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新店線將不能再直達台北車站 士林 北投 淡水,以後得轉車了

規劃的事情一直不懂得變通才是我最想不透的地方
而且很多事情根本是雙重標準
舉個例子當初的內湖線原本並沒有要和木柵線直接連結
但是最後卻把他們接在一起,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中運量捷運
而此一做為的後果大家也很清楚
由木柵和內湖線組和成的文湖線不斷發生詐胡事件
當機 停駛頻傳

另外內湖線當初並沒有規劃松山機場站
是我們現任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時堅持要讓內湖線走松山機場
此一結果導致捷運繞了好大一圈,而且票價莫名其妙就多了5元,時間多浪費了5分鐘,且郝市長還不肯為此降價
有次搭內湖線時,聽到一個老爸對他兒子說
快來看飛機喔,不看就白白浪費5元了
聽起來真的是非常諷刺

但是換成現在,卻又用當初的規劃為藉口
真不知道政府的標準在哪邊
文湖線就可以自己亂更改
新店線就是當初規劃就是如此,謝謝指教

從文湖線喜歡去松山機場繞道來看
歷任北市長真的很喜歡彎彎曲曲的捷運
中正紀念堂 古亭 到公館開車都只要走羅斯福路
但是捷運卻可以拆成兩段
每個乘客每次多收五元,一年下來不知道可以累積多少錢
一個小路人 wrote:
規劃的事情一直不懂得變通才是我最想不透的地方...(恕刪)

您老不懂得變通,決策前又不積極發聲、不知道也不參與公聽會、不做功課,才是所有人想不透的地方。
內湖線會跟木柵線接起來原因
1.一車直達,方便
2.內湖線沿線房屋林立,沒那個空間蓋高運量
現在的中運量就已經緊臨著房子行駛了,高運量就更不用說

再來,內湖線不走松山機場請問要走哪?
從中山國中站出來後筆直的穿過松山機場嗎?
你不喜歡彎道對吧?那就直直的開過去啊
就直接在機場跑道上蓋捷運軌道吧!
會彎來彎去都有工程上的考量
同一時間還有復北地下道要蓋
不彎,請問你是要捷運工程和地下道的工程強撞嗎?

兩個系統相容本來就需要時間
出狀況在所難免
停駛期間不也派了接駁車疏運旅客?
大家還不是這樣一路走來?

要滿足你這種不知變通的人還真是困難
你乾脆趕快移民好了
台灣不適合你繼續在這裡抱怨東抱怨西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但是最後卻把他們接在一起,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中運量捷運...

這樣做似乎也沒什麼不對,
環狀線和萬大線也都是中運量系統......
你既然無視轉乘方面而想扯到其他路線
我可以好好來幫你糾正你的錯誤觀念
一個小路人 wrote:
規劃的事情一直不懂得變通才是我最想不透的地方
而且很多事情根本是雙重標準
舉個例子當初的內湖線原本並沒有要和木柵線直接連結
但是最後卻把他們接在一起,成為世界上最長的中運量捷運
而此一做為的後果大家也很清楚
由木柵和內湖線組和成的文湖線不斷發生詐胡事件
當機 停駛頻傳


內湖線一開始的規劃就是和當年的木柵線連結,自己去wiki看看
當機事件是機電系統問題,不是路線整合問題

一個小路人 wrote:
另外內湖線當初並沒有規劃松山機場站
是我們現任總統在台北市長任內時堅持要讓內湖線走松山機場
此一結果導致捷運繞了好大一圈,而且票價莫名其妙就多了5元,時間多浪費了5分鐘,且郝市長還不肯為此降價
有次搭內湖線時,聽到一個老爸對他兒子說
快來看飛機喔,不看就白白浪費5元了
聽起來真的是非常諷刺

降價?你真該好好去研究票價是怎麼訂出來的,市長沒那麼大的權力干涉票價

還有,木柵線和內湖線路線的規劃時間是不一樣的
現今的線形是協調出來的結果
http://www.ptt.cc/bbs/MRT/M.1298825212.A.50A.html

