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新店線將不能再直達台北車站 士林 北投 淡水,以後得轉車了

pabasco wrote:
你是家住新店在淡水上學或上班嗎?
看到被那麼多人打臉, 你還是覺得你代表多數新店人嗎?


樓主是北投人,在中和上班,
之前取消中和線北投到南勢角,讓他很不方便...
請大家不要再砲他了啦!挺可憐的

其實新店線沒必要直達台北車站,捷運路線規劃不可能滿足所有人,只是樓主不懂這個道理罷了.

不懂就算了,還一直倒果為因、扯無關的人事物
彷彿他的邏輯才是對的







被打臉就選擇性忽視,又不尊重台北捷運的聲明稿
甚至企圖把自己代入北捷為北捷發聲

我問的問題都不回應,繼續選擇性忽視跳針...

從開討論串至今,同樣的論調不知發了多少次
連違反討論區規則都不知道

可惜他再怎麼固執、再怎麼吵
樓主永遠改變不了今年底淡水-新店一定會消失的事實

leu2629 wrote:
台北捷運基本上只有小...(恕刪)

別人只要提一點點專業的他就馬上拿來賣弄
還企圖掩飾邏輯上根本就不通的事實
橫渡軌被他這樣濫用實在有夠可憐~
大家別再跟那個小路人辯論了
從頭到尾都在跳針跳針跳針
跟他講專業 猶如對牛彈琴 緣木求魚
分家的決策已成事實 不可能改變
他要怎麼跳針是他家的事

一個小路人 wrote:
事實上台鐵式的調度一...(恕刪)


就是因為都是六分鐘
所以才更需要分家
如果分家 才有機會跟捷運局談加密班距的籌碼
不分家 永遠無法加密 可能還得班距後退
如果有去過日本的話就知道日本搞直通是搞到什麼程度了
日本甚至新幹線也能夠直通傳統鐵路
以台灣來說就是高鐵直通台鐵的路線
有許多地方軌道都有三軌,因應不同軌距的車子都可以行走

首爾也有類似的,捷運直通傳統鐵路運行

以台灣來說,直通做的還算爛了,整個鐵路相當封閉,各家的路線都無法直通運行

淡水新店明明是同一種的路線,卻也能夠不直通
就算是靠橫渡軌連接好了,別人不同公司都能互通
你同一家公司同個系統靠個橫渡軌連接就能互通,你卻不互通

鐵道先進的國家都有這些東西
同一個月台有多種不同目的的車,外國也有
如果會搭錯,那只能怪台北捷運指標不清楚,因為日本也有不少這樣的東西

另外說到分線,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
一樣有相當多人反對
只不過香港目前歸大陸領土,當然反對沒那麼多人敢講
我們這邊是台灣,不需要用大陸的那一套吧


還有我覺得中正紀念堂 古亭這種月台設計是相當糟糕的
搭捷運要轉車沒什麼問題
但是一座月台 一條路線,這個大原則居然也沒做到
台北車站雖然大家嫌路線遠,但是他至少有一條路線 一座月台的原則
要換路線就換去別座月台,也相當直觀

古亭站目前則是,兩條路線共用一座月台 同條路線不同月台
應該要一層歸給淡水新店線 另一層給中和新蘆線
這樣才是標準的月台配置
哪有人同層月台兩邊不同路線的
同套捷運系統中,連月台的設置都不能統一個標準

指標字體不統一 大小不統一
連一座月台一路線的原則也沒統一
這就是我們的捷運...
一個小路人 wrote:
如果有去過日本的話就...(恕刪)


觀察此篇已久,但一個小路人仍堅持自己觀點,堅持舌戰群雄
換在下不才我出來講幾句...

如果有去過日本的話就知道日本搞直通是搞到什麼程度了
日本甚至新幹線也能夠直通傳統鐵路
以台灣來說就是高鐵直通台鐵的路線
有許多地方軌道都有三軌,因應不同軌距的車子都可以行走


嘗試回答1:當年未建高鐵前,台鐵的確有提速計畫,但因高鐵成案,加上高架化及捷運化未能成案
高鐵的優勢在於車種單一化,路線也單一化,所以班距可以達到極小,這點台鐵就做不到
台鐵EMU700/800 太魯閣/普悠瑪 加減速都非EMU400/500/600、莒光號、
甚至是PP自強號可比,為了遷就不同路線在同一路線上,車輛性能有別,班距一直無法縮短

首爾也有類似的,捷運直通傳統鐵路運行

以台灣來說,直通做的還算爛了,整個鐵路相當封閉,各家的路線都無法直通運行

嘗試回答2:台鐵直通捷運,光是車身寬度就完全不同,即使有第三軌也難以達成,即便以上問題都不
存在,異質線路造成的班距增大要怎麼處理

淡水新店明明是同一種的路線,卻也能夠不直通
就算是靠橫渡軌連接好了,別人不同公司都能互通
你同一家公司同個系統靠個橫渡軌連接就能互通,你卻不互通

鐵道先進的國家都有這些東西
同一個月台有多種不同目的的車,外國也有
如果會搭錯,那只能怪台北捷運指標不清楚,因為日本也有不少這樣的東西
另外說到分線,香港也有類似的情況
一樣有相當多人反對
只不過香港目前歸大陸領土,當然反對沒那麼多人敢講
我們這邊是台灣,不需要用大陸的那一套吧


