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新店線將不能再直達台北車站 士林 北投 淡水,以後得轉車了

鐵道王國日本就有許多跨線營運列車
甚至因應不同軌距的軌道,還有變換軌距的列車
新幹線在某些路段也會行駛到傳統鐵路
乘客所言:只要在月台上等,一定可以等到你要去的車
台灣捷運一個月台最多兩種車,種類真的算是很少了

台鐵一家百年老店,都知道必須有一定幅度的跨線列車來滿足不同的旅客
而捷運做不到?怕麻煩不想做而已吧

https://zh-tw.facebook.com/sharebig/posts/445588868840256

無言了,淡水北投到中山雙連都要換兩次車


為什麼板南線不用分家?照理說搭乘人數最多的板南線最該分家...如果郝市長說的是對的
板南線才是最該分散人潮的一條線

我贊成北捷開更多元化的班次

淡水新店不能動
再加開
北投-南勢角
石牌-象山
新北投-台北車站
南勢角-松山
新店-市政府
象山-松山(北市山手線)
板橋-松江南京
另外這個是以目前的需求和路線去開的

但如果重新規劃的話
十字+三環 似乎還是多數人比較認同的路線
一個小路人 wrote:
我贊成北捷開更多元化的班次
淡水新店不能動
再加開
北投-南勢角
石牌-象山
新北投-台北車站
南勢角-松山
新店-市政府
象山-松山(北市山手線)
板橋-松江南京
另外這個是以目前的需求和路線去開的
...(恕刪)

原來老人家不喜歡改變,卻反而喜歡天天在列車進站的短短時間內端著眼鏡趕緊判斷這班車是不是開往他要去的地方嗎?如果不是他要上的車,尖峰時間還得讓路給要上車的排隊人潮,難免有身體接觸推擠;錯過了,還得等近十分鐘,每一班車進來都得緊張一次、繼續緊張十分鐘;加上紅綠藍橘棕全線通車後,您建議的複雜多元班次會讓坐錯車的機率大幅提高,當發現坐錯車想坐回頭車時,緊張刺激繼續上演。

讓捷運台鐵化、老人家搭車必須時刻繃緊神經,您對老人家真是體貼.............如果台北捷運真像你的「多元班次」得跟台鐵一樣推出列車時刻表,我一定會去收集的.....


一個小路人 wrote:
淡水北投到中山雙連都要換兩次車..(恕刪)


你確定你真的有搞清楚分流後的路線嗎??
淡水/北投跟中山/雙連都在同一條紅線...何來的換二次車??
一個小路人 wrote:
鐵道王國日本就有許多跨線營運列車
甚至因應不同軌距的軌道,還有變換軌距的列車
新幹線在某些路段也會行駛到傳統鐵路
乘客所言:只要在月台上等,一定可以等到你要去的車
台灣捷運一個月台最多兩種車,種類真的算是很少了
台鐵一家百年老店,都知道必須有一定幅度的跨線列車來滿足不同的旅客
而捷運做不到?怕麻煩不想做而已吧

重點是台灣(區域型)捷運又不是可以拿日本的(城際型)鐵道比擬
而且,為什麼不拿相同性質的東京地鐵來比較呢?

台鐵?你還好意思把經常誤點、發生事故、逃票、時刻表規劃僵化的百年老店拿出來比
台鐵都說要台鐵「捷運化」以改善上述問題了,你還要北捷學台鐵走上回頭路?

一個小路人 wrote:
https://zh-tw.facebook.com/sharebig/posts/445588868840256
無言了,淡水北投到中山雙連都要換兩次車

果然隨便一句謠言你就信了,摳憐~

請告訴我,同屬一條線,淡水北投到中山雙連要怎麼換兩次車?
對了,搭錯車或搭回頭車不算喔~

一個小路人 wrote:
為什麼板南線不用分家?照理說搭乘人數最多的板南線最該分家...如果郝市長說的是對的
板南線才是最該分散人潮的一條線


那為什麼台鐵就不用分家咧?和它相似的板南線卻要分家?太不公平了吧!
而且台鐵又有分散人潮的功用,照你的邏輯來說板南線就更沒理由分家了不是嗎?

