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買台北縣真的會比台北市好嗎?我來告訴你台北市迷思的事實!!

購屋板塊出現遞延 5成北市民向外遷移_卡優新聞網

http://tw.news.yahoo.com/article/url/d/a/091106/52/1ufld.html

台北市區寸土寸金,讓許多購屋者望之怯步,開始「向外」發展。根據房仲業者的統計,因應高房價的變化,購屋板塊出現「遞延效應」,台北市中心有5成民眾向外移動,台北市郊地區則是4成,而台北縣地區則為最少,有3成向外移動。其中,永和、板橋、新店等主要發展區,最為民眾所青睞。

  根據永慶房屋調查,大台北地區大致可分為三大板塊,市中心為第一圈,是台北市最精華的地區,包括大安、中正、信義、松山、中山五個行政區,房價最高;而第二圈則是台北市郊,為台北市轄區內扣除市中心以外的其他行政區,房價則較市中心便宜

  至於台北縣幾個主要行政區,像是板橋、中和、永和、新店、新莊、土城,則為所謂的第三圈,房價相對親民。

  永慶房仲集團研展室協理黃增福分析,台北市交通運輸發達,成為購屋民眾首選地區,但是近期土地標售案件價格頻創新高,連帶影響建商成本墊高,推案價格也就順勢飆漲,台北市中心房價居高不下,一般民眾只能望屋興嘆,因此產生遞延效應。

  調查並顯示,目前這三大板塊的主要購屋客源,仍以區內原有住戶最多,例如,有48.3%原本就住在中山區的民眾,會選擇買中山區的房子,而大安區更高達52.8%。也就是說,大約會有5成的民眾會留在自己的區內,而另一半則選擇出走。

  而台北市郊第二圈,願意留在本區購屋的民眾比例較高,約有6成,而台北縣板塊比例則更高,達到7成左右,顯示在房價較低的誘因下,多數人還是寧願買自己熟悉地區的房子。

  不過,黃增福指出,雖然整體趨勢顯示逐步向外遞延,但中正區與南港區卻脫鉤演出;中正區以來自台北縣的客源(36%)佔最多,因為具備都更題材,學區套房、公寓產品熱銷,吸引了不少北縣買盤。

  至於南港區,則以市中心客源(52.6%)佔最多,由於三高三鐵加持,同時政府近年在南港推動多項大型公共建設,為南港區加了不少分,市中心客源比例才會這麼高;長期來看,也是投資型買方相當值得投資的區域。

  整體來看,永慶房屋認為,市中心精華區擁有交通便利與健全的生活機能,選擇好地段是房地產不敗法則,而原居住於市中心的民眾,所得較高,負擔能力強,因此市中心住民購屋仍會選擇市中心板塊。

  而居住於台北市郊的民眾則多在板塊內移動,主要考量因素諸如捷運沿線、重大公共建設、生活機能等,但因房價仍偏高,因此往台北縣板塊位移的情況不少,尤其朝北縣主要發展區,如板橋、永和、新店、新莊,遞延效應益發明顯。

旭日東昇 sun_rising Happy 給懂_珍惜 的人 ~ 一粒種子 希望無限 ~ Charming Paul_C ~
buffalo10150223 wrote:
遠雄的未來之丘...(恕刪)


遠雄的未來之丘也不便宜吧...一坪應該也要破20萬吧?

2X萬的話,怎麼不去文山區找一些10年左右的電梯大樓??

文山區綠樹也多...河濱便道騎腳踏車也很寫意...
~停權中~ wrote:
其他人問怎不轉買北縣
他說是學區的問題......................................(恕刪)


我最主要也是這問題...

你以後當父母就知道了....用心良苦...
現在社會競爭很激烈....

當然希望小孩子贏在起跑點...


哈哈! 原來這麼多人都有看喔, 這節目收視率應該很高!
節目中,除了陳立宏外,于美人說她之前也在大安區租屋,
她發現大安區住著蠻多繼承父母留下來的老屋,但收入一般的居民
這群人因不願搬離自己成長的地方,但又無力在大安區內換屋
加上台北市的高物價水準,所以過得很辛苦
其實想想如果住大安區但只有一間房子,又看不上其他地區的環境的這群人
大安區房價狂飆,對他們也沒好處
因為雖然房價狂飆,但他們需要自住又不能賣,享受不到增值
另一方面房價漲帶動的生活費用又提高,開銷又必須增加,
這樣算一算不一定划得來

dulinsu wrote:
一坪12萬?30年前的房價有這麼高嗎?




我也覺得貴呀 不過這是來賓在節目說的!
她的家境好像不錯,不過她父母當時買下這間房子的壓力也很大
這個星期六日有可能重播吧,有興趣可以看看!
william.tsai007 wrote:
但是建議別選林口(除非近捷運出口) 三峽 淡水 那些大規模造鎮的地方無增值空間...(恕刪)


這觀點小弟我不完全同意.........


我們太常將自己的想法套用給別人

選擇一個居住環境考慮的不單是增值

生活習慣.家人.就學.就業.就醫.價格........不會同一個想法

即使同一個地段

透天.大樓.華夏.公寓.新舊...........都有人喜歡




就如同 maiko1214大

蘆洲在他眼中是那麼不值

不過他還是選擇等待地方發展而不輕言搬離

為理想亦或者區就現實只有當事人自己了解

同是蘆洲人

也只能精神上支持......................
cda736 wrote:
希望小孩子贏在起跑點....(恕刪)



比起來.........我算是個沒用的父親...........
Cena_John wrote:
我也覺得貴呀 不過這是來賓在節目說的!


30年前的新成屋,當時最貴的也不過一坪12~14萬。

民國68年位於敦化南路的鑽石雙星大樓,打敗連戰的一品大樓,成為當時指標,價格是一坪12~14萬。

30年前台北很多好地段的房子,林蔭第一排的新房子,一坪大多是十萬以下。

dulinsu wrote:
一坪12萬?30年前的房價有這麼高嗎?...(恕刪)


應該是沒這麼高....

仁愛路/延吉街口的當時第一豪宅...

全台灣第一棟的SC鋼骨混泥土... 鳳翔

76年12月完工...大約是23年前...當初每坪預售時也僅有1X萬
大家嫌太貴...大平洋建設半強迫當初高階主管買下
(微風廣場時尚總監孫芸芸及其姊孫瑩瑩也持有1戶)

等到完工時,76年時台灣房地產大漲,那時應該就有4X萬的行情了
結果後來全都大賺....最後一次交易大約是2007年12月,每坪那是的成交價是82萬/坪
現在應該有90-95萬了,我猜應該還沒破百....


所以30年前每坪12萬是不太可能的...那應該是土地每坪12萬的機會比較高...

貼一張鳳翔的照片...這棟也是我夢想中的房子..., 2X年的房子可以維持的這樣,不輸5年新的大樓真的很不簡單.



jenjen415 wrote:
遠雄未來之丘那一塊的...(恕刪)


管理費沒那麼高啦,上禮拜問是65/P,成交價也沒有到20W/P,BTW 跟三重重劃區的價差可以到10W/P以上

所以我現在很難抉擇啊~
關閉廣告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