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湧(三峽、柑園)的在地觀點

怪手阿峰 wrote:
這幾年三角湧地區(三...整個柑園地區連三峽的尚未開發的隆恩埔地區,北二高以北、大漢溪以南,東起大漢溪、三峽溪匯流處,向西延伸至三鶯橋頭,佔地約800公頃(恕刪)


我不知道耶?
800公頃也許不小吧!
但從板橋到土城間有多少土地未開發你知道嗎?亞東通訊園區、浮洲重劃區、土城暫緩發展、聲寶重劃、大同重劃區、甚至是新莊的副都心、還有一些土地活化政策(如土城太子汽車廠變住宅建地等等)
這些土地我想也絕對超過1000公頃。

而這些土地都已經在重劃中甚至推動中,我想在新北市的都市發展中應該是列為首要目標,
至於三峽柑園的800公頃,還沒有任何紙上作業。

今後新北市將是以板橋為首,新板特區將成為大台北南區最重要的金融、交通、購物、文化的中心,
這是沒有疑問的。

前幾天因為要接送親人,去了一趟新板特區,真的!台北市沒有任何一個地點有新板特區的氣勢。
真的是集交通、文化、市政、商業活動為一體。比信義計畫區還成功多了!
新北市應該以新板特區為中心,發展出大台北三核心(新板、台北車站附近、東區加信義計畫區)。

而北大特區則是以郊區、教育、文化、生活為主軸,確立以日本三鶯市為參考依據。
這樣你要消費、逛百貨公司、金 融業、服務業等工作到板橋(也不用跑到台北,距離減半)
而科技業工作則可以到新店、土城、中和、樹林等地。

所以確立以板橋為首的新北市,新莊、中和、土城、樹林、三鶯等地區為腹地生活區
這樣人口有150萬人強,加強這些城鎮的交通(環狀線、三鶯線、台鐵捷運化)
這樣才是國家發展之道。
我買北大,也買不起新板,謝謝!







juniormark wrote:


我不知道耶?
800公頃也許不小吧!
但從板橋到土城間有多少土地未開發你知道嗎?亞東通訊園區、浮洲重劃區、土城暫緩發展、聲寶重劃、大同重劃區、甚至是新莊的副都心、還有一些土地活化政策(如土城太子汽車廠變住宅建地等等)
這些土地我想也絕對超過1000公頃。

而這些土地都已經在重劃中甚至推動中,我想在新北市的都市發展中應該是列為首要目標,
至於三峽柑園的800公頃,還沒有任何紙上作業。

今後新北市將是以板橋為首,新板特區將成為大台北南區最重要的金融、交通、購物、文化的中心,
這是沒有疑問的。

前幾天因為要接送親人,去了一趟新板特區,真的!台北市沒有任何一個地點有新板特區的氣勢。
真的是集交通、文化、市政、商業活動為一體。比信義計畫區還成功多了!
新北市應該以新板特區為中心,發展出大台北三核心(新板、台北車站附近、東區加信義計畫區)。

而北大特區則是以郊區、教育、文化、生活為主軸,確立以日本三鶯市為參考依據。
這樣你要消費、逛百貨公司、金 融業、服務業等工作到板橋(也不用跑到台北,距離減半)
而科技業工作則可以到新店、土城、中和、樹林等地。

所以確立以板橋為首的新北市,新莊、中和、土城、樹林、三鶯等地區為腹地生活區
這樣人口有150萬人強,加強這些城鎮的交通(環狀線、三鶯線、台鐵捷運化)
這樣才是國家發展之道。
我買北大,也買不起新板,謝謝!


發文到現在,不贊成我的構想的似乎佔多數;好吧,既然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仍然想擁有目前的環境,而不想做改變,就當我沒提吧。

不過我最後還是提醒大家,這些反對意見完全沒有在地觀點,都是住在這裡,要去別的地方工作、娛樂、消費。難怪房價高的地方永遠就是高,根本無法均衡發展。

構想中的園區那片土地也不會永遠是那樣,沒有科技園區,將來也是平價住宅區。永遠都是.....什麼?你住三峽喔,好遠的地方。

願居住在此的人都能幸福如己所願。
怪手阿峰 wrote:
發文到現在,不贊成我的構想的似乎佔多數;好吧,既然居住在這個地方的人仍然想擁有目前的環境,而不想做改變,就當我沒提吧。

不過我最後還是提醒大家,這些反對意見完全沒有在地觀點,都是住在這裡,要去別的地方工作、娛樂、消費。難怪房價高的地方永遠就是高,根本無法均衡發展。

構想中的園區那片土地也不會永遠是那樣,沒有科技園區,將來也是平價住宅區。永遠都是.....什麼?你住三峽喔,好遠的地方。

願居住在此的人都能幸福如己所願


不贊同你不代表不想改善環境
弄成科技園區真能繁榮地方嗎?
你去看看內湖科技園區
晚上大家下班後,冷冷清清,像空城一樣
這種地方能蓋什麼娛樂設施
我相信你到內科去看
也看不到什麼娛樂設施的

