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eslee855 wrote:橋上聞不到臭味??我...(恕刪) 在堤防外每個排水溝都有臭排水溝味!約在10米左右就聞到特別是華中橋靠近水族館綠寶石方向那個特大臭排水溝.最臭!騎車經過堤防外河自行車道的騎士一路都一定會聞到
蒸蒸日上 wrote:不太能理解 70萬 ...(恕刪) 對啊不想看就不要去看.反正"有些人"也不是牠想要銷售的目標遠雄自有他目標市場的傻傻客戶群要不然他造鎮蓋那麼多高於市價1-2成的房屋.怎麼都賣得掉
再買一間 wrote:這個河邊臭不臭的問題...(恕刪) 彙整看法以前淡水河是處處生機的,在拍攝紀錄片《河口人》時,片中的漁人陳萬生說:「以前河裡的鹹水魚有許多種類,如赤翅仔、續沙仔、鱸魚、黃魚。退潮時鹹度變淡,適應力強的淡水魚又會游到這裡找食物,例如草魚、鰱魚、鯁魚、鯽魚。以前光靠這條河,一個人能養五個小老婆,可稱為『活寶』,但現在變死寶了,每樣都死光光了。」淡水河會死,不外乎台北縣市所有的家庭污水(也就是你我及各位大眾產生的糞尿、廚房、廁所等排放的污水所致)及工業區的事業廢水所造成的,雖然下水道建設及相關截流站台灣起步太晚,不過只要肯做,河川整治還是來得及的,淡水河系物種漸漸多樣化,就是污水下水道大力新建的結果。新店溪流域的中、永和、新店、土城、汐止等區域,若用戶接管全部施作完成,相信河川水質就會乾淨很多,不過下水道建設真的是一件任重而道遠的艱困任務,要銜接各位的家庭污水之前,就要先建設污水處理廠(目前八里、迪化、內湖都已新建完成,未來八里還會提升為二級處理廠及增加污水處理量),再來埋設污水主幹管、次幹管及分支管網,最後才能進行用戶接管,所以不分藍綠,真的要仰賴大家的支持啊。淡水河從以往的嚴重污染經過整治多年後,目前水質已變成中度污染了,就是因為大台北許多地區建設了污水下水道用戶接管及污水截流站的結果(例如:台北市、中和市、永和市、板橋市、新莊市、新店市、汐止市、三重市、蘆洲市、土城市、淡水鎮BOT等等...),河川水質要改善,真的需要大台北地區的民眾支持與配合,提升用戶接管率(尤其是一樓有違建的住戶@@")。一個流經超過五百萬人的淡水河流域(含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若沒有衛生下水道,這五百多萬人的排洩物,都進了淡水河,而那個討水的現在還可以靠這河養五個小老婆,那才是世界奇蹟吧,所以現在河的兩邊政府都在做衛生下水道,也努力提高接管率,我想還是要給這兩邊的首長跟前首長一些掌聲吧
再買一間 wrote:這個河邊臭不臭的問題...(恕刪) 淡水河流域污染整治主題貫穿台北盆地的淡水河是台灣第二大的河川,流域內居住人口達四、五百萬人,不但工商發達,更是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包括基隆河、新店溪、大漢溪三條支流的上游是自來水的重要水源,中下遊則成為排放污水的河道,尤其在雨量較少的季節流量更低、污染更為嚴重。要使淡水河從目前「大水溝」的形象回復充滿生命力而可親的面貌,是一項艱鉅而需要長時間經營的任務。以國外經驗來看,整治一條河川所需的時間,較短的如日本頗負盛名的隅田川投入的時間約20年、較長的像是英國的泰晤士河更是長達將近一百年。淡水河系的污水下水道系統建設到現在已有將近30年的時間,污染整治方面從起步到現在也已經有10年,在硬體方面更是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建設,但在水質上仍然還沒有明顯的成效。在淡水河污染整治各項相關計劃中,就包括了市鎮污水改善工程、垃圾處理改善工程、畜牧業及事業廢水污染源管制及輔導、流域水質研究、民眾教育宣導以及 河川兩岸綠美化工程等。綜合來說,造成淡水河在污染整治工作上的困難點主因在於:1. 淡水河水量的低流量導致河川缺乏稀釋能力2. 現有截流方式無法有效改善水質3. 潮汐所致的沉積物加重水質惡化4. 家庭用戶污水排水管線接管不易5. 污染源複雜多元,整治機關整合不易6. 現有污水下水道系統規模大、風險高、效益慢在未來淡水河整治的方向,有以下幾點:一. 加強水源保護區的水土及水質保護。二. 加強既有設施的保養維護以充分發揮功能。三. 加速推動污水下水道建設、提升污水接管普及率,整體改善流域水質。四. 繼續推動河川行水區腐植土遷移。五. 污水下水道的續建不一定要將污水收集系統納入大系統,可以做適當的分區處理以減低負荷。長程處理計畫宜預留彈性以做最適當的安排。六. 繼續推動河岸綠美化工作,創造舒適的親水環境。七. 健全水環境管理制度及體系的建立,有效管理水資源。八. 辦理流域內非定點污染源控制。淡水河的污染整治工作目前雖已有了初步的成效,但已投注了一千億台幣的花費。其中還有工程已在進行當中,整治計劃卻仍未定案的情形、相關機關的本位主義、以及發包不順利等等問題造成計畫一再更改、整治工程一再延宕,而未來的整治工程恐怕還得再花一千億元,才能恢復淡水河的原貌,看來與大自然開玩笑的代價實在不小。參考來源及更多有關淡水河污染整治報告請參考經濟部水利署淡水河主題網址 :http://www.e-river.tw/Esubject/eriver_index_a01_c_2_a5_b01.aspxhttp://www.e-river.tw/Esubject/eriver_index_a01_c_2_a5_b02.aspxhttp://www.e-river.tw/Esubject/eriver_index_a01_c_2_a5_b03.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