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ckal0730 wrote:
本身住三重,觀注房...(恕刪)
我建議您可以多留心一些新案子,可能會比較容易找到您心目中的標的。
基本上現在的房市像是老屋主、建商、新購者的賽局。
很多人說會跌,但事實上台灣自有住宅率超過70%,的確很多年輕人買不起房子,但他們的父母大多數有資產,也就是你現在看的10yr+中古屋,對自有來說,無論是要換屋或是個人理財,有可能就現在賤賣嗎?
如果中古屋主不賤賣拋售,那麼新成屋或預售屋又怎可能便宜給您?
對於版上很多說一字頭或是一折的,可以爽爽聽,做做夢也很開心,如果三重的新屋真的奔一字頭,那十年的大樓要賣多少?二十年的華廈要賣多少?三十年以上的老公寓要賣多少?超過40年,又還有個都更的夢等著,只要他不缺不急,就不會便宜給你。所以說這是一場賽局,至於甚麼時候到平衡點很難說。
依目前的市場態勢,中古屋所有者,撇開投資客不談,多數沒有急迫的財務壓力,但老房子住久了,或是面臨家庭成員狀況改變,一定會想要換新或換大小,但他不會十多萬賣你,因為他也找不到願意二十萬賣給他的建商,所以就撐著。
前幾個月我在談一間5+6的30年公寓,屋主開27,我出20,最後我去買40的新案。那間公寓最後聽說是25成交,只是30年/25 vs 40新屋,我選擇後者,畢竟台灣的都更聽聽就算,台北市都還沒更完,遑論其他區域。如果您在按照版上很多人的甚麼少子化供需理論,那麼建商更不可能參與都更了,手上的都賣不完了,怎可能再開新戰場。
一些意見給您參考
PS. 很多特殊的個案,可遇不可求,你只能多問多留心。就像我最近一個朋友低於市場行情二成賣了一間房給鄰居,只是為了要買超跑,而那鄰居知道了就把現金抱去,當天就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