真的要發展,應規劃成商業區
你可以看全台灣
有價值的地方,絕對不是什麼科技園區
它附近一定有商業區

任何一個地方要繁榮
首要是大眾運輸的便利
為什麼你覺得三峽遠?
並不是沒有科技園區的關係
而是大眾交通工具還不夠快速便利
都可以看到新光三越跟101了,會有多遠

弄成科技園區
我可以想像變成像內科那樣
晚上我們回去看到的將是一片空城
頂多幾家便利商店
bis0815 wrote:
不贊同你不代表不想改善環境
弄成科技園區真能繁榮地方嗎?
你去看看內湖科技園區
晚上大家下班後,冷冷清清,像空城一樣
這種地方能蓋什麼娛樂設施
我相信你到內科去看
也看不到什麼娛樂設施的

真的要發展,應規劃成商業區
你可以看全台灣
有價值的地方,絕對不是什麼科技園區
它附近一定有商業區

任何一個地方要繁榮
首要是大眾運輸的便利
為什麼你覺得三峽遠?
並不是沒有科技園區的關係
而是大眾交通工具還不夠快速便利
都可以看到新光三越跟101了,會有多遠

弄成科技園區
我可以想像變成像內科那樣
晚上我們回去看到的將是一片空城
頂多幾家便利商店


800公頃的商業區,規模比信義計畫區還大,這也是一個好構想。
但是這樣規模龐大的商業區,是可以翻轉整個新北市的發展軸心。
雖然我認為可能性不高,但是樂觀其成。
內湖科技園區有廠辦、有高級辦公大樓、西邊也有美麗華、家樂福。
就看怎麼規劃園區交通動線。
如果在類似北大的住商特區裡面蓋娛樂設施,我想多數住民應該也會顧慮生活環境品質。

之所以構想建構科技園區,是因為工商發展著重公路運輸,北二高讓三角湧地區得地利之便。
土地重劃建設公共設施後,部分發還原地主,部分土地標售自償建設經費。
這是比較快的方式,也是比較能讓政府接受的模式。
前面有人提的的幾個計畫中園區,大多是財團土地,本是工業廠房,單純的想變更地目自行開發為工商綜合區。浮洲、新莊目前更沒有科技園區的規劃。
人口、工商活動規模大的話,大眾捷運系統才會進入紓解『人』潮,將『人』從公路運輸分流到大眾捷運系統。
我有個納悶的問題
一直說在地的觀點來發展科學園區

我當初來北大租房子住,要的就是他現在的感覺
我現在在內科上班
如果北大要做成像內科,那我會改去住別的地方

我相信絕大多數不管買或是租北大的人
要的不就是現在的感覺嗎??

哪有所謂需要培養的在地觀點
在地觀點需要的是認同,珍惜跟愛護
而不是根據你想要的去發展

如果你有辦法跟遠雄一樣買一整塊地去建設那就另當別論了

chunjenwu wrote:
我有個納悶的問題
一直說在地的觀點來發展科學園區

我當初來北大租房子住,要的就是他現在的感覺
我現在在內科上班
如果北大要做成像內科,那我會改去住別的地方

我相信絕大多數不管買或是租北大的人
要的不就是現在的感覺嗎??

哪有所謂需要培養的在地觀點
你要的只是你的觀點你的認知吧
你是當政客的料,新北市議員在初選去參加吧


您要的感覺,他不會永遠存在,那些土地不會永遠都是農地、違章工廠。這是現實,您得去面對。
北大特區以前也是那樣的農地,先是被徵收蓋大學,後來將計畫中北大校區一分為二,另外重劃現在的北大特區。
那些土地也可以全部規劃為類似北大的住商特區,但是可以看到的未來就是上下班時間的通勤車潮、人潮。
即使有捷運疏運人潮,沒有就業機會,居民還是得花費大量金錢、時間通勤到工作地點。
如果這是大家的願景,我也無話可說,終究我是無法螳臂擋車。

我發文當然是先提出我個人的在地觀點,發文的目的是尋求認同,沒有認同,構想當然不會成真,我也不會極力去推,因為我也是新移民之一,是這個地方的一份子而已,我沒有要代表全部人的意見,我必須尊重多數人的願望,辯論只是將大家的疑問做一個解釋,請不要誤會,甚至聯想到政治、政客、民意代表。我自己的房子都快保不住了,還民意代表。呵呵!
a1b2c3d4e5 wrote:
我也覺得住宅區跟工業...(恕刪)


