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捷空、公車大排長龍。林口交通通勤問題,民視新聞近來很關注

少子化 wrote:
a7與林口客源嚴重重...(恕刪)

千萬別這樣說.....

似乎剛剛在A7版起爭執的是您耶!
網黑清道夫 wrote:
千萬別這樣說.......(恕刪)

我剛剛才發現他早就與你鬥嘴,還有小火也是
臭名遠颺的機場捷運--施工最久,車速最慢,票價最貴,至今未完成驗收??
**********************************************************************************
桃園機場捷運為何修了二十年?

人民日報海外版
  從臺北到桃園的機場捷運,經過20年的延宕後終於通車了。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媒體的攝影機前,豎起大拇指比了個“贊”。她說: “20年實在等得太久,一定要讓這個等待更值得。”這話是什麼意思?她是說只要機場捷運通了車,過去的爛帳都可以一筆勾銷了嗎?臺灣人多患有健忘症。有評論者說,機場捷運工程,犯了公共工程所能犯的所有錯誤,純粹是人禍造成的。
  臺灣的公共工程建設是出名的慢。臺北市第一條捷運木柵線(現在的文湖線)於1988年動工,8年後才通車。臺北通宜蘭的雪山隧道,花了15年時間。桃園機場捷運更是後來居上,打破紀錄費時20年才通車。
  1996年臺灣當局決定興建機場捷運,1998年長生公司得標,後爆發財務問題倒閉退出。2002年底陳水扁當局將機場捷運交給“中華工程”接手。地方政府為爭取土地開發,要求機捷路線由直線改彎,在規劃上與“中華工程”不一樣,導致“中華工程”也退出。10多年後,機場捷運於2006年重新啟動,正式開工。但是負責這項建設的單位,因為進度掌控不佳、承包商無能等因素,一再出現問題,發生了“六次通車跳票”的紀錄,追加耗費的預算十分驚人。這種紀錄在全世界都算是樁奇聞,丟臉丟盡。
  延宕通車20年,堪稱為“藍綠共業”,然而竟然無人追究。歷經4位元臺灣地區領導人,沒有一位元首有最起碼的擔當,敢於負起這個政治責任來。如今終於通車了,現任負責人試坐時還喜滋滋地豎起大拇指來,好像是她立下的一項大功似的!
  最令民眾擔憂的是,這場“機場捷運慘案”並沒有給歷屆執政者任何教訓,未來公共建設工程的腳步恐怕會更加緩慢。因為任何牽涉到某方利益的建設,有關集團都善於發動某種民意來抗爭。即使好不容易擺平各方爭論,在包建工程過程中包庇、舞弊、利益輸送的勾當幾乎也是難免的。一旦擺不平,雙方對簿公堂,完工的日子勢必遙遙無期。
  現在的桃園鐵路“高架化”已改為“地下化”,工程經費增加了600多億元新臺幣;眾所周知的臺北大巨蛋,因為臺北市長柯文哲要表現他的政治性格,不惜毀棄前任市長的契約,使得巨蛋工程長期停工。未來臺北市政府將如何賠償損失?可憐的臺北市民!
埋冤國有35%低智失憶並集體罹患重度"失德哥爾摩症候群"的選民,投票率87%
林口 是
偏遠地區,
點燈率低,
利空不斷,
空屋太多,
交通不便,
冬天濕冷,
套套慘賠千萬

沒人來住怎麼會塞車?
見鬼了!

趕快向NCC檢舉民視做假新聞!
機捷本來就是設計給國際旅客進入市區的快速交通工具,並不是拿來通勤使用作為主要設計主軸,通勤只是附加效益而已。
Dr.Corgi wrote:
林口 是 偏遠地區,(恕刪)


沒那麼多人住就塞成這樣

將來林口房價崩盤會有自住客貪便宜搶進

塞車只會更嚴重

那些在林口認賠殺出的都是聰明人
Alxe L wrote:
沒那麼多人住就塞成這樣
將來林口房價崩盤會有自住客貪便宜搶進
塞車只會更嚴重
那些在林口認賠殺出的都是聰明人

