心看待這次的升格,交由時間來給大家一個答案,至少現在的北大特區,大家都住的還算愉快不是嗎,在大台北地區能有這樣的環境,我自己是認為找不到第二個了,交通只有些許的不方便,但生活環境卻贏過其他地方太多太多了。至於有人說我們想藉由此次升格大賺一筆,看完這句話還真是很想笑,想笑的原因只是沒想到到在還有人這麼的盡忠職守在這發這樣的言論,會在這討論的都不會是想大賺一筆的,在北大特區想大賺一筆的我想他也太沒眼光了,買在北大特區想大賺一筆,或許可以等個十年二十年,近期之內想翻身,奇蹟吧。北大特區是適合給人住的地方,新莊、板橋之類的地方才是適合給投資客的地方。再強調一次,北大特區是適合給人住的地方,不需要再有這些莫名其妙的人一直說些不是給人聽的話,北大特區房價能漲上去大家會很高興,房價持平大家還是會住的很開心,不像有些人一天到晚只希望北大跌,我真想請這位仁兄說說為什麼這麼關心北大,北大漲跟跌跟你有甚麼關係嗎? 這世界卡到陰的人真多。抱歉,這篇文章有點動肝火,天氣熱脾氣躁
台北縣、台中縣市和高雄縣市確定升格,或合併升格為直轄市,讓台灣逐步朝「三都十五縣」規劃,房仲業者表示,挾三大都會區升格題材,包括營建、房地產資產價值預期都能受惠,三都區域內的房價,未來可望呈現上揚趨勢。 升格的縣市最直接受惠的,當屬年度預算將因此提升。地方政府財源擴大之後,地方建設有較多的預算來推動,國民教育的師資以及警察人力,也將更為充裕,民眾可以享受到較好的公共設施、教育水準以及治安環境,對於房地產價值有極大的加分效果。 其中台北縣房市將成為焦點,在升格為「直轄市」後,預算、統籌分配款皆增加近一倍,對於縣內發展如虎添翼,包括捷運環狀線、淡海的輕軌、三鶯捷運線等大型交通建設,或其他未正式開發的都市計畫,有效拉近北縣市的都市居住品質、風貌與房價差距,因此預期房地產將有一波補漲行情。 信義房屋企研室經理蘇啟榮指出,北縣可望因為升格,提升住宅環境品質,加上未來密集的捷運及快速道路路網,進而吸引北客往北縣移動居住,有助於縮減北市、縣的房價價差。 目前包括板橋、新店、新莊是備受看好的三大城市,已動工的新莊副都心、四鐵共構的新板特區、裕隆新店工商綜合造鎮計畫等,都已進入實質開發階段,更能帶動周邊房價不斷上揚。 不過,太平洋房屋副總經理李珠華認為,北縣房價可能會開始進行修正,短期內受升格消息影響,將讓「賣方停、買方衝」,所以建議投資人可以先「獲利了結」售出手上房子,再趁起漲前尋覓優質標的進場。只能說,這次的升格又可以給這些房仲業另一波的"炒作"罷了。很想請問大家,新板特區房價可以起來,我覺得還滿有道理的,至少板橋地方大、路也大,交通也方便,公家機關也有,但一直在炒的新莊、中永和,這些地方到底有哪裡可以炒的?就我自己的想法,新莊副都心是不是還沒開始動工,還沒開始動工就可以炒成這樣,怎麼都沒人說話?新莊地方也小,交通亂像幾乎大家都很清楚,雖然與北市一橋之隔,但上下班想過個橋,我已經從信義區開回我家了,這一點都不誇張。中永和我也不知道有甚麼地方可以炒作,就因為有捷運站,捷運站真能覺得這個地方的房價,民眾買房真的都只挑捷運站?三重也有個區塊都是新房子,但我自己曾經有經過過,晚上真的人煙稀少,但電視卻說房價怎樣怎樣,入住率怎樣怎樣的,反倒一直說淡水、林口、三峽餘屋量的問題,這不是很擺明有心人在炒作嗎?提出的問題,純粹只是我心裡的想法與疑問,絕對沒有想挑起甚麼筆戰,也絕沒有要貶低其他地方捧自己北大特區,純粹只是我自己的想法,如果有得罪請多多包涵。
