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覺得很震撼, 這種鴿子籠怎麼會有一人花畢生積蓄想住進去更誇張的是房價還炒這麼高, 大家都把畢生積蓄奉獻給建商跟投資客賺飽飽然後鑽進這有裝潢過的鴿子籠心想總算有自己的一塊容身之處了我想只有香港這麼地狹人稠才看得到這麼密集的鴿子籠住宅台灣有到像香港這麼壅擠嗎, 我想應該是不至於所以只能說新版特區挾著話題性已經蓋出超過所需密度的住宅了就環境來說, 如果住宅密度過高會造成空屋率過高真如果住滿了人那環境品質應該也是很難維持好的想想看如果這些住宅都住滿人, 當大家都同時出門時會是怎樣一個情景可以想見上下班時段或是出門吃飯時的狀況了不諱言台北市房價可能真的有撐, 觀察歷年來台北市人口變化不大每戶住宅平均居住3.5人, 即便是考慮少子化影響, 台北市生育自然成長為負但仍有不少人會到台北市打拼, 所以我想台北市住屋需求是很難降的至於需求能否撐住目前的房價我認為有一定難度台北縣可以作為舒緩台北市的住屋需求, 但密度應該是平均的新版特區如此高密度的住宅如果真的吸引到這麼多的住戶, 我想對該區並不是件好事再想遠點同一區的房子同時到了50年的住屋年限, 那肯定像個鬼城
abbs_1 wrote:有水準的台北市民又上...(恕刪) 職業不分貴賤,用職業來評斷一個人的水準頗失公允,今天一個攤販,水泥工,回到家依然是愛小孩的好爸爸不過生活習慣不同倒是要稍微注意一下,某些區域的大樓社區,很可能坐電梯時你常要忍受一下很濃的汗臭味(剛從工地收工),或是菸味,電梯殘障扶手上會有飲料罐、檳榔杯、地上有垃圾不小心破掉流出,變成黑黑黏黏的印子.....不是說高級住宅就不會,但是因為生活習慣不同、觀念不同、職業不同(例..很重的汗臭味),社區跟社區之間真的會呈現不同的風貌...而也不是說住這些社區裡的就是壞人,只是一些客觀因素造成的生活型態或許有些人不太能忍受或認同喔.....
dag8 wrote:職業不分貴賤,用...(恕刪) 大大所言甚是,問題是攤販=汗臭味=泥水工=台北縣居民=新板特區居民=中南部人嗎??,不是吧台北市豪宅乾淨的醫生同一電梯也可能有病毒的傳播,同一電梯不會有攤販不會有泥水工嗎,所以如果把北縣房子都是住××職業的人就是歧視人家的職業,至於社區亂有檳榔、垃圾、有湯汁,我想是管委會怠惰,社區風氣不良,但不是這些職業的人造成的,請不要把人家污名化,這種髒社區台北市也一堆,難道真的是攤販、泥水工造成的嗎,而是公德心,公德心不等於職業,台北縣一堆優質得獎社區,難道沒有住攤販、泥水工嗎,本人只是想討論歸討論,不需特別指人家的職業、地區。
dag8 wrote:像國外哪裡呢? 大陸嗎??新板特區光是上下班時的汽機車...尤其像肥皂泡泡一般多的北縣機車轟轟轟...那個 feel 就沒了.不如內湖、大直、信義、天母....新板特區前不著山,後不著河,侷促在一大片舊社區鄰里間,窗外品質堪憂 你嘛幫幫忙信義 內湖附近也是一堆舊社區鄰里阿 台灣的住宅環境規劃就是亂 台北市也一樣台北縣市哪個地方不是上下班一堆汽機車的?新板我覺得還 OK 啦 大家就挑自己喜歡的地方住就好了也沒必要就這樣攻擊其他地方 這樣不是很容易挑起區域間的住民不爽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