然後,板南線是自成一線,跟松山、淡水、中和那些原本由兩條線暫時合併成一條線的情況完全不同
這樣明白了嗎?


一個小路人 wrote:
我贊成北捷開更多元化的班次
淡水新店不能動
再加開
北投-南勢角
石牌-象山
新北投-台北車站
南勢角-松山
新店-市政府
象山-松山(北市山手線)
板橋-松江南京
另外這個是以目前的需求和路線去開的
但如果重新規劃的話
十字+三環 似乎還是多數人比較認同的路線


乾脆把你趕出雙北市區到別的城市去規劃,我相信更多人認同這個做法
雖然松山線通車成定局,但我還蠻同情新店線的乘客的,除了小碧潭問題讓班次間距無法加密,以L形轉乘來說,新店松山都快成U型了,多繞路是有點吃虧,

如果還可修正,我覺得松山、信義連成一環,才是發揮轉乘功能最好的路線.真要修改,我想不是辦不到,只是時間有得等,經費很龐大而以.
班次密度已經足夠了
分線除了得浪費更多班次來補足外
還讓台灣電力更捉襟見肘
如今在討好信義線下,當然信義變得能直通台北車站
不然最初的版本,本來就是淡水直通新店
然後象山連松山
現在走的反而是後來的修訂版本
最原始版本板南線也是去浮洲而非土城
只是後來都被改了
現在看來最初的版本,反而比修正後的核定版本好
既然如此,何不回到最初正式核定前的版本?
就算維持現況
把台電大樓到西門的車延伸到松山也非常夠用
也不會影響現況

現在都在反核四,台灣電力快不夠用了
北捷還選擇分線這種必需開更多班車的方式營運
這不是和民意及環保完全背倒而馳嗎?
分線後人潮反而從列車車廂集中到部份車站
使列車部份區間載空氣,浪費電
部份車站過度擁塞,需開更多空調
asiacat wrote:
雖然松山線通車成定局...(恕刪)

怎麼不說中和新蘆線還比松山新店線更吃虧呢?(看看那精美的U字型)
松山信義連一環,那淡水要往哪擺?



一個小路人 wrote:
班次密度已經足夠了
分線除了得浪費更多班次來補足外
還讓台灣電力更捉襟見肘
如今在討好信義線下,當然信義變得能直通台北車站
不然最初的版本,本來就是淡水直通新店
然後象山連松山
現在走的反而是後來的修訂版本
最原始版本板南線也是去浮洲而非土城
只是後來都被改了

講過多少次了
北捷一開始就是照現有的路網來規劃,淡水通新店根本就只是過渡期
班次更不用說是要滿足通勤族的需求
你現在要求減少班次?我倒要看看通勤族會不會接受這個提議

一個小路人 wrote:
既然如此,何不回到最初正式核定前的版本?
就算維持現況
把台電大樓到西門的車延伸到松山也非常夠用
也不會影響現況


已經成定局,民眾也要開始去習慣新的搭乘方式
現在你卻要吵著改區間車改班次???
現在拼命吵北捷也不會給你糖吃,民眾更不會接受你這種動不動就要改來改去的做法

看到後面的言論

幸好北捷沒有讓你去規劃,不然你早就被砲轟到沒台階下
嘴砲也要有個限度!


一個小路人 wrote:
現在都在反核四,台灣電力快不夠用了
北捷還選擇分線這種必需開更多班車的方式營運
這不是和民意及環保完全背倒而馳嗎?
分線後人潮反而從列車車廂集中到部份車站
使列車部份區間載空氣,浪費電
部份車站過度擁塞,需開更多空調

現在改拿電力來拖戰場嗎?
台灣的所有電力都給了北捷是嗎?
請問所有路線中哪一班區間會是載空氣的?


