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搞不懂你呀 wrote:
潮濕時衣服晾不乾.....(恕刪)
一個說的是室外(晾衣服應該在陽台吧),一個說的是室內,並不一樣。

衣服晾不乾,收進房間,除濕機催下去保證乾,即使外面下大雨。

當外面空氣比室內乾燥,通風把室內濕空氣帶走就不用開除濕機,反之,就要關窗開除濕機了,所以你不只要關注室內濕度,也要關注室外濕度。

不過假如你的房子可以做到全室完全通風,那確實不需要除濕機,譬如放在陽台的洗衣機整天接觸潮濕空氣,它有發霉嗎?我林口的房子庭院放了些桌椅掃把的物品,10多年了也不見他們有發霉,戶外的相對濕度是會高低變化的,所以物品表面的濕氣就相對的會受到調節。

會發霉的就是室內相對不通風的地方,一旦冬天室溫降下來,空氣含水量降低,多餘被釋放出來的水分(原理請自行Google飽和濕度與溫度的關係)就不容易排掉,這時只能靠外力了,也就是除濕機給它催下去。

冬天還要保持通風的話,那在家裡也要穿著羽毛衣了,這也有些不現實。選擇開暖氣應該是比較人性化的方案,升溫的同時不僅降低相對濕度,也比較舒適。
年代
真的 不通風的話連新莊都會發霉
hank60218 wrote:
我家在林口的下風處龜山的透天,只要一下雨一樓兩台除濕機16L/日,花不到一天就會滿水位,你說濕不濕呢?

感謝您的分享,說到潮濕,其實香港每年因季節風,4-9月的潮濕也是很惱人的,有的香港朋友還會自嘲香港腳不是浪得虛名的,這當然是大夥見面時的玩笑話,但也可見香港人對潮濕多霧已是見怪不怪.

那麼....移民到台灣的香港新住民,對林口的大霧和潮濕,有何生活體驗呢?也許這就是最真實看法喔! 


JACK20130000
很美, 仙境, 潮濕點也還好
剛好家裡書房都沒有遮擋,往外望出去就是林口天際線。

今天天氣倒是真的挺不錯的,11月底,21度。
穿個長袖+中等厚度外套剛好,泡個咖啡在家辦公挺舒服。

林口天氣其實是上下限很高。天氣不好的時候要自己想辦法
真的很潮濕 一定要開除濕機或冷暖氣
自己住2年多都沒事,後來租人,房客 為了省電不開除濕機,牆壁都發霉

JACK20130000
請問租金多少呢?
vivaboston34
請問房子的坐向是不是也有影響?我有一間房坐南朝北24小時開除濕 壁面還是有發霉…😭



20年屋,還是陽台角窗呢。
之前住過林口 真的有夠潮濕 冷氣暖氣都沒用 一定要買個有力的除濕機 惠而浦的我那時候就買了兩台來放...真的很潮濕啦
不下雨,現在林口"相對溼度"就降到70%多,如果還關著窗在除濕,就太笨了,除濕機的能量會比自然進氣大嗎?
engcalvin wrote:
住林口靠"關窗除溼",我建議停止這種錯誤的生活方式,浪費錢又效果差

雙方講的都有道理。
多數時間,室外確實是比室內還濕。(用兩台濕度計測試)
但是你說開窗通風比較不會發霉,也是對的。但重點不在濕度,在通風。
也就是說,濕度65不通風的房間可能比濕度70通風的房間還容易長霉。
因為不通風的結果,室內看似濕度不高,其實有些死角卻很濕(濕度可能飽和)。

最佳的方法還是窗戶只開一小縫,但是用吊扇慢轉造成室內空氣循環,避免死角再搭配除溼機。
除濕機除了除溼之外可幫室內提高1~2度,增加空氣可多攜帶水氣的能力。算是必要的配備。

我住過陽明山,現住在最潮濕的七堵。人生60幾了。經驗之談。
我住山邊社區獨棟,曾進去過十幾戶鄰居家。就屬我家最沒絲毫霉味。因為4具吊扇整年都用變頻最低速運轉。配上惠而浦23L的超強除溼機。

為了社區美觀,很多戶都不把衣服曬在外頭,像我家就是在室內用除溼型的乾衣機。效果比外面投幣熱烘型的更佳。
租在林口12年,沒租到過不發霉的房子,潮濕無庸置疑,廁所開窗跟沒開窗的都租過,就是發霉,衣服放一季沒穿就是發霉,除非你全室除溼吧,說發霉沒開窗的,不知道冬天的林口冷氣團來冷到沒開暖氣沒辦法睡嗎?還開窗,關窗發霉,開窗冷到你發麻,家具沙發就等著發霉吧,重申一句,在林口沒租過不發黴的房子,包含朋友家無依倖免,但我還是買在A7,住習慣了,要不發霉就多付電費跟裝全室除溼之後保養的費用,總結每個月多花一兩千就可以不發霉,一年多花其他區域一兩萬,可以接受就來住吧!冬天衣服棉被就是多花錢拿去自助烘乾,不用想自然乾了
我覺得沒有樓上講的那樣誇張啦, 我現在林口三重兩邊住, 兩邊都使用同一款溼度計(戶外), 林口的溼度確實比三重高, 但就是高個5-10%左右, 主要是林口的氣溫比平地低個2,3度, 同樣的濕氣密度, 溫度低的地方, 相對溼度自然就高一些.

我覺得濕不濕要看戶外, 但是大部分人的濕度計是放在室內, 你住林口家裡濕度高, 不能就說林口濕度高啊. 發霉的問題, 住北部的都一樣, 家裡沒注意好, 就可能會發霉. 我三重的家主臥有間更衣室, 夾在臥室跟浴室之間, 住2,3年後有次拿出一件很久沒穿的外套, 結果發現發霉了. 這件外套在前一間房子的時候還好好的, 前一間房子在北投, 不會比較乾, 一樣放在衣櫥, 可人家就沒發霉.

後來發現應該是更衣室造成的, 前一個房子衣櫥在臥室內, 通風不成問題, 而這個房子的更衣室位在完全不通風的轉彎處, 而且緊鄰著浴室, 自然的通風幾乎不可能, 後來在浴室放了台除濕機, 洗完澡後就開除濕, 再來就沒有發霉問題了.

林口這個房子今年由於疫情學校停課, 從5月開始就回三重住了, 直到9月開學才回去, 結果回去一看, 1樓的浴室發霉了, 2樓3樓的沒事. 因為要長時間不在家, 所以窗戶自然都緊閉. 1樓的浴室沒有對外窗, 2樓3樓的有, 平常就是習慣浴室窗戶會留一個小縫(為什麼不開大一點呢? 因為隔壁的油煙會飄過來, 這個雙拼透天的設計問題).

住北部, 就是要有對抗潮濕的心理準備, 尤其是南部上來的人, 不理解為什麼家裡需要除濕機這個東西, 也不理解冷氣為什麼要買"冷暖"氣機, 每次回南部過年我都要特地帶一件短袖, 以防萬一天氣太熱.

我是覺得想住林口的, 考慮地點, 交通, 機能, 就學等等即可, 濕度這個問題可以忽略, 至少我自己多年在北部不同地方居住, 就是同一套的居家方式, 沒有因為林口而有什麼不同.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 黴菌也不是一天就長出來, 也不需要天天開窗通風, 就挑好天氣時, 像今天就很不錯, 給他通一下風就好, 也不用天天在那裡除濕. 我現在開始懷念橫拉窗了, 現在的房子都流行外推窗, 開窗比較麻煩, 也不能只開一個小縫, 常常風一大就被關上, 紗窗還可能被弄壞.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