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誠心發問] 五百萬能不能買的到台北縣市的套房?

之前租屋跑去看過板橋巨蛋(樓中樓)
可是好像樓高不高
睡鋪在上 連人坐在上面都有問題

我本身很不喜歡所謂樓中樓的設計
感覺很怪呢

以樓主500萬的預算
如果不挑被炒過頭的地段
其實可以有不少的選擇
像我家附近有個新落成大樓
每坪成交約20萬上下
只可惜生活機能差了點

但相信樓主可以找到不少物件
幾乎把版上的文全爬了...(恕刪)

我剛好有台北市文山區辛亥路四段的套房要賣,價格也差不多就是500多一點,屋齡也剛好在樓主設定的範圍內,大約四年左右。
先說說當初我買這房子的經過吧,四年前我剛結束我長達15年的軍旅生涯﹝包含軍校啦﹞,拿了不算多也不少的退伍金準備在土生土長的台北市大安區買個棲身之地,不過大安區新建案相當少,同時因為大安森林公園的因素,大安區每坪單價早已經突破40萬,以我的預算連套房都買不起,我只好騎著摩托車鎖定文山區、新店這兩個區域,有次邊騎邊逛時,問到臥龍街附近的新屋每坪大約29萬左右,逛著逛著過了辛亥隧道,一出隧道就看到蕭大美人的廣告,順道上去才發現這個真的是在山頂的新完工的社區。雖說是在山頂,不過下山只要三分鐘的車程,可惜我發現得太晚,最後只剩下套房還有沒賣出的,最後就選擇了高達11樓的景觀套房,加上在山頂,視野大概是30樓的高度吧,在這邊住了三年,直到我結婚,生小孩不得已只好尋匿到林口來買較大的房子,也暫時把套房出租,在林口住了一年,發現辛亥路那邊真是好地點,距離市區非常近,那邊不少的住戶都是早上走下來道辛亥捷運站搭車上班,平時我工作有空檔甚至可以回家來拿東西,偷閒一下,現在搬到林口去,到台北就是要把所有的事情一次辦完,住在市中心與市郊的感受差異真是大呀。
但是住在有坡度的地區也是有些事情要注意的事首先地基是否穩固,不過已經住了三年多也經歷了不少地震,完全都沒問題,看來當初銷售人員說這房子是蓋在岩盤上並不是唬爛的,二是社區的管理是否上軌道,我才以往住在眷村到住進有管委的社區,深深感受到社區的住戶水準高低真的影響到每一個人,不過當初就是看上這邊大多是敦化商圈的上班族以及台大的教職員,所以這社區管理的一直很好,不過有些規定也是很嚴格啦,比如說大樓外觀不能擅自改變,鞋子等雜物也不能放在走廊等等,但是習慣之後真的是還不錯,現在住林口也選擇類似的社區。

買房子真的要注意很多事情,但是我覺得最重要的是要能符合自己的生活習慣,以及能與鄰居互相尊重好好相處,這樣才能享受高水準的生活啦。




lin8810 wrote:
誠心感謝您的詳細解說...(恕刪)


我建議板橋的非常歐洲,權狀17.8p 室內平面差不多12.6p但可用面積約17p,樓高4.2米,可以格成兩房一廳。價位應該在500萬左右,已經包含裝潢。

如果樓主找沒有裝潢的房子,就要留50萬左右裝潢費用(因挑高做夾層都比較貴),也就是說找450萬的房子。
看樓主在煩惱夾層的問題

我提供一下我的經驗

我現在住的就是4米2挑高(淨高4米)