城市的發展是要隨著時代的變遷的

台北縣的幾個縣轄市中

除了永和都市計畫是一個純住宅的的規劃

其他縣轄市都是有工業區的規劃

以板橋為例再來看三峽

新板特區以前就是工業區

我住板橋37年

板橋很小只有約26平方公里大

現在板橋都市計畫的工業區

在三民路一段兩側

縣民大道與民生路口西側(觀光街)

中山路北側聲寶對面

信義路東側

以上目前都市計畫現況都是乙種工業區

再加上遠東的通訊園區也算是工業區的一種

尤其中山路北側的乙工用地更是用走的就可以到達的地方

以上的資料大家可以上城鄉局的網站看

以前板橋文化路一段有酒廠有團管區有衛材庫還有一個油庫(真的有放儲油槽的油庫)

中山路兩側那就更多了 厚生橡膠 雄獅鉛筆 聲寶電子

四川路的遠紡

但是因為時代的變遷及產業的變化

酒廠、團管區、厚生

變成了新版特區

但是可惜的是

板橋因為早期開發的問題

以及在台灣經濟起飛的時候家庭即工廠的環境下

造成了除了新規劃的特區外

那些舊街道及老舊公寓的不整齊

但是板橋的地點是無法取代的有他一定的價值

但是居住品質和新重劃區就會有差異

我們可以看看新莊 三重就可以了解

我現在居住在北大

北大的區域內是沒有工廠也沒有工業區

台灣的科技園區夠多了

台灣精品有很多

其實柑園有很多家具工廠只要有照片任何品牌的家具都可以做出來品質也不差

如果政府來輔導這產業在柑園及龍埔這些區域

成立一個台灣的高價值的手工工藝品園區

順便推廣觀光工廠

把文化及環境和經濟結合

這樣是不是能將在地人留下

又可以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工業園區














我現在居住在北大

北大的區域內是沒有工廠也沒有工業區

台灣的科技園區夠多了

台灣精品有很多

其實柑園有很多家具工廠只要有照片任何品牌的家具都可以做出來品質也不差

如果政府來輔導這產業在柑園及龍埔這些區域

成立一個台灣的高價值的手工工藝品園區

順便推廣觀光工廠

把文化及環境和經濟結合

這樣是不是能將在地人留下

又可以建立一個有特色的工業園區


這個構想也不錯,北二高以北的土地該怎麼規劃,這是見人見智的問題。
提出科技園區只是著眼就業人口和工業污染的最低衝擊,
當然我也不反對開發成休閒農場一類的觀光設施。
只是原地主的接受度如何也是需要考量的問題。畢竟這片土地是私有的。
在地,要看眼光放在整個三角湧地區,還是只放在北大特區這180公頃的土地上。
但是如果不把三角湧的非北大特區列入規劃,我想,北大特區想自外於三角湧地區是不可能的。

順便提一下,發展地方特色文化產業,對地方繁榮有一定的侷限,那應該是政府不願投資該地方的權宜做法。
對世代居住在此的人而言,他們的想法絕對是無奈的態度來接受。鶯歌就是一個例子。
新移民的觀念絕對不會比土生土長的在地人更在地。
原生在地人需要什麼?我們知道嗎?
小弟也是三峽北大的新住民
但其實應該說是迴游的鮭魚
在我父親那一代,為了討生活而離開祖居地的三峽而到板橋
四十多年前這裡幾乎沒有什麼就業機會,

而現在我回來的原因
第一,是因為都會區房價過高
第二,都會區生活環境品質極差
第三,三峽北大的社區,剛好彌補上面兩個缺點
加上我在樹林山佳工作,這裡剛好符合我的需求

住板橋幾十年來,只有清明節才會回三峽
四五年前經過北大,到處都是荒地和工地
清晨時還濃霧瀰漫,因為地廣人稀
這三年突然發現北大的房子跟春筍一樣,節節的冒出土
尤其是每次經過佳園路,發現路變寬也改道了

去年買了北大的房子並住進去後,我逢人就介紹此地的好
因為我很多同事也被市區的房價壓得透不過氣
而他們來過我家後,幾乎都說北大的規劃,在台灣是少見的

當然北大所有的討論都離不開一個~~~生活機能
而這之中也包含工作/求學/消費/交通
但是會來北大入住的,我想也權衡很多才會進來
如果這裡真的如同某些人眼中的不堪
為何入住率節節上升??
可以在學勤路上的散步人群看出,這裡真的住了不少人
去年秋天入住時,連超商都要跑很遠
而現在超商多了,家樂福也來了,MOS也來了,餐廳也一家家開了
或許有一天,這裡不再被說成生活機能差的地方
貧窮中年宅男
bis0815 wrote:
我個人是覺得住宅區跟...(恕刪)


贊同你的看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