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莊的峰景鳳翔~想了解~

當初剛蓋好的確是喊18萬/P
不過附近的大樓只有14-15萬/P
相比之下還是稍微高貴了一些
後來陸續有人放出消息說是乙工建案..不值那個價
就有人說建商會繳幾億的保證金要變更
可是都2年過去了...還是沒消沒息

其實若是純自住
價格負擔的起
環境又覺得尚可
是不是乙工真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還是說脫手時價格會被砍比較多呢?

Qoo74263 wrote:
當初剛蓋好的確是喊1...(恕刪)


看到當初只有18W......冒冷汗~還好今天代銷沒答應我的出價,
今天中午我打電話給代銷, 出26W/P, 還好他沒答應, 不然我就要出手了耶.
martyhu wrote:
看到當初只有18W....(恕刪)


我不知道當初是賣多少
不過鳳翔是分棟開賣的,一開始賣某幾棟,直到最近開始賣AB棟.
依照建商的想法大概是越靠近中正路(大門)就越貴吧?
所以AB棟雖然早就蓋好了但是一直到前一陣子才開始賣.開出來的價格也比我當初買在遠離中正路的還要高.

我覺得要跟兩年前的房價比也ok,覺得虧到就不要買比較好,日後心裡也不會覺得難過.

說到當時開多少,我自己買鳳翔時是2X,當初在看的時候其實就有聽說有低於20萬的,
但是看了一下,每棟之間的價差其實是有的,還包含樓層高低以及窗戶面向問題,價格都不太一樣.
也許當初說18萬的也不知道是哪一棟哪一戶,
代銷有帶我看過一戶很便宜的,我沒記錯搞不好比18萬還低,但是那一戶的隔局我一看就回頭,尤其採光我特別不愛,缺點很多,所以難怪跟同社區其它戶比起來便宜特別多.
最後還是花了2X萬買了現在住的這一戶.

我想Qoo大大說的對,
"其實若是純自住
價格負擔的起
環境又覺得尚可
是不是乙工真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要跟買到低的人比,永遠比不完,因為你不可能是最低的那一個,比來比去一定有人買得比你更低.
重點是,喜不喜歡?負不負擔得起?想不想買?

如果仍然有稍微遲疑一下,那我建議最好還是別買,免得日後自己心裡不舒服.

martyhu wrote:
看到當初只有18W....(恕刪)


我不知道當初是賣多少
不過鳳翔是分棟開賣的,一開始賣某幾棟,直到最近開始賣AB棟.
依照建商的想法大概是越靠近中正路(大門)就越貴吧?
所以AB棟雖然早就蓋好了但是一直到前一陣子才開始賣.開出來的價格也比我當初買在遠離中正路的還要高.

我覺得要跟兩年前的房價比也ok,覺得虧到就不要買比較好,日後心裡也不會覺得難過.

說到當時開多少,我自己買鳳翔時是2X,當初在看的時候其實就有聽說有低於20萬的,
但是看了一下,每棟之間的價差其實是有的,還包含樓層高低以及窗戶面向問題,價格都不太一樣.
也許當初說18萬的也不知道是哪一棟哪一戶,
代銷有帶我看過一戶很便宜的,我沒記錯搞不好比18萬還低,但是那一戶的隔局我一看就回頭,尤其採光我特別不愛,缺點很多,所以難怪跟同社區其它戶比起來便宜特別多.
最後還是花了2X萬買了現在住的這一戶.

我想Qoo大大說的對,
"其實若是純自住
價格負擔的起
環境又覺得尚可
是不是乙工真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要跟買到低的人比,永遠比不完,因為你不可能是最低的那一個,比來比去一定有人買得比你更低.
重點是,喜不喜歡?負不負擔得起?想不想買?

