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ko1214 wrote:當年關渡獅子頭炸開後台北大湖的水才排入淡水河否則五股蘆洲一帶至今仍是汪洋一片 雖然偶還沒出生,但偶怎麼,有看過日據時代的手繪圖,怎麼有地形及地名出來,是有畫河但沒有汪洋一片難道日本人亂畫
maiko1214 wrote:當年關渡獅子頭炸開後台北大湖的水才排入淡水河否則五股蘆洲一帶至今仍是汪洋一片...(恕刪) 你真的弄錯了就是因為關渡獅子頭炸開後五股才毀了千頃良田出現沼澤區民國70年代前沼澤區中興路旁還有一堆船塢養了一堆舢舨在沼澤捕魚後來沼澤被填掉開了垃圾掩埋場我記得是這樣有錯可以糾正
stockholm wrote:你真的弄錯了就是因...(恕刪) stockholm大大說的沒錯!民國70幾年時小妹正在念書每當爸媽要帶我們去台北親戚家時只要五股下雨中興路必淹水而且路上還會有魚喔~要搭小黃回五股時,司機都很酷的說「不載」....之後中興路填高之後,淹水狀況消減不少除了疏洪道那附近變成濕地,靠近新五路的路段變成垃圾掩埋場轉變之後成工廠的!
stockholm wrote:你真的弄錯了就是因為...(恕刪) 炸開獅子頭隘口歷史沿革巨石紀念碑獅子頭隘口在今台北縣五股鄉獅子頭和對岸台北市關渡之間,據「五股鄉志」記載,清朝中葉後便有學者以「獅象捍門」形容此隘口的重要性。「獅」指今淡水河左岸五股獅子頭一帶,「象」指基隆河出淡水河口的關渡,隘口恰是台北水系通往大海的匯流處,左納塭子川、觀音坑溪,右納基隆河,日治時期有人認為隘口形成淡水河系出海障礙,若炸開河中央這群山石,可加速台北盆地水流出海,台北地區每逢大雨必淹的窘況便可紓解,但獅子頭隘口是觀音山延伸至河口的岩體,可謂風水寶地,日本人終究順應風水之說不敢炸燬隘口。國民政府遷台後,台北盆地夏天水患頻傳,民國五十一年,歐伯、愛美颱風,台北縣市皆受水患之苦,隔年九月葛樂禮颱風,慘況更是「六十年罕見」,故在「葛樂禮」水患後,中央才決議把獅子頭隘口炸除以拓寬河道。河道拓寬有利於排水,但出海口的潮汐因沒有隘口的阻擋,不時撲向地勢低平的五股鄉洲後村,使得全村四分之三的土地變成沼澤,肥沃的良田一夕之間變成殘留鹽分的爛地。民國五十七年政府公佈北區防洪計畫,洲後村被規劃為完全禁建的一級洪水管制區。炸開隘口無法防治水患,民國七十一年政府只好闢建二重疏洪道以解決大台北盆地的水患,當時主導炸山政策的美國水利專家,都因炸開獅子頭隘口的決定而改寫了水利史。台北縣政府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八月吉時立
open808 wrote:雖然偶還沒出生,但偶...(恕刪) 「五股」鄉名由來 本為五穀豐收根據歷史學者尹章義的考據,「五股」名稱的由來,並不是當年有5人合股開墾,而是平埔族在此耕作「五穀」豐收。地方耆老張清溪早年務農,他說,五股種什麼都長得好,水稻一望無際,淡水河和野溪,魚蝦蟹蚌「厚」得不得了(指數量很多)。加里珍文化藝術社社長陳儀章說,昔日的洲後村一帶,日據時代被列為一級農地,種植優質柑橘外銷日本,人稱「洲子尾柑」,雖然只是不到千人的小庄頭,卻擁有全新莊郡最多的兩層樓房,生活富足。