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沒買台北灣,我同事有買,上星期才開本票畫押.說實在的,敢買在淡水的人,一定要不怕風,不怕雨,不怕冷,不怕塞,不怕人說三道四.如果樓主真的買在台北灣,就好好準備美美的裝潢吧.上來取暖只會讓你的心情更冷,不如自己去開個社區網會比較快找到同好
ANTARCTICA wrote:
你搞錯了.我是酸那種...(恕刪)



你何必一定要認為他就是仲介?
淡江聲他住淡水,當然希望淡水能起來啊
這本來就是正常的心態
你難到希望你住的地方房價一直跌嗎?

樓主買了台北灣也一定有其各人的考慮
我就祝福樓主,將來滿心歡喜的入住
享受海灣美景了。
這幾天寒流,我不住淡水,也還是要開暖氣
樓主到時裝潢時,一定要裝個大金或日立的泠暖氣機哦
寒流來時,很好用哦。再溼,我家都還是乾的。^_^
淡水海景,真是美的沒話說!
一直以來我對淡水的建案並無啥意見
但是各位看到台X灣的廣告圖案,難道不覺得這種欺騙性的圖案無有甚者
把建案附近環建做美化,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不覺得能把DM做成那樣是太過分了


Tony22 wrote:
一直以來我對淡水的建案並無啥意見
但是各位看到台X灣的廣告圖案,難道不覺得這種欺騙性的圖案無有甚者
把建案附近環建做美化,這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不覺得能把DM做成那樣是太過分了...(恕刪)


那個是周錫緯周縣長,
委託民間公司繪製的3d圖..
拿去香港招商用的..
建商只是拿政府畫的大餅拿來用罷了
CADER 論壇 http://cader.tw
賣了中和的小房子買了台北灣,一坪換兩坪還填了原本的房貸
民國100年1月1日搬進Taibay了。發表一下住了兩天的感想
*有點冷,風有點大,可是比起北美還算好,今天聽說大雪讓許多城市癱瘓了。夏天應該會感覺比較舒適吧...
*窗戶面中庭,有飯店feel,可是目前的入住量還是讓人覺得有些冷清
*二期的商店街不知何時開張,暫時要靠真理大學學生商圈跟漁人碼頭附近商店補給生活用品/食物
*巴士很多,下雨會有點塞車,不過今天上班還算順利
*兒童遊戲區都是新的,才一歲多的女兒玩的很開心,風吹不進去,小孩不會冷到
*停車場電梯分兩段式,小麻煩,不過比起以前沒買車位的日子,算好了一點
*丟垃圾還算方便,垃圾處理區通風好,應該燻不到住戶
*休閒設施... 這算是爆點,晚上六點結束,X,你當這社區的住戶都是不用上班的退休人員嗎?別說台北市,中和永和的建案休閒設施都開到晚上十一二點,方便早出晚歸的住戶使用。現在是怎樣!!?我繳的管理費拿來養公設然後我自己都別用是嗎?誰規定休閒設施只能開到六點的傢伙你死定了,把我開心入住的心情全毀了...
我家住淡水淡金路坪頂路口這附近

室內是19度
室外不知怎麼測量。。。。


淡水只要不下雨就還好啦


最低溫應該在沙崙??
webzergling wrote:
*休閒設施... 這算是爆點,晚上六點結束,X,你當這社區的住戶都是不用上班的退休人員嗎?別說台北市,中和永和的建案休閒設施都開到晚上十一二點,方便早出晚歸的住戶使用。現在是怎樣!!?我繳的管理費拿來養公設然後我自己都別用是嗎?誰規定休閒設施只能開到六點的傢伙你死定了,把我開心入住的心情全毀了...

貴社區應該還沒開第一次區權會?
建案要達到售出半數以上,建商才可召開
也才能訂定社區規約及管理辦法,以及選舉管理委員

如果還沒有上述條件,這些使用規定應該是建商暫定的,
要等到區權會通過管理辦法才會正式修訂
貧窮中年宅男
只能說你很勇敢!

廿多年前在三芝看了佛*明*樣品屋,真是海天一色,美不勝收,好在最後理智戰勝了衝動,沒有把青春當在那裡。

淡海一坪2字頭的公寓,大概未來廿年的增值空間也給建商賺走了,諾大的公設維護也要靠住戶自己,房子舊了賣相會更...........

不過既然買了一切就正面思考吧,熬過了寒冬,春夏的淡海應該是很美的,good luck!

jeffhsia wrote:
只能說你很勇敢!廿多...(恕刪)


嗯,雖然很不好意思
但是還是得跟你說
十年前的內湖、大直
五年前的新板特區
像你這樣說的人一樣很多
現在又是如何?

不,我不是說淡水會變成大直內湖或者新板特區
只是這種話我從淡水一坪10萬聽到現在18萬我還在聽
我朋友就是信了這套
我介紹他新市鎮每坪十二萬的他不買
現在他還在等,我希望他能早日等到比這個更低的價錢
不過在那之前,他都不用想搬家了

淡水地理位置跟環境都不友善
如果輕軌、淡江大橋有幸真的蓋了
或許可以站穩20~25已經是萬幸了

但竹圍、關渡、紅樹林一帶,以前說買這是笨蛋的人
現在的行情又是多少?他們是賠是賺?

買屋不用想這麼多,自己負擔的起,住的舒服,就下手了
或許他會漲,或許他不會漲,那又如何?
但我知道的是,如果一直想等著他崩盤後才買,未必就一定撿到便宜
二十年前嫌棄信義區太貴不買的人
這二十年歲月風雲,房市起落,他可有找到比他當初觀望的點更低的機會買?
就算爛如淡水,二十年前的房價,跟如今的房價相比,又是孰高孰低?

如果想當投資客,買賣房屋賺差價
那別懷疑,先買先贏,房價五年前就喊崩,我只看到他飛
如果想自住二十年
二十年後你不用擔心賣不到現在的價錢

二十年前的高利時代,房價很低,但是付給銀行的錢很高
二十年後的低利時代,付給銀行的錢很少,但房屋被炒作起來
80%的台北人是自住客,這證明什麼?
淡水如果喊一坪50萬,一定賣不出去,這是為什麼?

因為市場會自動調節,調整到大家能負擔的程度

jeffhsia wrote:
只能說你很勇敢!廿多...(恕刪)

把三芝拿來比新市鎮似乎不太恰當...
文章分享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今日熱門文章 網友點擊推薦!