bis0815 wrote:如果是照片中那樣都能...(恕刪) 有同感。學勤路的人行道也大致差不多了,從耶魯往紫京城的方向走,走起來其實都很舒服,除了翡冷翠還未完工,上善若水也做得不錯,但往北大的方向走,樸園及尚未完工的馥園(記得是叫馥園)的人行道怎麼可以破爛城這個樣子,是生才他們要做的? 還是三峽鎮公所要做的? 走起來很不舒服也很危險,對面忘記叫甚麼也是生才蓋的,他們的人行道就不會這樣
不論升格與否/財部:地方財源只增不減自由 更新日期:"2009/06/25 04:09"〔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台北縣、台中縣市及高雄縣市明年將單獨或合併升格直轄市,財政部表示,「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將釋出九百六十三億元財源給地方政府,未來不論升格與否,各縣市財源都是「只增不減」。不過,升格縣市雖可爭取較多財源,但也可能必須負擔更多債務,以台中縣市為例,台中市去年底債務餘額僅五十多億元,台中縣債務餘額卻將近二百六十億元,合併升格之後,台中縣市就必須一起負擔債務。財政部官員說明,「財劃法修正草案」以「公式入法取代比例分配」,未來中央統籌稅款及一般補助款分配改按公式計算,統籌稅款財源包括營業稅、菸酒稅八十%及所得稅十%,若以去年稅收規模估算,統籌稅款將增至三五七九億元,一般補助款金額則減為八七五億元,總計統籌稅款及補助款將增加九六三億元。財劃修法 將釋出九六三億財源為因應縣市升格直轄市,該修正草案也明訂縣市升格直轄市後的「保障財源」,計算基礎是「每人一萬五八八七元乘以人口數」,縣市升格之後,分配到的統籌稅款及補助款不低於保障財源,若低於保障財源,中央政府將以特別統籌款補足。目前台北縣人口為三八四.七萬人,升格後統籌稅款及補助款保障金額約六一一億元,去年台北縣統籌稅款只有三二七億元,即使加計補助款,台北縣升格後,仍可望增加財源二、三百億元。台中縣市及高雄縣市合併升格後,也可望分別增加財源二、三百億元及一、二百億元。不過,財政部官員強調,縣市升格直轄市之後,雖然分配到的統籌稅款及補助款會增加,但也因新增業務而導致支出增加,實際可運用的財源未必比較多,而且,升格縣市必須先提出業務移撥計畫,「錢才會撥下去」。至於其他縣市財源是否受到排擠?財政部官員表示,部分縣市合併升格,不能影響其他地方政府,原則上「地方財源只增不減」,未來各縣市分配到的財源都會增加。至於債務負擔方面,財政部國庫署統計,去年底台中市一年以上債務餘額五十二億餘元,占歲出總額比率僅十.四六%,遠低於法定舉債上限四十五%,在各縣市中算是「模範生」;反觀台中縣,去年底債務餘額超過二百五十九億元,占歲出比率三十九.八九%,已逼近舉債上限。此外,高雄縣去年底債務餘額將近一百五十六億元,高雄市債務餘額更超過一千四百億元,未來高雄縣市合併之後,必須共同承擔一千五百多億元債務。不過,財政部官員說明,縣市升格為直轄市之後,舉債上限也不一樣,財政部已提出「公共債務法修正草案」,未來直轄市一年以上債務餘額限制將改為歲出總額二百五十%,各縣市舉債上限則是歲出總額七十%,因此,縣市升格直轄市之後,舉債上限將大幅增加。------------------------------------------------------------------------------------增加兩三百億的財源有沒有用 , 大家可以想一想 . 以後既然以人口數作為依據 , 那新北市分到的錢只會越來越多 . 因為北縣人口每個月至少成長1000人 , 很顯然預算已經成為全國最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