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xcv wrote:
看來倫大對國泰雙璽頗有好評. 該建案公設部份該有都有. 國泰建設出品建材都有一定的品質.
兩棟22F的鋼構大樓蓋在一堆老房子的巷弄中, 想必採光與視野是十分不錯,這也是本案的一大賣點

不過此案最大的劣勢也是基地位在光明街巷弄中. 而這條街最主要的營業項目又是小吃為主. 周圍的髒亂與油煙是不可避免的. 且臨路嚴格說來只有一面臨路, 僅基地西側臨光明街, 雖然南面車道進出動線該案自行拓成雙向, 不過往外出入勢必還是要經過光明街.

雖然建案在臨光明街側規劃成店面, 將人行出入動線置在巷中, 多少增加了一樓大廳與公設的面寬與氣勢, 但是對一個有心塑造特色的建案來說, 總是有點可惜.

價格部份就不予置坪了, 羊毛出在羊身上, 不登記與計價的雨遮與低公設總是會反應在價格上的, 這部份就見人見智了


Z大描述相當詳細,對此案頗有好評,除了提到的公設、建材、建商評價之外
對於代銷對此案的行銷鋪陳小弟是認為相當成功!

環山抱水、藏富聚氣、獨攬半城江山綠意
左近碧潭水區、右鄰獅頭山巒


以這幾句風水涵意就將地點缺陷掩蓋,看到工銀投顧發表的一篇文章,目前銷售率巳達50%
平均均價落在60W以上,也難怪老一輩事業有成的長輩們光看“風水”及“國泰”就會勇於買單

目前新店幾案在建工程大概都巳經可以看到其外觀
老實說還真的不怎麼樣,二高交流道那龐大工程巳經可以看到其外觀
還真是普通,跟當初代銷強調的玉石外觀似乎有點落差

小弟還是比較期待寶徠案外觀,聽說最新成交1X層63W/P!
倫大 wrote:
Z大描述相當詳細,對此案頗有好評,除了提到的公設、建材、建商評價之外
對於代銷對此案的行銷鋪陳小弟是認為相當成功!

環山抱水、藏富聚氣、獨攬半城江山綠意
左近碧潭水區、右鄰獅頭山巒...(恕刪)


這樣的廣告定位對這邊沒特別情感還真的不容易被打動...以外地人的眼光看來, 一堆新店建案都符合這樣條件, 還沒真正去了解, 但是猜想在地客比例應該不低

以82坪為例, 寶徠案主建物佔權狀比約53.5%, 假定雙璽案平均成交6x萬, 若以該虛坪比例計算, 國泰案的單坪價位其實並不算高, 每坪單價約50-55萬左右(如果灌進虛坪比例與寶徠相同的話).
1. 反應出地點上劣勢的折價.
2. 多少解釋了該案可銷面積較小, 虛坪公設比較低拉高單價的規劃定位.

關於寶徠的外觀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在量體大小不同的設計中, 設計重點是不會一樣的. 李天鐸的外觀設計及其細部的變化比較適合中小量體的建案, 也更突顯出設計的個人風格, 但是在大量體或是超高樓層的建物, 原本的風格與變化就出現有點力有未逮的感覺.
倫大 wrote:
也難怪老一輩事業有成的長輩們光看“風水”及“國泰”就會勇於買單...(恕刪)

國泰這幾年專賣高檔老人院,又以國泰天母為最(煙)

zzxcv wrote:
以82坪為例, 寶徠案主建物佔權狀比約53.5%, 假定雙璽案平均成交6x萬, 若以該虛坪比例計算, 國泰案的單坪價位其實並不算高, 每坪單價約50-55萬左右(如果灌進虛坪比例與寶徠相同的話).
1. 反應出地點上劣勢的折價.
2. 多少解釋了該案可銷面積較小, 虛坪公設比較低拉高單價的規劃定位.


剛看了當初談的資料:寶徠68坪型物件
主建物佔比例約為57%,雙璽60.97坪型主建物件約佔64%
看似雙璽的實坪比較物超所值,但如果將成交單價算進總價
雙璽總價並沒有物超所值,以目前雙璽中樓層成交價相當於去年年初寶徠高樓層價格
地點不同、價值也有所不一樣,小弟是比較看好未來五年內七張週遭800M的持續發展
光明街雖然是新店在地人老一輩的回憶,但畢竟重心巳經不在!

zzxcv wrote:
關於寶徠的外觀倒是有不同的想法, 在量體大小不同的設計中, 設計重點是不會一樣的. 李天鐸的外觀設計及其細部的變化比較適合中小量體的建案, 也更突顯出設計的個人風格, 但是在大量體或是超高樓層的建物, 原本的風格與變化就出現有點力有未逮的感覺.


李大師的每個案子小弟都會去參觀一番,針對超高樓層建築寶徠案也並非第一案
新板領域案(29F)、台中科博雙星案(26F)也屬超高樓建築
風格與其他中低樓層作品(泰安連雲、海納川)相形也有不同立面比較
寶徠案用一貫的格柵、錯層、鋁板的風格設計,相形與雙璽相比風格節然不同!

