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在 三重 蘆洲 醫療資源不足 要買屋者 慎思

羊羽翔 wrote:
我已經有去三重醫院看...(恕刪)

羊大你這是因為這討論串故意跑到縣三重醫院去的吧
跟我昨天故意跑去找"吉祥醫院"不是一樣
至於如果要去診所大家不都在三重蘆洲看
你跑去三重看診所有什好奇怪?
三蘆缺的是醫院而不是診所

如果你真那麼愛三重醫院那當然縣三重會感謝你
只是住蘆洲的人不會去縣三重
醫療品質先不說,位置太遠就是個問題
這是大家都知到的事實,不是什麼臆測
你只要抓幾個住戶問問就知
"請問你看病除了去診所之外,要去醫院都去哪?"
10個有九個一定回答你,新光,馬偕,榮總,振興
另外一個回答的是另外的北市醫院

羊大你住那區已經是北三重要去縣醫比較快的地方囉
如果是住蘆洲的真的會去嗎?

如果救護車到了你指定要送縣三重
那他一定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你
搞不好還不給送,因為沒送過不知怎麼算錢
另外如果救護車是載一個昏迷不醒的人
旁邊也沒有親人
那救護車第一個會送哪?
答案不就很明顯了嗎....
maiko1214 wrote:
同樣的人口數量三重 ...(恕刪)

呵呵其實住三重的人 幾乎都是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所以大醫院來這裡開 怕會倒閉 所以他們一直不敢來開
您要不要搬來三重住 或許您已經住三重了 可能住不夠久
住久了 您也會一樣 身體健康 萬事如意
kyotpe wrote:
呵呵其實住三重的人 ...(恕刪)

說這豪無意義的言語,
誰不希望身體健康,問題是醫院就是保護你身體健康的地方啊
那照你這麼說三蘆地區的平均壽命應該比北市高囉....
之前醫院不來是因為北三重,蘆洲人口不夠多
還有三蘆地區可能對設醫院是觸霉頭這重舊觀念的人比較多
現在已有迫切需要囉...

如果醫院是嫌惡設施的話
為什麼醫院要設在北市,變電所和高壓電塔要設蘆洲呢
照你這麼說
變電所和高壓電塔旁的房價應該比醫院旁貴囉,不是嗎?
shunglee wrote:
如果救護車到了你指定要送縣三重
那他一定用不可置信的眼神看著你
搞不好還不給送,因為沒送過不知怎麼算錢

公立救護車不能收錢
是轉院私人救護車才會收費
不要誤導消費者
新北市三重區有4條捷運線,蘆洲線已通車~機場線~新莊線已通車~環狀線CP值最高,謝謝.
shunglee wrote:
說這豪無意義的言語,...(恕刪)

呵呵 您認真了 您認為無意義 但你不代表全部
我在這是用另一種 搞笑 方式來作表達 OK
我常在忠孝橋 中興橋 台北橋 見到三重往台北的救護車

認真來說 這醫療問題 我還真的沒有考慮過
畢竟在40歲前 要常跑大醫院 或依賴醫院 這我到沒遇過
我只到過診所 去開醫院證明 請假用

就像您的 台南的交通建設 一文 你覺得是很大的笑話
那也就是無義意 那無義意 幹嘛還PO
正因為每個人 對同一件事 都有不同的 詮釋方法
所以 不要 太認真 認真你就輸了 呵呵
maiko1214 wrote:
東湖直接到三軍總醫院(國防醫學中心)就醫即可

他的設備與技術也是國際級的

^^^^^^^^^^^^^^^^^^^^^^^^^^^^^^^^^^^


大大這兩句話不就自打嘴巴了嗎

三重病患可以去台大醫院就診 東湖病患可以去三軍總醫院

那請問何來"三重地區醫療資源匱乏"之說

如果三重醫療匱乏 那東湖不就也一樣 台北市和台北縣哪有差別

再者前提必須是=> 三軍總醫院的醫療水準和台大醫院是一樣的

我想不論是客觀或主觀來看 大家都心知肚明 再狡辯只是更顯得可笑而已

還記得某軍方高級長官那句"哪裡不死人"還猶言在耳阿~~
maiko1214 wrote:
這幾天發生三重婦人被延誤致死案
這些診所只會要你自費打點滴買營養品
對於真正所需的治療行為不聞問
證明那些診所知不可靠
也凸顯三蘆醫療資源不足的窘境


