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房也已經看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有時間就去現場看,沒時間就在家上網看..只有一種感覺,就是房價怎麼這麼不合理(純屬個人感受....)
實價登錄後,沒有感受房價有跌..(主要看高雄楠梓&岡山)..透天都在800~1000萬,地坪約20幾坪
這五~六年間,房價真的差異很大,身邊的人也陸陸續續有人買房,若要跟他們比起來,總覺得自己一定會買在最高點...
因為小朋友&工作的關係,已經住在娘家4年了,真的不想再住下去了,我能體會女生嫁給男生後換一個環境的感覺,我都覺得自己是被招贅的一樣...若搬出來,上班的時候,小孩怎麼辦(4&2歲,超可愛!!)
雖然父親運意資助,自己也可以承受約3萬元的房貸,但自己不能接受揹房貸的時間...想想自己已經35歲,30年的房貸,繳完都不知道幾歲了...可憐!!
這種很糟的感覺一直存在心中...心情總是好不起來!!
老婆的觀念是房價會一直漲,每次都說,你看,叫你5年前買,你就不要(os:靠!!不要放馬後砲好嗎?)
自己想說,又不是"盤子"還是"開地下錢莊",為甚麼要買這麼不合理的價錢,錢都是很辛苦存的,也都沒拿錢回家,老爹的錢也要用的謹慎一點阿
自己想再等但又不想繼續住娘家,老婆又機機歪歪的,搬出去小孩又不知怎麼辦...天啊!!

------------------------------------------------------------------------------
樓下大大說的沒錯~
只要我增加能力,收入增加,老婆不用上班,小孩有人帶,就可以安心搬出來住.....看來,是該去買張大樂透的時候了...
你需要對自己更有信心一點。
如果真的沒信心,何不從增加自己能力開始?
能力有了,自信就有了。
但要快,感覺也有點年紀了,很快就中年了。老年也不會等太久的。

重點在信心兩個字〜〜加油加油!

C8665 wrote:
最近看房也已經看了將...(恕刪)
我認為如果版主繳得起房貸
以目前低利率的環境
房地產還是比較好的抗通膨投資
如果以出租為目的那麼投報率一定要超過3%
但前提一定要繳得起房貸
萬一利率上漲這些風險因素也都要考量
個人淺見


C8665 wrote:
最近看房也已經看了將...(恕刪)


首先樓主應考慮清楚, 到底是買來住的還是買來賺錢的

如果是買來住的, 價值在於有房產生的生活方便 只要負擔得起, 居住的效用大於貸款的壓力
若自己負擔得起,買房享受生活有何不可?

若是要投資,買土地 報酬率會更多
比如我自己有房子 ,多餘的錢投資在南科特定區區段徵收的土地 , 政府開發後變建地
一分地四百萬左右 徵收後約可分建地136坪
400/136=2.94 換算成建地成本一坪也才2.94萬

若論投資買土地優於買房,北部也有很多重劃或者是區段徵收的農地,這些都是都市計畫的土地 不受農地分割0.25公頃的限制,找個朋友一起去看土地,大家合買在分割,等開發配建地
如果台北買不起就買新北市, 新北市買不起就買桃園,桃園買不起就買苗栗,農地不需要地價稅,管理成本很少,但不建議買不能開發的農地風險高流通不易,要買能重劃或者是區段徵收的農地,流通性比較強,離開發時間越近價格越高

每個人的情況不同 別人說得純粹是參考性的 樓主還需選擇對自己效用最大者
買房與否,個人認為有能的話,一定要買。
至於買什麼樣的房,得先確認自已的需求及能力。
就學問題,既然都提到長輩的房暫時不會收回,那就學問題至少短期不會浮現。孩子上了高中,可能就不在住家附近上學了。因此,交通便利性應該是第一考量。
如果短時間不自住,而是要租人的話,建議還是買在自已熟悉的區域。離家距離也得考量。畢竟,並不是每個房客都像wayne111大一樣是個優質房客。
這點,倒是可預先設定房客類型,再來選擇購屋地點。
房價考量,除了自備款、貸款成數以外,還款能力算是最重要的了。以現階段房貸利息來看,平均攤還20年,貸款100萬,月繳約5000左右。
您月收6萬,得算算每月可以有多少金額用於還款?

