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城-甜蜜的逆襲正要開始(二) p.156 新北大巨蛋首選基地出爐 樹林機五、淡海二期出線!

paroing wrote:
房價有比價效應,海山(恕刪)
比價效應是相對概念而非絕對。

否則江子翠、新埔跟板橋站(三站皆為新北市)房價高於萬華(台北市)要如何解釋(新北>台北?)?

房價高低取決於很多因素,並非只是光看地名而已

三峽北大特區房價(新北邊緣且目前無捷運)能夠異軍突起就是很好的例子。

至於差3分鐘可以省下每坪十萬以上,究竟值不值得,就看每個人怎麼去衡量(明明巷口超商就可以輕易買到的東西,偏偏為了省錢,要開車或騎車花半小時去大賣場採購的人比比皆是)。

海山站班次比亞東站少一半,是指尖峰、離峰還是平均值?如果是離峰時間少一半車次,大多數人根本無感吧!

話說現在路口紅綠燈等候秒數動不動就超過百秒以上,隨便等幾個紅綠燈就超過十幾分鐘,請問區區三分鐘算多嗎?
fly48 wrote:
海山站班次比亞東站少一半


捷運班次會視載運量調整..
fly48 wrote:
比價效應是相對概念而(恕刪)

對啦! 是要看地段環境機能等等,所以土城我只看海山附近及重劃區這塊
只是您說跟亞東站相比,超車的可能性很高!
我覺得很難啦!

另3分鐘概念是指捷運
開車路口紅綠燈動不動就超過百秒以上,很煩
我住學府裕民這一帶,開車要上65,因為紅綠燈常10分鐘上不了
有意換屋,重劃區環境不錯,但請不要再漲
以前覺得華固新綠洲很貴,重劃區再漲下去,感覺新綠洲相對合理,甚至考慮前進板橋
重劃區不是只有土城漲,大家都漲,前年跟去年看的江翠案子都漲很多了,要用土城現在的行情去買江翠北兩年前的行情來買也是買不到
fly48 wrote:
比價效應是相對概念而(恕刪)


最近有個海山站的新建案-新潤心城即將開案

大家覺得建案地段機能及可能的售價區間,CP值高嗎?
土城真的被逆襲了~~~
時間衝擊波下,無一幸免稅!

fly48 wrote:
剛才更新了一個主題覺(恕刪)
很多人都很關心現階段房價究竟會不會下跌以及何時進場才不會被套牢?

坦白說,現階段房價下跌的可能性不太高,理由有二:建商太有錢跟政府很缺錢。

建商有錢的原因很容易理解,過去十幾年是房地產的大多頭,加上利率持續在低檔,很多建商左手用很低的利率跟銀行借錢,右手則拚命拿這些資金蓋房子賺錢,一進一出獲利豐厚,自然有底氣不降房價了。

政府很缺錢又怎麼說呢?遠的不說看近的,光是一個防疫特別預算就不知道要撒多少新台幣出去,更恐怖的是目前還看不到盡頭!

加上這一、二十年來,許多地方首長花錢毫無節制,即使舉債破表也不管,反正政績跟選票先拿到手再說,幹完任期,拍拍屁股走人,繼任者就算焦頭爛額也與我無關。

窟窿愈補洞愈大,要如何解決呢?

其實也不難辦,政府有的是行政手段,只要用心弄幾個市地重劃案或是地目變更案,財源自然滾滾而來。

地主也願意配合,如此一來,原本因地目受限無法使用的土地,捐出部分土地跟金錢給政府,馬上變身成建地,可說是皆大歡喜。

政府拿到地主捐出來的土地,再高價標售出去,錢不就有了嗎?

昨天碰到一個天真菜鳥房仲說屋主買低賣高?
房地產微利時代賺的都給房仲了屋主啥都沒!
橘子媽媽 wrote:
房地產微利時代賺的都給房仲了屋主啥都沒!

這波疫情很多人失業無薪假及收入銳減
產生的效應一段時間後才能顯現
買房繳不起的只能低價賣
錢留著,賭賭看未來低價收機會?

建商喜歡蓋請儘量蓋好蓋滿
十萬戶百萬戶不多,繼續蓋,加油
供給遠大於需求最好,超棒的!
重劃區太少了,再來繼續來,多幾十個重劃區更好
大肥牛 wrote:
重劃區不是只有土城漲,大家都漲,前年跟去年看的江翠案子都漲很多了,要用土城現在的行情去買江翠北兩年前的行情來買也是買不到

現在板南線尖峰時段很擠,3年後滿滿大樓交屋再住進幾萬人
周邊道路及板南線更難負荷
屆時房價不知如何?

20多年前在這裡買預售屋
交屋時,鄰居跟建商買的成屋價比我買的預售便宜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7)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