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弄得不錯看.
但看看北大特區人口數
99年平均一個月增加245人
100年和101年一個月增加的人數掉到140人.
也就是說北大特區每年平均增加不到1700人.
請記得,北大特區現在人口成長是趨緩的. (數學名詞叫收斂)
就算現在房子不蓋了,那裡的房子也要空很久.


http://www.sanxia.ris.ntpc.gov.tw/_file/1152/SG/36402/D40000001152000004_2.html
嚴禁唬濫 wrote:
數字弄得不錯看.
但看看北大特區人口數
99年平均一個月增加245人
100年和101年一個月增加的人數掉到140人.
也就是說北大特區每年平均增加不到1700人.
請記得,北大特區現在人口成長是趨緩的. (數學名詞叫收斂)
就算現在房子不蓋了,房子也要空很久.



先搞清楚狀況!
這個叫做成熟區域了!懂嗎?

君不見以前動不動遠雄就在廣告北大特區!
這一兩年電視和報紙北大特區的廣告量都不見了(最多只是零星)
新建案這幾年也很少了!

發展已達90%以上接近滿檔的都會有近飽和度的收斂!


拜託,哪有人這樣做結論的

首先要知道北大所有的所有房屋的總數量

再來去找大台北地區每戶平均人口數

兩者相乘就是該地區應當有的人口總量

然後才能來做結論

看北大是人口趨緩

是房子住滿了所以人口飽和

還是空屋過多


ujma wrote:
你說的這我就想到我的...(恕刪)

你岳父連三峽都沒去過就來跟你老婆商量賣屋的事情

希望他在老家裡不要待著太鬱悶才是,有空還是要多關心老人家在想怎麼

話說,正常家庭或退休規劃在台北市買房很容易嗎?

或是要老人退休把房子留給兒女繼承才好




ujma wrote:
是買不起台北市才去買三峽 正常人在台北市生活,教育、工作、子女、孫子都在台北市 整個放空去買三峽幹嘛
有多的錢買一間有空去玩玩就好 把台北市賣了去買三峽說出去不被笑死才怪
(恕刪)


  你這種說法,好像住在三峽或其他地方的,都不是正常人,有必要這樣說嗎?
   
  而且住在三峽或北大特區的名人、藝人、政要跟退休官員其實也不少,我不覺得他們有比你「異常」,而且他們也不會被笑死,反而還蠻多人羨慕他們的,畢竟居住環境完全不一樣,各取所需,各有所好!多些尊重吧!

嚴禁唬濫 wrote:
數字弄得不錯看.
但看看北大特區人口數
99年平均一個月增加245人
100年和101年一個月增加的人數掉到140人.
也就是說北大特區每年平均增加不到1700人.
請記得,北大特區現在人口成長是趨緩的. (數學名詞叫收斂)
就算現在房子不蓋了,那裡的房子也要空很久.(恕刪)


  北大特區分為樹林區跟三峽區,兩邊都有人口統計,只看一邊代表你沒有做功課,要加油。

  另外北大特區人口成長確實趨緩沒錯,不過99、100年每年平均增加5000、6000多人,這樣的人口成長數字還是相當驚人的,今年因為房價上漲,人口成長數字可能減少,但至少3000人的人口增長,還是樂勝許多地區。

  加上北大特區腹地小,開發成熟,其實反而不太需要擔心空屋問題,反正再過幾年一定會住滿,而且現在的生活機能已經齊備,未來應該會越來越好,還是值得期待。

silentocean wrote:
  你這種說法,好像...(恕刪)


很尊重了吧

我說錯了嗎?是先有人把台北市房子賣掉去三峽住說的跟一股潮流一樣

難道一家人都生活在台北市 老的要看病、子女輩要工作、孫子女輩的教育都在台北市

假日吃飯、相見方便 平常有照應 這樣還值得賣掉去三峽喔 我說的這不算異常情況吧

別拿你們已經搬到三峽的樣本來說或說一些特別案例 就直接去問問你身邊在台北的朋友 特別是有房子的

問他把台北房子賣掉去三峽看他的反應怎麼樣
ujma wrote:
很尊重了吧
我說錯了嗎?是先有人把台北市房子賣掉去三峽住說的跟一股潮流一樣
難道一家人都生活在台北市 老的要看病、子女輩要工作、孫子女輩的教育都在台北市
假日吃飯、相見方便 平常有照應 這樣還值得賣掉去三峽喔 我說的這不算異常情況吧
別拿你們已經搬到三峽的樣本來說或說一些特別案例 就直接去問問你身邊在台北的朋友 特別是有房子的
問他把台北房子賣掉去三峽看他的反應怎麼樣(恕刪)


  不用問,我目前就有很多鄰居,他們都是把台北或中永和的房子賣掉,特別搬到三峽來定居的啊!

  他們都很開心,而且很多朋友來參觀過之後,也一起搬到三峽,像最近最有名的例子是名嘴王瑞德,他就搬到三峽來,連他的姐妹參觀過他家後,也選擇一起搬過來,就像你說的,大家有個照應,況且三峽該有的都有,也不缺醫院。而且王瑞德對三峽讚不絕口,常常在自己的部落格稱讚北大特區的環境,你有興趣可以自己GOOGLE,難道他很「異常」?你就比較「正常」?

  其實遠離擁擠、人多、老公寓也多的都市,搬到生活機能不錯、環境更好的郊區,也是一種選擇,你喜歡熱鬧,人家更注重生活品質,又沒有衝突,各取所需,各有所好,相互尊重不是很好嗎?

silentocean wrote:
  不用問,我目前就...(恕刪)


高興就好
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生活機能的定義不同我也沒辦法

ujma wrote:
高興就好
每個人對生活品質、生活機能的定義不同我也沒辦法(恕刪)


  本來就是高興就好啊!只是不要別人選擇跟自己不同,就把人家當作不正常... 而且老實說,有些台灣人把房價跟生活品質混在一起,被投資客的話語玩弄股掌還不自知,也不是第一天的事情了,但不管怎樣,總之相互尊重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