醫療糾紛和醫療資源不足完全不一樣 看來大大真的對醫療一無所知

台灣東部那些熱心奉獻的醫師 盡心盡力 很少發生醫療糾紛 但是醫療資源相當匱乏

請問大大如何解釋

三重發生醫療糾紛 和 三重醫療資源不足 有啥關係

台北市各大醫院糾紛也不少 包括你鍾愛的"國防醫學中心" 請問是不是告訴大家

=> 內湖區醫療資源不足阿~~~

請問大大如何解釋

醫療糾紛絕大部分是溝通的關係 醫療資源不足是衛生行政的問題 竟然混為一談?

很多醫院後段班的醫生 就跑到醫療資源不足處開診所混飯吃


三重 地區 醫療診所 的家數 北縣排名第二

但能接急診 尤其是車禍重症要做頭部斷層掃描腦部開刀

或處理粉碎性骨折這些攸關生命的事故

請你舉出幾家吧


三重 地區 醫療診所 90%都是在看感冒耳鼻小兒科

這些都是吸健保經費 但不用負擔較多成本(如專業人員 醫療儀器)的項目

而且感冒多教會你要自費打針打點滴

開的藥大多 吃不好 但 也不會有危險

常要你自費買一些名不經傳的 健康補給品

這跟江湖郎中有何不同

依三蘆的醫療水平 病患只能自求多福
^^^^^^^^^^^^^^^^^^^^^^^^^^^^^^^^^^^^^^^^^^^^^^^^^^^^^^^

看大大幾次的發文 確定大大對台灣的醫療體系是完全不了解
為了怕有些人被誤導 所以不厭其煩的稍微解釋一下

首先"很多醫院後段班的醫生 就跑到醫療資源不足處開診所混飯吃"
=> 這是不懂的人天真的想法
先從聯考說起 過去台灣的醫學系錄取分數大部分公費生都比自費生高分
成績好的讀公費 成績較差的讀自費
但是公費生畢業後需接受分發 所以會去真正醫療比較缺乏的地方服務
反而自費生會選擇在醫學中心接受訓練

成績好的醫學畢業生去哪裡呢
在台灣第一志願 => 皮膚科
=> 某醫學中心有一年招考三名皮膚科住院醫師 當屆各大醫學系第一名畢業生都報考了 也都落選了
=> 三名錄取醫師 一位是婦產科主治醫師重考 一位是內科總醫師重考 最後一位是醫學研究所碩士生
=> 這是真實的事情
第二志願=> 耳鼻喉科
第三志願=> 家醫科
除了少數成績好又有遠大志向的醫師外 其他人轉往放射科、病理科、復健科發展
那攸關生命安全的內科、外科、婦產科、小兒科、急診科招生越來越困難 很多都是僑生和外國醫學生
我曾經問過兩個外科醫師為什麼走外科 他們一致回答"因為不喜歡讀書 不想走內科系"
這是醫療糾紛和健保不合理的給付制度所致
你想想看 看一個青春痘的病患 和看一個心臟衰竭的病患 健保給付竟然一樣!!!
青春痘不醫也會好阿 那誰要看心臟衰竭的病患 出事情還要抬棺材抗議
這樣的越來越惡劣的醫療環境 設身處地的想 能怪醫師嗎 說穿了還是政府政策的問題

好 內外婦兒科也有成績好的醫師吧
沒錯 有背景的會待在醫學中心 等著升等 就像某骨科醫師一樣 升主治醫師比任何人都快
沒有背景的 永遠當小醫師 跟醫術有關嗎=> 完全沒關係!!!
這些沒有背景又表現好的醫師去哪裡 就是下鄉阿 去地區醫院或者診所從事基層醫療阿
不然要去哪裡 醫學中心哪來那麼多位置可以待
所以醫師好不好 和醫院大小沒有關係 更和醫院的位置沒有關係 這是誤解

