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zzchen wrote:
既然公園目前不屬於市民,那就代表現在還是私人用地嗎?
把工業用地變成住宅用地,其中的利益有多大您知道嗎??

您有這般眼光,那請您向新北市府提議吧~
以政府的施政速度,光是一個台北大巨蛋就搞十年,板橋那一片新板特區,人家遠東可也養地養了二三十年
而桃園航空城似乎因為土地徵收困難而胎死腹中,更別提很多"納豆"的城市計畫案


那邊原本是政府徵收作為特種工業區 是國有財產 所以就正義上而言 不算私人用地
移轉為國民黨黨產 齊魯公司 後又變成停車場
相關資料: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n/26/today-t1.htm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06/new/jun/27/today-p10.htm

民國62年中和市就規劃為公園綠地與兒童遊樂區
相關資料: http://www.twtimes.com.tw/index.php?page=news&nid=35223

現任中和區長邱垂益當中和市長時 也已經行文變更齊魯為公園
算是醞釀多年了~

雖然我知道永和很多人都對長期的規劃不感興趣(也因此花園城市願景破滅 造成永和的現狀)
但唇亡齒寒 還是希望提升永和的生活環境 以免影響到中和~
nicemanpower wrote:那邊原本是政府徵收作為特種工業區 是國有財產 所以就正義上而言 不算私人用地
移轉為國民黨黨產 齊魯公司 後又變成停車場


*****新聞內容*****
那塊地原本是政府的,後來才變成國民黨的黨產,先是登記在國民黨齊魯公司名下,九十二年底又移轉給專做土地開發的齊揚開發。
*****新聞內容*****


嗯~那我了解了~!
根據上述新聞,齊揚開發將會主張自己為善意第三人,所以政府將無法索討,只能收購??
或齊揚開發將以提升中永和住民之生活品質,提議將此一工業用地轉化為住宅/商業用地??

果然啊...
要遷移豫溪街+中正路一帶不是沒原因的

先遷移豫溪街/中正路+中和道路拓寬影響之住民,將工業用土地變成住商用是其一
等豫溪街一帶變成大公園之後,再將中興街/溪洲市場一帶進行都更
夾著大片公園+捷運頂溪的利多,複製捷運永安市場的模式嗎??
真是一石二鳥,摸蛤兼洗褲~!


那我提供一些永和住民的意見,
豫溪街很長一條,不要選中正路這邊啦~
把紅圈圈移到竹林路再過去一點,選靠河邊那的豫溪街好不好?連同變電所一起搬遷過去如何?
這樣永和中心可盛行商業,河堤二側為住家(與仁愛公園左右對稱),還能再少一個嫌惡設施(變電所)
zzzchen wrote:
那我提供一些永和住民的意見,
豫溪街很長一條,不要選中正路這邊啦~
把紅圈圈移到竹林路再過去一點,選靠河邊那的豫溪街好不好?連同變電所一起搬遷過去如何?
這樣永和區中心可以盛行商業活動,靠河堤二側則為住家(仿仁愛公園模式,左右對稱)

小小市民雖無法改變政府政策與財團計畫,但永和可再少一個嫌惡設失(變電所)


靠河濱那一帶直接去河濱就好了 大公園對那邊並沒有什麼效益
且變電所是供應當地用電 搬去齊魯那邊 怎麼供電?
那這樣說的話,仁愛公園也可以廢掉啦~!我所建議的位置剛好與仁愛公園左右對稱啊...
照您這麼說,去啥仁愛公園,去河堤公園不也一樣,不是嗎?
這與您之前提倡的公園多多理論似乎不符合啊~

既然永和人搬到中和距離很近,那變電所搬遷後用電塔或地下電纜傳送電力應該也不是太困難,不是嗎?
中永和本一家,才"一點點的距離"而已
zzzchen wrote:
那這樣說的話,仁愛公園也可以廢掉啦~!我所建議的位置剛好與仁愛公園左右對稱啊...
照您這麼說,去啥仁愛公園,去河堤公園不也一樣,不是嗎?
這與您之前提倡的公園多多理論似乎不符合啊~