夾層以C型鋼構成, 夾層厚度連上層木地板與下層的封板後約15公分

我的夾層區域約4米x6米

整個家裡含木工鐵工花了56萬(室內約27坪, 加夾層約32坪)
如果你是買預售屋或新成屋,建商是不會有夾層的.因為這是違法,只會有建商所附的設備!!至於建商會賣挑高產品通常是心照不宣就是你要自行施工唷!
但是你是買成屋(中古屋)就會有完成夾層及裝潢的!但是這類產品你就要小心挑選其施工的好壞唷!
所謂二次施工就是簡單來說就是建商完成建物後您自己或建商所變動的工程.包含陽台外推或夾層等等..這類通常不是合法工程!最常見的就是建商經工務單位檢查完畢後就將陽台外推(為了取得使用執照,所以工務單位要檢查是否有非法變更設計使用),很多建商把原是登記附屬建物(如陽台)的部分併入到您的主建物空間!這你要特別注意唷!!
至於你說的夾層花費就要看你的面積大小及所用的材質好或來訂唷!!
如果你沒準備裝潢費那你就要選擇成屋(中古屋)囉!!

lin8810 wrote:
誠心感謝您的詳細解說...(恕刪)
500萬的預算
可以買的到還沒蓋好的那棟新巨蛋的套房吧0.0
就在捷運新埔站3號出口旁...(走出捷運站就是大門口)
不過大概還要2~3年才會蓋完就是了XD
上班族四不一沒有: 不懂要問,不會要學,不爽要忍,不行要撐,沒有什麼事是做不到的。
我之前住過府中站附近的站前凱悅
他的21-22F是挑高樓層喔 忘了市4米5還是4米2了
邊間還有免費的私人露臺可以使用~不過可遇不可求~我那時就晚一步~沒買到...
挑高樓層要賣的比較少 不過還是有幾間
另外~他挑高的一坪約30萬吧不是挑高的就便宜很多 我不是很確定~因為那是去年詢問的
他的保全管理的很嚴謹喔
不過 如果要買車位 我記的超貴的 不過車位好停又安全~~保值地段啦
因為到捷運站只要不用2分鐘
站前凱悅地點很不錯,但是出入份子頗為複雜,住戶多是一大因素,另外他的地下停車場B2是對外計時收費的,所以樓下的出入管控就更為複雜。

前幾年我在那邊租了一個車位,大概租了有三年吧,有一次停好車上一樓,一出電梯,就看到一群警察拿著65K2步槍守在門口,好像是要上樓攻堅吧,還叫我趕快離開。還有一次,一到停車場就看到一台BMW E34被滅火器砸個稀爛,玻璃全碎,滅火器還扔在車裡,之後我每次要去牽車都會很小心...。
不用想太多,只要不管是住戶或建商用輕鋼架或RC蓋的夾層、樓中樓..........等等任何說法而是無法在建商送各地方政府的送審圖中找到的,都是違法!!!!!!或是看看權狀來算一下實際坪數是多少就知道了,違法的東西只要檢舉必拆,所以請網友不要誤導,個人是很不建議如此,挑高通常是建商挖給住戶跳的坑,他也不會在書面中提到可以加蓋夾層,只不過銷售人員會口頭上無意的提起,要跳不跳就看自己了


至於房子會不會倒!!??世界上99.999%的房子都不會倒,即使建築師、土木技師、結構技師都算的剛剛好、材料也用到緊繃,絲毫不浪費,也是不會倒的(在不生鏽、不海砂的情況下),因為材料計算時有折減係數、外力有放大因數、材料有自己的韌性,況且我也不相信你會把家裡的載重用到DL=200jgf/m2、LL=200kgf/m2,又不是再開工廠;而台北市的地震也鮮少超過0.2g,只要周期抓得準,地震力也只是屁,倒的問題就不用想太多了(合法建商的前提下)
其實買房子,小弟以為只有地段兩個字,小弟目前擁有吳興街的一間套房,十年前買的時候,因為單身想要強迫自己存錢再加上年輕人自備款有限,所以選擇套房,現在小弟已婚,第二個小朋友也剛剛報到,因為稍嫌擁擠,所以興起想換屋的念頭,於是稍微看一下目前的行情,因為地段好才赫然發現增值不少,也才讓小弟比較不擔心,下一間房子的自備款.
所以地段是非常重要,小小意見,謹供參考.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