如果仍然有稍微遲疑一下,那我建議最好還是別買,免得日後自己心裡不舒服.

jason_tseng76 wrote:
我不知道當初是賣多少...(恕刪)

乙工的房屋賣到二十萬以上就是被宰!
如有三成的住戶
在此住宅發展輕工業
您說住的會舒服務
二十萬還有價值?
lepo3721 wrote:
在此住宅發展輕工業
您說住的會舒服務
恕刪)


但是乙種工業用地的規劃事項應該是一般事務所之類的
也不會有你所謂的輕工業在裡面發展吧

jason_tseng76 wrote:
"其實若是純自住
價格負擔的起
環境又覺得尚可
是不是乙工真有那麼大的差異嗎?"
要跟買到低的人比,永遠比不完,因為你不可能是最低的那一個,比來比去一定有人買得比你更低.
重點是,喜不喜歡?負不負擔得起?想不想買?

如果仍然有稍微遲疑一下,那我建議最好還是別買,免得日後自己心裡不舒服.
恕刪)



我也覺得jason大大說的也沒錯
不同的棟別跟樓層本來就是會有不同的差別
不同的時間點買也會有不同的價差
若是都要跟兩年前的價錢來做比較
那真的越比會越讓自己不舒服吧


lepo3721 wrote:
乙工的房屋賣到二十萬...(恕刪)


一樣在新莊,一樣是乙工住宅,建議你可以去金莊悅泉看看,建商早已完銷了,剛開賣時大多是2X,現在都有人買到3X了,雖說投資客不少,但入住率也滿高的了喔。
我們租在鳳翔,還好只是"租",不然真的會想哭,
"輕隔間"的隔牆有很強的"共鳴"效果,
樓上小孩嘻笑尖叫聲傳到我家,不是透過窗戶(因是氣密窗),而是透過"輕隔間"牆,
我第一次發現時相當地震驚!

現在有395戶入住,40戶在裝潢。
別買了吧!勸大家。
muse young wrote:
我們租在鳳翔,還好只是"租",不然真的會想哭,
"輕隔間"的隔牆有很強的"共鳴"效果,
樓上小孩嘻笑尖叫聲傳到我家,不是透過窗戶(因是氣密窗),而是透過"輕隔間"牆,
我第一次發現時相當地震驚!

現在有395戶入住,40戶在裝潢。
別買了吧!勸大家。


輕隔間是屋內才輕隔間,戶與戶之間是磚牆,我很確定,這個我有實地敲牆聽聲音過,地板也敲過,也不是輕隔間.
所以樓上的聲音傳到你家我覺得似乎不是輕隔間的問題.(除非他們叫得很大聲,連磚牆都檔不住)
我想也許有可能是防爆門的隔音不佳的關係,防爆門的隔音真的很差是事實,但是樓上傳到樓下是有點厲害了.(我頂多是在等電梯時偶爾會聽到隔壁戶的人家在客廳看電視的聲音)

不過我很好奇395戶入住40戶裝潢這麼精確的數字是跟物業問的嗎?住進來這麼久問誰都沒辦法說出正確數字,現在終於知道原來有395戶鄰居了.
建築業從來就不是甚麼高科技業,成本並不難推算!
依本案銷售面積50P而言;
持分坪數5.5P===土地成本20W X 5.5=110W
營造費用 ===========5.5W X 50=275W
全社區建照、使照分攤============15W
-----------------總成本 TOTAL 400W
銷售價格 32W/P X 50P=1,600W

我發包蓋過房子以上單價略有出入但應差不了多少!
像這種大量生產製造的房子單價應該可以更低!
例如:包工不包料,露台、雨遮、雨披和陽台單坪造價
1W有找,而建設公司照樣1P賣30W!難怪建商賣
房子從不敢對客戶分析單價如何計算出來的。
美國從2000年科技股泡沫爆破後,刻意營造的低利環境,讓
房市每年以15%上漲,遠超過薪資成長幅度,導致2008年金
融海嘯,到現在房價還再探底中;日本從80年代中房價已探
底20幾年還再下跌中!歷史是一再重演的!
此次政府打房在高檔暴量趨勢反轉,下檔買盤突然全部縮手,
政府所希望房市軟著陸,只怕會撞牆變硬著陸!
板上已買房的諸位大大,不管是投資或自住,房市未來是段漫長
坎坷路,利多都已出盡,趁房市餘溫尚在,好好盤算未來吧!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9)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