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61 wrote:
很多地方,不只三鶯,
為了很少的人口需求(例如:三鶯扣除鶯歌火車,沿線應該小於15萬人),
很慢的行駛時間,跟公車差不多,
一定要蓋捷運.
這不是1-2億,
是3-5百億,
說這種話的人是說,
寧願國家倒也要爭取自己的需求嗎?(恕刪)
6161大大,其實關於捷運興建的財務問題,交通部跟行政院早就有所考慮,所以去年才會提出新的審議制度,並且強烈要求「自償率」及完整土地開發規劃方案等條件。
目前三鶯線已經通過新審議制度第一階段的可行性評估,代表行政院經建會跟交通部認為捷運三鶯線的自償率是達到標準的,而且土地開發方案也有前景,才允許三鶯線能夠繼續進行第二階段的綜合規劃。
簡單說,目前還沒確定會蓋捷運三鶯線,第二階段綜合規劃才是關鍵,而達到標準的還有淡海輕軌、桃園捷運、捷運汐止民生線等路線,如果他們有資格做綜合規劃,那捷運三鶯線也一樣。
既然現在興建捷運,已經有一套制式且更為嚴謹的財務審議標準,所以真的沒必要將三鶯線跟希臘債務問題扯上關係,三鶯線沒這麼偉大,他跟其他捷運路線以及公共建設一樣,都是經過政府層層審核通過的。
另外捷運三鶯線是中運量高架捷運,這本來就是適合較低運量、偏郊區區域的捷運系統,另外三鶯線還有兩項優勢,一個是沿線麥仔園重劃區的開發,相信這是促成捷運三鶯線過關的關鍵;另一方面是北大特區的快速發展與人口急速成長,政府正是看到北大特區的發展逐漸成熟,才有遠見預作大眾運輸系統規劃,從這一點來看,應該給政府掌聲,沒必要唱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