既然永和人搬到中和距離很近,那變電所搬遷後用電塔或地下電纜傳送電力應該也不是太困難,不是嗎?
中永和本一家,才"一點點的距離"而已


我將永和的大型綠地標出來 如下圖


仁愛路其實並不像竹林路那麼靠近河濱
您會覺得仁愛公園很靠近河濱 是因為仁愛公園很大 面積高達5.6公頃
大約是四號公園的一半 且將近豫溪公園的六倍

從圖中您可以看到 四號公園與仁愛公園近乎平行 皆是東北向西南
如果以保平路一帶來看 往仁愛公園或四號公園的距離都差不多五、六百公尺
不至於離綠地太遠

如果豫溪公園往河濱移 將使頂溪商圈一帶距離綠地非常的遙遠
當初 我會認為豫溪街一帶應該設個一公頃大公園 就是認為這邊離綠地太遠了
若將豫溪公園定位在豫溪街與勵行街一帶
可以讓頂溪與綠地的距離縮小到300公尺
使這個商圈變得比較舒適

此外勵行街非常的狹窄 如果能有大公園在那邊 除了可以紓解當地居民的身心
也可以減少此類影響消防安全街路的數量 (很難想像勵行街竟然也算街)


豫溪公園並可以作為頂溪前往永福橋河濱的中繼點 讓途中多些好空氣
未來 如果博愛街底有天橋跨河堤時
頂溪商圈北側 可以走博愛街到河濱
頂溪商圈南側 可以走豫溪街到河濱


至於變電所的設立 就是為了減少長途輸送電力的損耗
電力在高壓輸送時 電力損耗小 送至永和後 才變壓分送電力
如果把永福橋變電所設在約四公里外的齊魯 將會使電力增加很多不必要的消耗
豫溪街的街道寬度,這在永和很正常
原本就是設計成消防用道,國光路才是正常的馬路,拖了快十多年,到現在才開通罷了

依您所劃的範圍,跟我之前提議將警察局/國父紀念館/調查局/警察宿舍等地的面積是差不多的
區公所若不遷移到仁愛特區,其實可以考慮遷到原本的永和市議會那一棟大樓
反正現在沒有議會了,那邊空著也是空著不是嗎?

不然,
就統整成一棟,戶政/區公所/警察局...,公務部門通包
這年頭,拆政府單位的房子比拆民眾的容易且省錢,而且更有效率(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見)
永和區公所/戶政事務所,算算年紀也可以考慮都更了


不用多說了,您直接洽詢相關單位還有里長開說明會吧
條件開出來,大家坐下來說說看看~內湖3.3億,永和該是多少??

ps.
水門的位置有變動噢~到河堤現在不是這樣走

zzzchen wrote:
豫溪街的街道寬度,這在永和很正常
原本就是設計成消防用道,國光路才是正常的馬路,拖了快十多年,到現在才開通罷了

依您所劃的範圍,跟我之前提議將警察局/國父紀念館/調查局/警察宿舍等地的面積是差不多的
區公所若不遷移到仁愛特區,其實可以考慮遷到原本的永和市議會那一棟大樓
反正現在沒有議會了,那邊空著也是空著不是嗎?

不然,
就統整成一棟,戶政/區公所/警察局...,公務部門通包
這年頭,拆政府單位的房子比拆民眾的容易且省錢,而且更有效率(在我有生之年能夠看見)
永和區公所/戶政事務所,算算年紀也可以考慮都更了


如果能這樣 那也不錯
只是 這樣頂溪商圈就離公園綠地有點遠就是了
而且國父紀念館其實看起來很新...
且附近道路比豫溪街一帶寬
同樣是減少交通負荷增加綠地 我會比較prefer減少窄巷的數量
尤其勵行街的寬度 真的太窄

但如您所說 這年頭 還是拆政府機關比較容易
這篇離題太遠 關於豫溪公園的討論 我的部分就此打住
很開心能跟您聊聊永和的更新,有新的想法也歡迎討論

豫溪街這一帶巷道的確狹小,
但若藉由道路的開通(如國光路)可將路過的車流引開,那巷道內(如勵行街)會少很多廢氣
在現階段土地徵收不易的狀態下,算是另一種降低空污的辦法了

永和的確需要都更,但這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
中正路73x巷附近的那棟大樓(也很靠近豫溪街),聽說因火災荒廢多年到現在也沒有拆除重建
連這種房子都都更困難的話,其餘土地徵收何其困難??

綠地誰不想要?
選前警察宿舍說要整治維修,之後要當青年宅出租,怪手還拆除了很多棵大樹(只剩一棵楊桃樹)
選後只剩廢墟一片,往年路過還會聽到蟬鳴,今年恐怕只剩回憶
中和 捷運華中橋站工程進度滿快的,這站也是未來萬大線交會車站體
這幾天經過耕莘醫院附近的巷子,似乎又有一塊綠地要出現了
還有原先停工三個多月的前警眷宿舍又開始動工嚕~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5)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