你再繼續無視我所有問題,再繼續跳針無限上綱
我會考慮回報管妹阻止你再浪費網路資源

有時間發文砲電力,沒時間關掉電腦出去走一走實行環保運動?
麻煩不要那麼愛扯好嗎?
一個小路人 wrote:
鐵道王國日本就有許多...(恕刪)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476464&p=52




上圖是你自己說過的,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既然月亮沒比較圓那就沒必要學日本搞跨線營運列車


北捷目前的政策就是最佳解,結束!




一個小路人 wrote:
以後中和線到木柵線要轉四次車了.....
古亭轉一次 中正紀念堂轉第二次 台北車站第三次 忠孝復興第四次
雖然你們說有比較簡單只要轉兩次的方法,但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適應
有很多老人家仍會用現有的路線去走


你是住木柵線附近嗎?明明是新店的人卻去管內湖的事,還真愛管閒事~
還有,有一種叫做「捷運志工」的行業
他們會帶老人家去適應路線的變更,不須你多操心!
一個小路人 wrote:
不是所有的人都懂得改變
就有老人給他不能換電池的手機,人家就不想用
因為他習慣把電池拿下來充電,怎樣教他接手機屁股充電就是不肯
不但要把電池拿下來充,而且一定要完全用完電才充
你跟他說現在鋰電池沒這麼不耐,隨時能充,但人家就是"習慣"用到沒電才充
人家就是"習慣"座充,硬要人家改旅充就是不對了

捷運的四種語言廣播(包含台語)、透明的問題服務台、穿著橘色背心的捷運志工
都可以為老人服務,只怕老人不肯去問
請問以上的論點還存在嗎?

還有,你又拿手機出來拖戰場,又是一貫的老手法,我都快看膩了
一個小路人 wrote:
捷運也是如此,得考慮到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們的"最佳解"
習慣去台北車站轉板南線的就是不會想去西門站


得考慮到不是所有人都喜歡你的"最佳解"
習慣去中山站轉松山線的人就是不會想去台北車站
習慣去忠孝新生轉中和新蘆線的人就是不會想去台北車站
習慣去西門轉板南線的人就是不會想去台北車站
習慣去忠孝復興轉文湖線的人就是不會想去台北車站

你既然如此堅持要在台北車站轉乘,那麼請先說服堅持不要在台北車站轉乘的人
不過光看人數就是多比一的壓倒性勝利


一個小路人 wrote:
有人從輔大想去淡水
可是問路不問怎麼搭去淡水,而是問怎麼去台北車站
因為他從台北車站搭去淡水比較熟悉
台北車站已經有了不可取代的重要性
不只進出站,連轉乘都有相當的重要性
我相信現在還是有許多中和線旅客,寧可利用台北車站也不用忠孝新生的


一句民權西路站的廣播就可以完全對此論點打臉:
往淡水、新店、北投、象山的旅客請在本站換車
我相信聽得懂國語的人聽到此廣播都知道要在民權西路站轉車,而不是台北車站
就算是錯過了,只要在下一站往回搭都可以回來到民權西路

再者,松山線通車後
我相信中和線的人寧願搭到民權西路站換車,也不用為了"經過"台北車站還要轉乘兩次
至於為何要轉兩次?自己去看路線圖

開車從輔大去淡水更不需要走到台北車站,台65+縣107甲/縣103+關渡大橋+台2/台2乙就能到達淡水

看來閣下是不是太久沒搭捷運,也是不是太久沒開車了?
還是因為台北車站有國道客運/高鐵/台鐵,喜歡搭這些工具就開始嫌台北捷運不便民?
那我告訴你一件殘酷的事實:
台北捷運不是為這些而蓋,而是為了台北市及新北市的居民而蓋
如果想推翻此理論,請你拿錢出來蓋全台灣的捷運
moke1200 wrote:
http://www...(恕刪)

我有一篇文章被檢舉了,就是上面那一篇
因此,我已經準備好38張的備份
大家最好也去備份一下,免得被有心人士濫用回報按鈕砍文~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