倫大 wrote:
寶徠案用一貫的格柵、錯層、鋁板的風格設計,相形與雙璽相比風格節然不同!...(恕刪)


忍不住說國泰的外觀: 有夠老派的..

但是當大多數買的起房子的人都有一定年紀, 而且他們又比較喜歡成熟穩重的設計..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大多數住宅都是中規中矩的設計與外觀(特別是 Neo Classical風格). 舉凡: 國美, 元利, 宏泰, 麗寶 等等...越炫越不規則, 甚至是玻璃惟幕外觀, 反而是不被青睞...當然因為要cost down也可能是另一個原因..

zzxcv wrote:
忍不住說國泰的外觀: 有夠老派的..

但是當大多數買的起房子的人都有一定年紀, 而且他們又比較喜歡成熟穩重的設計..就可以理解..為什麼台灣大多數住宅都是中規中矩的設計與外觀(特別是 Neo Classical風格). 舉凡: 國美, 元利, 宏泰, 麗寶 等等...越炫越不規則, 甚至是玻璃惟幕外觀, 反而是不被青睞...當然因為要cost down也可能是另一個原因..

國泰...應該說整個集團都很老派吧!
這幾年在台中狂輸聯聚寶輝由鉅龍寶,不知道台北人在愛什麼?

說到台灣的住宅太中規中矩,我不是那麼認同,畢竟台灣也有很多很特別的住宅大樓,像阿曼TiT,聯聚方庭,國美森美館,史丹佛,勤美樸真,四季天韻,鄉林皇居,還有麗寶在桃園中正特區也有一案120+的也是這樣,不過大部分特別的點是在頂飾就是了,可能是因為台灣位處地震帶,太炫太不規則的建築可能不那麼的耐震

至於玻璃帷幕,在台灣應該已經跟商業大樓劃上等號了吧!拿來當住宅難免會讓人覺得怪怪的...(韓國還不少玻璃帷幕豪宅),不過因為台灣氣候的關係,所以玻璃帷幕的建築物容易夏天過熱,冬天過冷(最慘痛的教訓是新的台中市政府),就環保來論是不及格的,而白色或其他淺色的外牆(尤其是傳統貼二丁掛或更小磁磚的牆)或只上漆的水泥牆在台灣同樣因為氣候原因容易被弄髒,基於市容考量也應避免,因此台式歐風或棕色的建築物應該比較適合台灣

話說你提的幾家建商嘛!...
宏泰我不熟
元利蓋二丁掛假歐風是出名的,真是醜死人不償命,不過最近幾個案子似乎擺脫這種惡習,走向真歐風或非歐風
國美很難說,像森美館的立面就令人為之驚艷,但有的案子就比較差了一點
麗寶,其他案子我不熟,但東方富域跟麗寶之星T1就真的很漂亮,中正特區那個120+的新案也不錯

倫大 wrote:
新板的房子去年簽約含稅租金7萬8,雖然租金下滑
老實說,會買到四、五千萬的房子看重的就不是那個租金報酬率
而是房子本身房價的資本利得增加才是重點!...(恕刪)


但是價格不可能無止盡上漲, 特別是在租金近乎凍漲下, 現在的房價已經逼近負報酬的零界點了

資金會找最有效益的地方去, 上星期五蔡鎮宇買新加坡辦公大樓就是一個例子..

zzxcv wrote:
對案子比較不好直接比較, 青菜蘿蔔總是各有所好, 價格與個案條件, 就不在此多評論了..但是總結目前新店幾個個案:(以時間排順序:如, 1. 中興馥, 2. 長虹峰華, 3. 養心殿, 4. 寶徠花園,5. 三輝君匯, 6.美麗殿, 7.碧潭山水, 8.國泰雙璽, 9.合環新案, 10.吉美新案, 11. 市公所都更, 12鑫洋建設案等等),

在單價都接近的情況下, 非常明顯的, 建案基地必須要在一定面積(如:1000p)以上, 比較容易塑造出特色鎖定目標客群. 而這些客群非常清楚: 就是second home, 甚至是vocation home需求.

除了基地面積條件外, 既然是second home需求為主, 所以就不是鎖定首購, 那銷售坪數分佈單一, 放大坪數, 與公設豐富是有必要的, 且住戶組成結構不能落差太大....(恕刪)


這幾天吉美/寶徠在五峰重劃區的併照合建照已經不再作為停車場了, 猜想離動工日不遠了.
好奇同一間公司, 除了新店寶徠花園, 蓋一棟P&T設計的28F大樓不知價位要拉到多高?

萌貓 wrote:
話說你提的幾家建商嘛!...
宏泰我不熟
元利蓋二丁掛假歐風是出名的,真是醜死人不償命,不過最近幾個案子似乎擺脫這種惡習,走向真歐風或非歐風...(恕刪)


但是元利的信義聯勤設計, 請來RICHARD ROGERS跨海操刀, 倒是完全擺脫既定的風格.
新店好建案越來越多了
很期待全部落成後的環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