"三重 地區 醫療診所 90%都是在看感冒耳鼻小兒科
這些都是吸健保經費 但不用負擔較多成本(如專業人員 醫療儀器)的項目"
=> 這也是誤解
基層醫院本來就是做基層醫療 也就是輕症患者 所以看感冒拉肚子是很正確的 沒啥不妥
至於健保的資源絕大部分是被醫學中心和教學醫院拿去 一般診所分到的非常少
舉個例子 醫學中心做1元的醫療 健保局給付0.9-1.1元
但是一般診所做1元的醫療 健保局只給付0.5-0.7元
所以以目前的健保制度來說 小診所營業的成本相對比較高 所以得減少沒辦法申報健保的檢查 也請不起太多的人力
這也是為什麼健保開辦以來台灣倒了將近4成的診所 因為財團醫院吃掉大部分的資源了
至於說到"名不見經傳的保健品"
健康食品本來就屬於衛教的一部份 是基層醫療很重要的一環
醫學中心的醫師大部分都不是很重視這一塊 因為他們對重症和罕見疾病比較有興趣
所以由基層醫院診所來提供 在國外是理所當然的 但是台灣人並不了解
名不見經傳的原因是因為通路的關係 這些保健品需在醫護人員的建議下使用
擺到一般藥房也沒用 那當然沒有打廣告的必要 所以大部分人沒聽過

至於打點滴 那是台灣人錯誤的習慣 沒有醫護人員會強迫病人打的啦
為什麼要自費 那是因為根本不需要打點滴 醫生如果用健保申請
病例上又提不出打點滴的必要性 一旦被健保局查到會被處以50-100倍的罰款(以門診量而定)
但是一般民眾並不知情 才會有誤解

以上是小弟對台灣醫療環境稍微的瞭解 提供大家參考囉~~
lacuna0517 wrote:
很多醫院後段...(恕刪)
l大談的健保政策各地面對都是相同問題 但是在三蘆就醫的經驗就是一次兩次看不好雙手一攤 去大醫院檢查 然後又重新看診的循環
生命本是孤獨 人間自有溫暖

maiko1214 wrote:
大談的健保政策各地面對都是相同問題 但是在三蘆就醫的經驗就是一次兩次看不好雙手一攤 去大醫院檢查 然後又重新看診的循環


小弟不住在三蘆地區 不了解那裡的醫療院是不是真的比較差 也可能真的如大大所言吧~~
只是想說醫療品質的低落 在這種制度下 不會只是三蘆的問題 台灣其他地方也有一樣的問題 包括台北市區
自己都是在台北市就診 雖然看病的次數不多 但是也遇到過幾次烏龍的醫護人員
不知道大醫院除了設備比較多以外 醫療品質是否真的有比較好呢

其實醫師看病原理都一樣 什麼症狀 => 可能的疾病 => 先從最常見的治療起 => 沒有改善 => 進一步檢查 => 更改診斷及治療方式
看一次兩次病情沒有改善 確實有必要去其他醫院或大醫院尋求"第二種意見"
可惜的是 台灣人的習慣 只要藥吃三天沒有好就換一家醫院....
不論換多少家醫院 每一個醫師都是初診 所以都開類似的藥 重頭看起....
一直到病情惡化 送進急診 才發現不是常見的疾病
根據報導 今年的H1N1重症的病人中有兩位本來是輕微感冒症狀 後來都換了三家診所以上 之後就進加護病房了
如果持續在同一家醫院看診 我想很少有醫師會不信邪 繼續當小感冒治療
這也突顯出錯誤的就醫觀念其實也關係著醫療品質 這 也應該是政府的責任 但是 唉 愚民政策阿~~
把轉診制度做好 大家就不用浪費時間作同樣的檢查 也不會浪費醫療資源了
整個醫療過程是連續性的 不論轉去哪一間醫院 過去的症狀 用過哪些藥 有哪些副作用 後面的醫院都清清楚楚

不過還有好一段路要走吧 我們的那些政客 只要喊喊"只要我選上 保證健保費不漲價" 來騙選票就可以了
選上後卻沒有一個提出能改善醫療品質的政策
因為茲事體大 影響太多財團的利益了 得罪窮人總比得罪有錢人好吧
那些大官國代去看病都是VIP診間 醫療品質好不好 又不會影響他們的健康

三蘆地方並不缺醫院 缺乏的是政府對人民健康的重視~~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5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