以上提供參考~~
買別的區域的房子 收租
還沒算貸款,只扣銀行利息
投資報酬率為6%
加上貸款的威力
投資報酬率為12%

然後租台北的房子
等於人家幫你養房 又有工作 日子多愜意

C8665 wrote:
最近看房也已經看了將...(恕刪)


可以體會一個男人結婚後還住在娘家給人的感覺,

小弟我2006年結婚後也是住在娘家有一年之久,

只是我作了與你不同的選擇,2007年時小孩出生我

受不了這感覺,毅然決然的買房。

我買房的區域,我從2004年就開始看房,2007年要

買時那裏的房價已經從一坪17萬(可殺)漲到一坪21

~23萬。同一間房子總價已經比2004年漲了快200萬

。但我抱著絕不住在娘家給人看笑的決心,把其它因

素都排在後面,還是決定買下來。

到現在我只能說幸運,但回想2007年我下決心買房的

心情,我只能說就算那時的房價已經漲到跟今天一樣

,我還是會買。

C8665 wrote:
最近看房也已經看了將...(恕刪)


我也是看房看了半年多,現場看+上網看.....
本想反正長輩房子沒要收回, 買個學生套房或2房出租, 將來自己要用時, 再換房....
又或者, 幾年過去, 小孩也長大了, 我們夫妻倆搬到鄉下去, 房子就留給孩子住.....

可是不管我怎麼想,怎麼看, 外子都跟我不同調
他怎麼看都是以我們自住為考量, 而且他想將他母親接來一起住, 所以不考慮公寓, 也不考慮沒車位....
這樣的要求, 在新北市地區, 又要交通便利, 又要生活機能好, 實在不容易, 根本做不到!!
為了儘量符合外子的需求, 我只能妥協.....還得再三溝通...


不過最近看了一些中古屋, 真的心中有很大的疑惑和抱怨
一來, 隨便一間房都這麼貴, 到底都賣誰呀? 真的大家都買得起? 大家都隨便就有2仟萬??
二來, 可惡的投資客!!!房價就是他們拱上去的,而且還把很多房子的隔局改成四不像

最近看了幾間房都被投資客事先整理過.....10間有8間是投資客的
貼了壁紙, 做了木作, 前陽台外推成客廳, 後陽台也部份外推成房間
還有更扯的,把廚房變成房間, 廚房搬到後陽台!!
還有廚房用木作做的....真的很天才耶, 沒有陽台晒洗衣服的房子要怎麼住人?

實價登錄真的沒有打到房價,反而變成仲介的不二價了,唉
hank79477 wrote:
幾年前外子人呆,把自...(恕刪)


hank79477 wrote:
幾年前外子人呆,把自...(恕刪)


房子沒有所謂的高點也沒有所謂的低點

只要買到合理的價位

通常房子都是比較保值的

房價會跌也會漲

只是看你有沒有買房的需要

以目前的景氣來講

什麼都要被課稅(證卷交易所得稅..)

什麼都要多收補充健保費(現金股利~股票股利~存款利息~執行業務收入~不動產租金收入~兼職薪資所得..)

有多的錢拿去買房子最理想

既可以住又可以保值

hank79477 wrote:
我也是看房看了半年多...(恕刪)


若在新北市可以考慮三峽北大

公車多有到捷運永寧站也有到板橋車站

有家樂福有頂好

傳統市場就要到三峽老街那邊(公車也有到)

高速公路在旁邊

房價的話中古屋以中間區域最貴大概成交價一坪在21~25萬

外圍三樹路+學府路最便宜大概成交價一坪在18~21萬

若恩主公醫院附近或老街附近也有很多新建大樓目前一坪大概在20~25萬

板橋~中和~永和的中古大樓都要28萬以上,老公寓也要25萬以上

買房子要看長遠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