一個小路人 wrote:
但是換成現在,卻又用當初的規劃為藉口
真不知道政府的標準在哪邊
文湖線就可以自己亂更改
新店線就是當初規劃就是如此,謝謝指教


松山線是興建前就規劃好連通車之前軌道月台都預留好的路線
你拿文湖線這種兩條不同規劃經過統整後的線來類比也實在挺可笑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從文湖線喜歡去松山機場繞道來看
歷任北市長真的很喜歡彎彎曲曲的捷運
中正紀念堂 古亭 到公館開車都只要走羅斯福路
但是捷運卻可以拆成兩段
每個乘客每次多收五元,一年下來不知道可以累積多少錢


這又跟北市長有啥關係了?
規劃路線又不是市長一人在做的工作,我不知道你處處針對北市最高權力是有何居心?

然後你又來了,把開車邏輯套在捷運上本就是你一廂情願,在實質上根本沒辦法這樣做
不然請你沿著捷運路線開車好了,對了還要在捷運站附近停15~30秒左右
這樣才有符合捷運的邏輯嘛

接著你要捷運沿羅斯福路走,那是要逼紅線、橘線、棕線的旅客通通要再走下去一層樓才能轉乘???
明明可以平行轉乘就能解決的問題,你就硬要其他線的乘客為了你主場的線多浪費幾分鐘時間
你不知道你的思維越來越中二了嗎?

多收五元有發生在綠線上嗎?你無限上綱的很嚴重哪~

麻煩請先回答這個問題:
捷運路網跟公路路網,設計邏輯有一樣嗎?為什麼?

一個小路人,可以多去了解捷運發展的歷史
我相信這比浪費時間來發這種不了解還妄加論斷的文章要好得多~

EasLin wrote:
同一時間還有復北地下道要蓋
不彎,請問你是要捷運工程和地下道的工程強撞嗎?

其實內湖線是有打算和地下道共構的,工程上不困難
但因故延宕多年,之後的規劃就變成現況所見
http://www.ptt.cc/bbs/MRT/M.1298825212.A.50A.html

Whistle Blow wrote:
您老不懂得變通,決策...(恕刪)

真不懂這種愛事後諸葛的做法到底能改變多少?
就算可以改變,當初事後諸葛的人中有多少願意再花時間和金錢去推動?
講來講去還不就是懶得深入了解卻又愛抱怨而已
也還好呀 ~ 我從蘆洲到新店上班也沒直達呀
只是轉個線而己哪有這樣慘
以後中和線到木柵線要轉四次車了.....
古亭轉一次 中正紀念堂轉第二次 台北車站第三次 忠孝復興第四次
雖然你們說有比較簡單只要轉兩次的方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適應
有很多老人家仍會用現有的路線去走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改變
就有老人給他不能換電池的手機,人家就不想用
因為他習慣把電池拿下來充電,怎樣教他接手機屁股充電就是不肯
不但要把電池拿下來充,而且一定要完全用完電才充
你跟他說現在鋰電池沒這麼不耐,隨時能充,但人家就是"習慣"用到沒電才充
人家就是"習慣"座充,硬要人家改旅充就是不對了

捷運也是如此,得考慮到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們的"最佳解"
習慣去台北車站轉板南線的就是不會想去西門站

有人從輔大想去淡水
可是問路不問怎麼搭去淡水,而是問怎麼去台北車站
因為他從台北車站搭去淡水比較熟悉
台北車站已經有了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不只進出站,連轉乘都有相當的重要性
我相信現在還是有許多中和線旅客,寧可利用台北車站也不用忠孝新生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規劃的事情一直不懂得...(恕刪)


又在妄加論斷了


不想轉乘這次就拿老人和輔大人出來擋?


你的很多老人出自哪?哪一市哪一區哪一里哪一路?請正確提出數據和佐證及圖表


輔大站是後來通車的車站,要去淡水天生就沒有從台北車站去的問題


你自己不會轉怪誰?


"許多中和線旅客,寧可利用台北車站也不用忠孝新生的"?


要是真這樣忠孝新生的轉乘旅客也不會節節上升了


這麼久沒被砲火轟就不自在嗎?


P.S還有295樓提出的"捷運路網跟公路路網,設計邏輯有一樣嗎?為什麼?"這問題你似乎沒有回答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