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啟航】大淡水&淡海新市鎮房市討論

chihyung001 wrote:
我也曾考慮過淡海 但...(恕刪)


說到A7,家人也有投資那邊,我們實際測過沒有錯,如果是站到站本身是二十幾分鐘。但要注意的是:
1.上下班未來能不能一次擠上車是個問題
2.機捷的班距不比北捷,錯過一班,至少再等十分鐘。
3.到了A1北車站之後,如果要去換乘板南線或淡水信義線還要走10幾分鐘,才會到捷運月台

4.北捷月台到上班地點再抓10分鐘。
5.如果不是買早期的遠雄新未來一期或金捷市,而是最近的預售案如允將、鉑悅、溫莎堡、上城等,還要再加10-15分鐘,走路到機捷。
以上加起來,我陪同家人實測過,還是要50-60分鐘的通勤時間。

A7我不會說不好,甚至就投資眼光我也看好後續,畢竟可以一站到長庚,兩站到林口前端商場那區,故與林口房價有價差連動性(10-15價差),林口漲,A7就會跟著水漲船高。
文青國小也挺漂亮,當初買富宇哈佛苑的超值~
但我們還是傾向把A7當作投資商品,自己住淡海,理由如下:
1.A7的主力是兩房,這也是為何近期只要A7推兩房就會掃光。就算三房,我們在A7買的主建物也只有22坪,不符我與家人目前住4房改3,讓小孩可以在客廳跑來跑去、玩遙控汽車的需求。
2.A7的環境也越來越好,旁邊郵政公園也挺漂亮,但旁邊的園區感太重,我還是喜歡淡水寧靜致遠的感覺。
3.年輕的時候一身孑然,天天擠捷運很方便,但隨著有小孩,不管是平日接送小孩或一家四口出去玩,真的開車還是最方便。就算20幾分鐘,小孩站也會受不了,雖然台灣人情味重,常常禮讓座位
4.既然如此,將來大橋開通、淡北道路蓋好,我開車一樣可以快速到達我想去的地方,車上聽聽音樂的放鬆感,而不是捷運的擁擠感。

以上是給淡水、A7都想考慮的朋友參考
我前段時間也是淡水跟桃園大園那裡再考慮,後來跟家人討論跟女朋友商量之後,我們還是去看淡水,最後這段時間也在淡水買了預售屋

最後會選淡水原因如下
1.通常都是靠海邊,為何不選一個交通發展都比較完善一點的重劃區
2.大園那裡有兩個工業區,很怕未來空氣品質不好的問題
3.如剛剛上面大大說的,機捷只要錯過一班,可能就會要繼續等很長時間,這樣坐大眾交通工具通勤時間反而在淡水比較近

我在2023年跟女朋友原本在中和南勢角買了寶和植青這個預售屋,1+1房的格局
後來要開始客變的時候,才深深發現,房子好像太小,客變裝潢下去都是一筆開銷,未來又要再換房,這一些都是要重新再花一次,所以我們就果斷售出,才會開始有看淡水或是大園的故事發生
呆瓜企鵝
所以我才放棄桃園大園選了淡水
victor2017
歡迎歡迎[拇指向上]
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仁智皆備,惟我淡水!
環顧房市,多已暴漲,投資漲多,最大利空!
淡水建設,依序在望,最大利多,公道補漲!
接著我要繼續講一下,我對房型的看法,最近逛了幾個新建案,都會發現一個趨勢,大概7-8年前還流行3房、4房,但現在幾乎都是兩房居多。
縱使是三房,廚房區很多也消失,變成與客廳結合的開放廚房,旁邊弄個小中島,讓你覺得很潮很炫,「好像」買個主建物21-23的三房客廳也不是太小,房間也還夠大可以放三房,殊不知,原本應該有的正經專屬廚房區、餐廳區都不見了!
甚至網路還流行討論主建物18-19怎麼隔2+1,安慰自己貌似離三房也不遠。
但就我一路從主建物(不含陽台)24、30、38這幾個房型都住過的感覺是,空間坪效可以改善,但空間感是騙不了,多一坪、少一坪就是有差,千萬不要幻想24坪怎麼裝潢空間感就會跟住30坪一樣。
所以這時咱淡水優勢就出來,住淡水是為追求舒適感,絕對不是因為便宜或矮人一等,因為可負擔總價並無多大差別。可負擔2000萬的人,就是買2000萬的房子,跟買哪兒沒有關係~
拜託普通上班族6-8字頭的房子,你買主建物30的給我看,不得3000-4000萬?結果不還是乖乖買個1500-2000,主建物15-19的房子。
但同樣的價格到淡水,換主建物25-30的房型不香嗎?居住的空間感,通勤多點時間也超值!而且淡水的交通是一直在改善喔!
BayanBan
樓主說得沒錯,住淡水就是因為它有fu,不是享山景,就是享海景[笑]
victor2017
淡金路那排看山景也是讚讚的
早安,一早起來泡個咖啡☕️,在陽台上看看輕軌駛過,陽光、綠地、交織整齊街廓,迎接美麗晨曦淡水
天劍地刀
蒙德里安[微笑][識破]
anan1970
這區散步很舒服,最喜歡濱海義山站這附近
昨天看帥過頭直播

他說寧願買安坑 也不要買淡水

他說淡水新市政 交通無解 哈
jarbaslin
淡水交通是真的無解,以後一樣塞關渡橋那段,安坑到信義區非常快。
victor2017
又是一位淡北道路終點沒看,淡江大橋到底是舒緩哪兒車流不知的路人,在那邊無解無解的[XD][XD]
maxwu123 wrote:
昨天看帥過頭直播他說...(恕刪)


您確定?安坑可是上下班都要走山路的地方,十年前我陪朋友看過綠OO建案,不只社區內行走要爬坡,牆壁反潮,濕度很高的地方。淡水反而濕度不是很高~
交通問題,不要總是聽說聽說的,與其當聽說哥,不如身為實測哥的我給您展示下!
9:10哥從新市鎮麥當勞旁出發

9:41就到北士科的volvo


31分鐘叫做無解?很痛苦?
而且這還是淡江大橋還沒通車,尚未分擔往五股方向車流的情況喔!淡江大橋通,估計省個五到十分鐘不是問題。
再在淡北道路開通,一樣再省不少時間
maxwu123
投資賺錢角度吧 我覺得淡水新市政房子真的太多 買中古10年就好
queenie0410
太帥了 直接打臉 我也住淡水 真的住的人才會知道好 難怪一直漲
victor2017
他跟sway都是一向看衰淡水者,也不是一天兩天了
籃籃香
不是我買的、投資的地方=>看衰,靠嘴吃飯當然不能道歉囉!頂多邊偷買邊唱衰[沒有不敬的意思]
拍的很美
victor2017 wrote:
早安,一早起來泡個咖...(恕刪)
victor2017
謝謝[含情]
之前的同事在早期(約7~8年前)也在考慮買房,工作的地點在台北
由於資金有限,主要考量林口,三峽,淡水,青埔等地
無奈林口,三峽還是買不起,所以主要考量青埔,淡海新市鎮兩地
早期這兩個地方其實生活機能都不太好,據他的說法甚至青埔還更荒涼一些,淡水至少還有舊市區可逛
當時兩邊的單價大概都是20出頭左右
後來主要是交通考量,他坐高鐵通勤到台北大概20~30分鐘,淡水還是稍微遠了一些
所以他最後是選擇了青埔,至於後來房價漲起來只能說讓他撿到了
BayanBan
恕刪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0)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