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北購屋, 會讓人成為M型社會的左端還是右端.

這位大大真的說得很好
我心有戚戚焉

四年前
在不得已的情況下 我到台北工作
不想租屋為別人付房貸 想說自己來買個房子好了
一研究起來 真的是不得了
就像你說的 一輩子都在辛苦繳房貸
開心了那些投資客
而且我爸媽又不是中產階段
我連一點點後盾都沒有 甚至還要幫爸媽想想未來的生活
看來我只好等退休離開台北後
回老家買一坪十幾萬的房子吧!!
seprine wrote:
這位大大真的說得很好...(恕刪)


這就是所謂的屋奴阿!!

nanno兄,我覺得還是建議管理員開個房地產綜合版好了(還是有更好的名字也行)......因為這是大觀念問題,放在特定區域裡面討論怪怪的.


說得真好,這也是我心中的想法,只是樓主表達能力比我好太多了。
OXYGEN-O2 wrote:
這就是所謂的屋奴阿!..

建議管理員開個房地產綜合版...(恕刪)


我試試看, 不過本篇目前已經移到北部房地產了, 這是現階段較適合的分區
感謝管理員協助..




其實,看完後發現,回文的大家都沒買過房子的樣子?
新成屋可以貸30年,大多買”高價新屋”的,不是全額現金就是貸30年,似乎較少只貸20年的?

為何會放任房價高漲?
除了建商外, 另一個受益者就是銀行。
以貸1000萬, 貸30年, 利率3%, 約可收益500萬, 而本利攤還, 利息錢會愈繳愈少, 頭幾年大約一年貢獻30萬利息給銀行。30年約貢獻500萬左右。收益雖少, 但比投資股票什麼都穩定多了。

買房子並沒有讓我變成M型社會的右邊
但讓我慢慢往右邊靠近

我的感想是…..
買房子讓我的現金變少,但是讓我的資產變多
買房子調整自己的用錢觀念
買房子貸款的壓力讓我變成賺錢的動力
買房子體會到了財務槓桿、負債觀念、資產與現金的差異,讓我可以應用在其他的地方獲利
也因此讓我5年內收入增加了四倍
其他還有擁有自己房子不用寄人籬下的穩定感等等
??
zaza213 wrote:
我的感想是…..
買房子讓我的現金變少,但是讓我的資產變多
買房子調整自己的用錢觀念
買房子貸款的壓力讓我變成賺錢的動力
買房子體會到了財務槓桿、負債觀念、資產與現金的差異,讓我可以應用在其他的地方獲利
也因此讓我5年內收入增加了四倍
其他還有擁有自己房子不用寄人籬下的穩定感等等



買對房子才有以上優點

買錯房子位子 或是遇到惡鄰居的話...
魔術凶兆 wrote:
買對房子才有以上優點...(恕刪)

那就請大大買房子前
多了解...
你要買錯誰也幫不了你
??
lar2y wrote
恩阿
沒人叫你一定要買在台北市
有多少屁股吃多少瀉藥

台北市精華區是給高收入戶買的
一間動輒3-5千萬

你錢沒賺到那個水準
想去買
只會越買越心酸

先學習如何變成M形右邊在去買
而不是買了以後才想變成M形右邊

其實很多時候變右邊並不是一門艱深的學問
你看看有錢人通常是做什麼職業或是什麼事情
其實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創新之前先模仿吧
有很多自傳可以看的

例如:
很多有錢人是以股票房地產起家
那你第一步就想辦法先從股票市場裡賺到第一個千萬吧
一步一步來才不會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荒謬!荒謬的邏輯,
有人提出一個社會問題,竟然要別人先學習變有錢在去買,
假如政府放任醫院亂抬醫療費用,有非常多人沒錢看病,
你是不是要人先變成有錢人在去看病?
有房價太高這個社會問題,有人提出來,你還要先訓別人,
埋沒良心,裝著沒看到這已造成很多人的痛苦,
自己有多少錢就買買的起的區域吧....

房市是個自由市場...有錢人當然就是有錢買在很貴的地段, 豪宅...

這就有點像是, 月收入3萬的人一直在那邊吵著說為什麼BMW 不跟Ford 一樣價錢害我們都買不起 BMW是一樣的道理.
當然啦, 月入3萬也可以貸款買台 BMW 來爽...就是要拼命的養車也不太能出意外....

大家不覺得台北市的房市跟台灣其他地方就是不一樣....

為什麼台北市的房價會炒的起來....看01就知道一些端倪了...因為很多很多人想買...



在這邊看一堆討論都是想買台北市房子的人, 一直嫌台北房價貴(我也覺得貴阿)....
是不是要開始思考一下....真的非台北市不買嗎?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