真的,完全同意啊
林口哪種偏遠地方,居然還有一堆大媒體集團想要往那邊搬,上市公司科技業公司往那邊搬更是可笑
為偏遠地區創造就業機會跟房子買氣喔?有夠智障~

不過我要糾正你,林口是現在房價就崩盤了啊,誰才要住林口那種破爛地方
現在搶進的真的都是智障等級

讀完您這種聖賢文章後,驚覺萬人皆傻 你世界最聰明!
請問你的陰廟建在哪?我快去拜啊~
好久沒在01回文了...
小弟本身從事工程業,台南人,從2012年7月開始上來北部工作,一開始借住朋友在林口的家,隔幾個月在附近找到房子,就這樣一直租到現在.
對於房市完全沒研究,僅針對交通部份發表感想.印象中在五楊開通前每天早晚光是要上下交流道就是一種折磨,五楊開通後上下班時間雖然還是塞,但排隊的時間確實是大幅減少.小弟是自己承接工程,所以工作地點不一,北至基隆,南至新竹,上下班時間還沒遇過哪個交流道是不塞的@@"
林口開了兩個交流道用,但是上下班時間依舊塞滿,最近才剛走過這邊,我大概能猜出來為什麼,首先林口有間北部最知名的醫院,每天看診人數不少,而且還有教學作用,所以相關科系學生也不少,另外,林口龜山大家常常聽到這樣說,龜山其實有蠻多工業的工廠,另外,也有不少科技業進駐,貨運流也要用到林口交流道,再來就是越來越往南移的居住人口,林口居住人口增長,以上綜合下來,林口交流道不塞才怪,我路過的時候不是上下班時間,但是交流道依舊龜速前進,有許多貨運車輛來來往往再加上一般車輛,那個車流量不小,如果碰上上下班時間要離開的、要回家的,根本就是正常發揮而已。
C大怎麼又開了一個口水樓? 我現在逐漸了解,為什麼林口的口水樓會特別多了.因為三不五時就會有人開一個.

林口桃園機場捷運A9站運量頗低,為何捷運蓋了搭得人這麼少,真的很不方便嗎?
另外,林口交流道塞車是否真的很嚴重? 隨便查一下2016年就有人反應,2020年還是有人反應,有解嗎?

樓主列了2個疑問,但也是一樣,自己並沒有真的想知道答案,就是看到一些讓某些人會興奮,讓某些人會不爽的訊息,然後就開個樓來讓這兩批人互噴一下口水.

我去年搬到林口住,而且我的主要進出工具是公車,雖然大都不是尖峰時間在搭,但我可以講講我的觀察.

首先是機捷,我可以證明,A9站搭的人沒有很多,我去過2次,都是早上8點多,應該算上班尖峰了吧,月台上等車得真得是不多,差不多就離峰時間蘆洲線三和國中站的那種人數吧,也就是每個車門等車的人最多就幾個吧.

機捷我反而A8站還去搭過比較多一點,3,4次吧,為什麼後來乾脆去A8,因為A8有直達車,而我的目的又是北車,最重要的一點是,經過我家的公車每一班都會到長庚醫院,但會經過A9的只有一班946,而946繞很遠,等它到A9時,我已經搭別的車到A8了.

我去北車搭最多的還是1210,現在改叫966了,我還是喜歡叫1210,因為4個號碼的耶, 沒到林口前,我不知道公車還有4個號碼的,喊起來就很威的樣子.

我去搭機捷,有一次是為了趕時間怕塞車,我還改騎UBike去捷運站,其它次就是單純為了測試,測試結果是,即便是到A8去搭直達車,到北車附近我的目的地的總時間,跟我搭1210的時間差不多.所以最後我還是繼續搭1210.因為1210可以上車一路睡到終點. 1210還可以在圓山站那裏下車轉紅線.

我大部分都是離峰時間搭公車, 我可以觀察到, 林口搭公車的人還真不少, 我原本以為會有很多人是要去長庚的, 結果還真不多, 有不少人就是在林口裡面點對點的目的而已, 當然更多人是往台北市去的. 我覺得這是林口人多年下來養成搭公車的習慣了, 因為沒捷運前生活模式就是這樣, 有了捷運其實改變並不大, 因為你常去的目的地, 這條捷運並沒到啊, 要轉乘, 時間也沒有比較省, 還更累, 機捷北車我光出來到重慶北路出口這裡就走到腳痠了.

我算林口的公車族了, 對我來說轉運站才是我期待的, 直接節省搭車的時間, 繞去長庚至少多花15分鐘, 而且讓我多了一個搭乘機捷的選項, 我前面講了, 不去A9搭機捷, 一大部分原因是我家的公車都不去A9啊.

另外排隊人潮, 這我在北車的1210就排過了, 第一次我也嚇了一跳, 怎麼折來折去那麼多排? 是要等到甚麼時候, 結果還好, 第2班就上去了, 尖峰時間1210班次很密集, 等大約15分鐘吧, 真的比想像中要好很多, 而且保證有位, 我也常在隔壁排隊搭39, 排隊是很有秩序沒錯, 但車到了人還沒下完, 就有一些人蠢蠢欲動了, 要衝上去搶位, 那我寧可1210多等一輛, 至少可以舒服的休息到家.

別人看那些排隊人潮像難民, 但事實上大家就是氣定神閒的在滑手機等待而已, 等的時間也比你想像中要短. 等39我還得更緊張一點, 我不在意有沒有位子, 但我討厭那種推擠的感覺.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