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去副都心跟頭前看屋心得

看大家討論頭前重劃區討論的這麼熱列,
不難看出大家對這區塊的發展有多麼期待,
似乎遺漏了副都心了!
其實每個區塊都有其優點,
每個人的喜好及需求不同,
所有很難斷定頭前那個區塊是最好,
至於上頭前價格較混亂的問題,
其實整個頭前似乎都有這個問題,
當然我認為跟奢侈稅推出有很大的關聯,
從去年初政府推奓侈稅到現在一連串的打房動作,
抑制了部份投機置產的需求,
回歸到市場的供需基本面,
奢侈稅後建商都改推中小坪數居多,
以目前房價高仍處盤整的狀況,
薪資所得又倒退到14年前,
民眾購買力又無法大幅提昇,
在有限的預算下,
購買坪數一定縮小,
目前知識產業園區也已公告區段徵收,
將在明年3/20前全數搬遷完成再進行拆除,
未來仍有很大的想像空間,
我相信未來的推案價格,
仍是依品牌,地點,有無景觀為影響價格的最大因素!
如同前面大大所說的,
好的案子與普通的案子差異會拉大,
比價效應仍存在,
頭前因為投機客太多(口袋不夠深)短線殺出,
導至目前價格上漲力道有限,
待自住客換屋及長線置產買盤進場後,
房價應該就會打底,
但未來台灣房市將會與國際接軌,
台北車站雙子星大樓東西軸線翻轉,
及馬先生在國慶典禮提到一點,
將大舉開放陸資進來台灣投資國內產業,
加上年底即將放兩岸金融貨幣流通,
都有可能使台灣房價香港化,
對房市有著深遠的影響,
持續再作觀察!


steve8883010 wrote:
上頭前價格較混亂的問題,
其實整個頭前似乎都有這個問題


我會提上頭前價格較混亂
那是因為上頭前出現一批斷頭物件,價格出來打趴其他正在銷售的戶別
尤其福美三街交屋那兩案,因交屋後與當初預售認知落差太大
不少投資客直接退場觀望再說,當然,配合頭前那邊不肖仲介
以賠售價格做基準鼓吹其他屋主比照同樣價格在交屋前趕緊脫手

價格混亂是事實,不單只是成屋如此
就連正面福基公園的預售物件上上個月也出現兩戶急售物件
再加上目前餘屋再銷售的翫賞苑、沃朵夫出現競價
聰明的買方會做功課
好的物件價格只會水漲船高
普通的物件價格大概就船過水無痕比較辛苦!
一個多月前頭前重劃區投機客斷頭爆出拋售潮新聞後
和家人去上頭前看屋
查到最低的個案底價:
幸福百合館面中山路五樓 --> 39.5W/P
宏普四季館 低樓層 --> 40W/P

條件再好的案子, 戶別景觀差異又剛好遇到口袋不深的投機客, 價格也是會被拖累...



倫大 wrote:
我會提上頭前價格較混...(恕刪)


倫大的分析非常合理,但不知道您所謂的不肖仲介是指哪一家?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一個多月前頭前重劃區...(恕刪)


大大指的百合館應該是指面高架的思源路才對吧?

skywing888 wrote:
大大指的百合館應該是...(恕刪)


是的..
百合館面思源路高架

好吃維力炸醬麵 wrote:
一個多月前頭前重劃區...(恕刪)


百合館面思源路8F以下當初預售的價格就不高,
因低樓層及面環狀高架因素,
以這個價錢來看,
賣方應該是小賺出場吧!
樓層、車位價、總價、扣車位坪數
這些資訊一起揭露才好!
已交屋物件應該不會再有烙跑價,
要找便宜應找快交屋物件
不肖仲介
不只一家吧
我的手機不時收到簡訊
想說個資法是不是不適用仲介?
他們好像都沒在怕的?



skywing888 wrote:
倫大的分析非常合理,...(恕刪)
建一個房子需要的並不是登陸月球的高科技

上市公司建個十幾樓房子水平不會差到哪裡去

品牌效應和地點效應

還是要先考慮地點與居住環境

畢竟品牌還是建商的塑造的宣傳效果

但是地點與居住環境卻是長久的

當然兩者都兼備會是更好

但是以現在開價的佩備好的新案

購屋成本勢必增加

以投資而言還是有商業平衡存在



以頭前的潛力

這兩年漲的其實是相對少的

整個新莊舊房屋沒有什麼品牌效應

好的壞的

都已經全面漲到三字頭了

也有賣比重劃區貴的

大慨漲個 7~10 W/P 跑不掉

但是頭前的新屋與預售屋

成本大但漲的卻差不多或更少


原因就是景氣差 之前投資客太多

讓好優勢的地段漲價程度也輸給一般低價補漲區

因此我認為買房子還是要回歸自用需求

投資自住兩相宜最好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1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