嘗試回答3:班距要縮到最短,最好的方式就是車種單一化,路線單一化,即松山線通車後的營運模式
例如板南線車種多是321/341型、淡水信義線則多為381型,除統一車種性能,
以減小班次間距外,也不無簡化維修的意義存在

還有我覺得中正紀念堂 古亭這種月台設計是相當糟糕的
搭捷運要轉車沒什麼問題
但是一座月台 一條路線,這個大原則居然也沒做到
台北車站雖然大家嫌路線遠,但是他至少有一條路線 一座月台的原則
要換路線就換去別座月台,也相當直觀

古亭站目前則是,兩條路線共用一座月台 同條路線不同月台
應該要一層歸給淡水新店線 另一層給中和新蘆線
這樣才是標準的月台配置
哪有人同層月台兩邊不同路線的
同套捷運系統中,連月台的設置都不能統一個標準


嘗試回答4:至少我個人是不喜歡台北車站、忠孝復興站這類超遠的轉乘方式
同一層月台轉乘已經好過許多,
再者,同路線同一月台,除了方便坐過站的乘客回頭以外,有什麼明顯優點?

指標字體不統一 大小不統一
連一座月台一路線的原則也沒統一
這就是我們的捷運...


嘗試回答5:一座月台一路線從來就不是原則...中和跟新店共站也有不少時間了
建造時代有異,主事者甚至執行者都不知道換幾任了,有一點缺失總是難免
閣下若有心,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到台北捷運工程局任職如何
http://www.dorts.gov.tw/
一個小路人 wrote:
古亭站目前則是,兩條路線共用一座月台 同條路線不同月台
應該要一層歸給淡水新店線 另一層給中和新蘆線
這樣才是標準的月台配置
哪有人同層月台兩邊不同路線的
同套捷運系統中,連月台的設置都不能統一個標準
...(恕刪)

現在居然連古亭站能同月台轉車你也要嫌.......

下面這可是小路人自己針對中正紀念堂站同月台換車的貼圖: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37&t=2476464&p=45#32755700

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這樣轉乘,有很難嗎?

好在捷運局跟市長的決策沒有被類似小路人這種難以取悅的市民牽著走,除了純粹為了八股而八股、無病呻吟外,現在給他方便還當隨便.....

Whistle Blow wrote:
現在居然連古亭站能同月台轉車你也要嫌.......大笑大笑大笑

下面這可是小路人自己針對中正紀念堂站同月台換車的貼圖:


以前總是以鐵道迷的想法去思考
現在懂得,捷運不是理想化的模擬城市
為了避免爭議我把那篇給刪除了

以前總覺得民眾會按照規畫去走,完全忽略到習慣養成後難以更改
甚至直通不直通,對房價,還有老人家識別轉乘站都是個問題,畢竟以前沒有想到這些
就跟著人家喊了

以前更沒有文湖線整天當機
這種新舊路線銜接行駛造成的當機已經有文湖線這個先例了
要是沒有文湖線這個先例或許我還不會那麼反對
Whistle Blow wrote:
這樣轉乘,有很難嗎?

是沒有多難
問題在於習慣難改 轉乘站容易錯過
你不能期望所有的乘客都不會錯過轉乘站
而且這種方便的設計,是針對熟的人來設計的,走熟了的確很方便

但我相信每天都會有第一次搭捷運的客人,每天都會有很少搭捷運的客人忽然來搭乘

所以良好的月台設計,還是一條路線一層會比較好
轉線即換月台
現在轉線,有時候要換月台,有時候不用換,真的很頭痛

例如古亭,從中和搭過來時,搭到淡水不用換月台 搭到新店卻要換月台,但是淡水和新店明明就同一條線
為何去淡水不用,去新店就要,明明是同一條路線

而換一個站,例如台北車站,邏輯馬上又不同

同一套捷運系統邏輯應該一樣
一個小路人 wrote:
這種新舊路線銜接行駛造成的當機已經有文湖線這個先例了....

文湖線和新店-松山線根本就是兩碼子事.

你不能期望所有的乘客都不會錯過轉乘站

錯過轉乘站比在大型轉運站走錯路的可能性還小.

但是淡水和新店明明就同一條線

淡水-新店在規劃之初就不是同一條線.

但我相信每天都會有第一次搭捷運的客人,每天都會有很少搭捷運的客人忽然來搭乘

老話一句,總是會有人不能直通北車,
對於少搭捷運的外地乘客,各站轉車不會是問題,北車迷宮才是麻煩事.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44)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