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買房比15年前更輕鬆

我不知到三 林 淡的評價該怎麼定義 是落後指標還是落後族群?
但我可以分享給你 這兩三年買的 林 的房子
最近我賣了兩戶 報酬率都逼近80%~100%

別被這股漩渦spin out了都還不知道米價

ro911 wrote:
現在買三、林、淡的人,以後你兒子女兒問你當時怎不買三重、新莊

rencheng0913 wrote:
15年前的600萬,...(恕刪)

同意,15年前我家在板橋賣掉一棟透天3樓的,
門牌是民權路,成交700萬,
現在我不是很清楚,因為根本不可能買得起透天的...

zerotime wrote:
同意,15年前我家在...(恕刪)


阿門,小弟公司接的1各就是都更增值XDDDD,價格超乎你想像XDDDD
可以這樣比喔?

我小學一大包豆漿才5元,可以供四個人喝。

現在一杯豆漿15元,不到500cc..

以前的利率6%,現在不到1%。


honesto1 wrote:
現在買房比15年前更...(恕刪)

閣下可能沒看清我的結語:
在超低利率的環境
投資客怎可能退場?
房價怎可能下跌?
政府打房?
聽聽就好!


大台北地區的房價是在民國76~78年間飆漲,當時因利率不高,市場游資過多,所以紛紛投入房市
央行遂於78年調升利率,房價也因而止漲而進入盤整期
一直到SARS期間,房價才有明顯下跌

我當年(民國84年)買房時,房價已維持平盤6年,利率亦無走跌的訊息
在高利率的年代,投資客持貨的成本墊高,投資意願自然不高,房價也難以繼續炒高

反觀現在,利率超低,投資客持貨相對輕鬆,政府又拿不出辦法管制投資客炒房
所以投資客才會大批擁入來推升房價,其實多數的高房價都是人為炒作出來的

只不過現在已過度膨脹的房價
政府再無作為的繼續放任
總有一天會撐破的~



也許多數回應的大大並沒有在15年前買房的經驗
所以認為15年前房子很便宜

其實並非如此

若先撇開任何不確定因素
假設20年的利率並無大幅波動

各位可試算看看~
9%與2%的差距是挺嚇人的!

現場若把利率調到9%

大概會有一票投資客揪團跳樓吧

jennylai0905 wrote:
基本上
要看15年前你買了什麼地方
東區大安區。。
那7-9%利率算什麼
不知翻幾十倍巴
通膨也沒那樣誇張...(恕刪)


沒有幾十倍那麼離譜啦

我1995年在SOGO後面買1250萬

現在大約3000萬

漲幅大致上和許多區域也不會差別太大
利率很低, 南部還是沒有漲啊

高雄市的房價大概跟三峽同樣等級吧

利率不是一切, 也沒有什麼不可能的事~

二十年前你去東京買房子喊房地產會泡沫化, 大概會被房仲趕出來

superb wrote:
在超低利率的環境

投資客怎可能退場?

房價怎可能下跌?
我想很多人搞錯一件事情

其實每個年代買房子都不容易

如果你父母那代...在台北買房
請問他們是不是也是咬著牙苦撐

而我們這代買房
還是一樣要咬著牙苦撐阿

除非你父母那代是當老闆
而到我們這代變成職員

不然只要是一般的受薪階級
基本上不論在甚麼年代

在台北市買房
都不是那麼容易...

只是現在資訊發達
多了一個管道讓大家發洩
才會感覺好像人人都買不起

像我身邊就有一些朋友
家境不好
從父母那代就租房子在台北
租到這代還是在租房子

至於如果真的要算
當年600萬買20坪...一坪30好了
現在20坪..一坪60萬
1200萬

其實不管是15年前的600萬
跟現在的1200萬
都不是個小數目
(我還故意把數字弄的差距小一點)

哪有甚麼容不容易的差別

也是啦......買房子是甜蜜的負擔......現在一堆人買名牌包搶哀鳳4.....錢都不知道花到哪去了

現在連買個房子也想要輕輕鬆鬆.....話說如果買房子這麼輕鬆......01這個版可能會冷清許多

滿足了住下一個抗爭的對象是什麼??真的是資源有限....但是人的慾望無窮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