炸掉隘口 毀了農民生計台北盆地的河川,包括基隆河、新店溪、淡水河和大漢溪,最後匯流成淡水河出海,原本在五股獅子頭和關渡間是個隘口,此處水深湍急,是天然瓶頸。民國五十三年,國民政府將淡水河出口最窄處的獅子頭隘口天然屏障「鳥踏石」爆破,五股從此改觀。良田阡陌,原本每個月只要防堵兩次大潮,後來變成海水天天倒灌,土質鹽化,無法種植。闢疏洪道 全鄉一分為二前縣議員林義一說,中山高速公路五股交流道兩側,原本只有颱風來時淹水,但獅子頭爆破後,海水倒灌,積水不退,形成沼澤,看著稻田變鹽田,農民欲哭無淚,只好轉行。七十三年,政府把五股鄉洲後、竹華兩村和更寮村的部分土地,畫為二重疏洪道,更寮村一帶的窪地成為一級洪水平原管制區,當時還沒有左岸堤防的興建計畫,五股臨淡水河畔,一度成為滯洪區。被稱為「塭底」的塭子圳,地勢低漥,成為洩洪平原,而高速公路另側則利用林口台地旁的土,填高做為五股工業區,以發展工業。佯稱填土 黑道運進垃圾張清溪說,許多地主見良田變沼澤,十分無奈,多年來也沒有收入,當台北市要做捷運時,說有好土要來,大家都非常歡迎,希望可以把沼澤地填高,不料,後來愈變愈複雜,黑道介入,不只地下土,連垃圾、工業廢棄物都入侵,還上演黑槍押人事件。林義一說,尤清擔任縣長時,與鄉長蔡郁男曾想把洪水平原管制區納入開發,興建北縣巨蛋球場,還有體育完全中學,並於八十四年委託學界評估,最後礙於洪水平原管制區未解禁,淪為紙上談兵。列管制區 水塘面積大減左岸堤防完工後,原本的一級洪水平原管制區已改為二級,水塘全集中在疏洪道內,只剩下124.6公頃,是原來的1/3。堤外沼澤成為龐大垃圾山和許多違建,估計要處理得花50億,在財政困窘的現在,根本無力解決。「錯誤的政策,比貪汙更嚴重」這句話,用在五股鄉因獅子頭爆破到至今無解的垃圾山,十分貼切。
bb123dd wrote:林口 - 有捷運 ,...(恕刪) 目前林口新成屋30以下有找....未來A7合宜住宅也才15而已........何況outlet商城是過季產品的促銷地並不是市中心高檔的百貨公司喔
八里的缺點:工廠太多,重車太多,沒有捷運,沒有醫院,沒有賣場,沒有高中感覺好像缺點很多但是也因為這樣他的發展性比較高不過八里目前的房價落差很大以新屋來講有的10幾萬/P,有的40幾萬/P當然地點不同不過個人覺得價位真的差滿多的
民國58年即著手規劃的林口新市鎮計畫,是當時蔣經國政府為紓解大台北地區人口密集,及人口集中區易淹水之問題而生;於是,位在台北盆地與桃園臺地之間的林口臺地,就這樣雀屏中選,成為副都會區造鎮計畫的主角,林口因此成為大台北重點衛星城鎮之一,生產活動也開始轉型,往工商業發展。林口新市鎮計畫範圍,其實不僅林口鄉一地。事實上,林口新市鎮重劃的範圍遍及了北縣林口、新莊、泰山、五股、八里以及桃園龜山、蘆竹,甚至桃園市都包含在內.林口特定區計畫總面積18,750公頃其實大家討論的這些地區(五股,林口,八里),都是政府口中的林口新市鎮話說整個台北市也才不過27,180公頃.林口特定區這個餅畫得真大
bb123dd wrote:林口 - 有捷運 ,有購物中心 等大型建設 一坪約 30~50 萬???????????????>>> 好貴,, 五股 - 有殯葬特區等大型建設, 一坪開價36萬????????????>>> 好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